分享

读书随笔:曾文正公嘉言钞(28)

 书虫小记 2022-01-19

一百四十五、吾本因性倔强,渐近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之事,说出许多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比

愚译:我因为个性倔强,人一老了,就渐渐走向刚愎自用,不知不觉做出许多坏事,说了许多坏话,现在想来愧疚无比。

愚感:刚愎真是人的大敌,尤其是有些想法,想做些事情的人,都会有这个毛病。刚愎就会树敌,就会造成不利于自己的环境。这也是我最大的问题,所以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做出了不好的事,给人以不好的观感,自己还一个劲地干。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曾国藩也说过很多了,自我修养去除心中的骄气和惰气,听人说话,看人办事,自默于心。

一百四十六、日慎一日,以求事之济,一怀焦愤之念,则恐无成。千万忍耐,忍耐千方。久而敬之四字,不特处朋友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

愚译:每天保持谨慎态度,以求得办事顺利。一旦心中焦躁,事情就会办不好。千万忍耐,想尽一切办法忍耐。处久而端敬对待,不仅是处朋友要这样,干什么都得这样。

愚感:这也是应对自己刚愎的方法——千万忍耐,忍耐千方——忍住不说话,忍住愤怒,忍住自满,忍住骄傲。甚至于要把自己完全压平做实,打入地下一千尺。谨慎对待一切事和一切人,以求得自己所要办的事情的圆满完成,这是一种何等自制的心态——求事之济。办事也好,处朋友也好,还得久而敬之。久就是要有恒心,要有常相处的心态,看得远一点,敬当然就是指端敬,礼仪不可废,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是非常必要的。

一百四十七、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轻疏人之本

愚译:不轻易任用人,这是今后不轻易废黜人的基础。不随便亲近人,这是今后不轻易疏远人的基础。

愚感:做人也好,用人也好,君子之交的本质。任用人,一直是曾国藩强调的,要特别慎重,特别小心。一旦任用,那么不论怎样,后续管理也好,培养也好,还是处罚也好,都会相对被动。在组织体系内,要黜退一个人,也是一件挺难办的事,本来是你任用到特定岗位的,现在要黜退,放到哪里去合适呢?都难办。不能随意亲近一个人,一下子走的距离太近,到了将来需要疏远,又很麻烦。所以说,人的交往也是一个距离的艺术,如何保证不远不近,能接触到,能有回旋余地看清楚,这是很讲究方法的事。

一百四十八、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愚译:要去掉骄傲这个毛病,要从不轻易讥笑和是非他人做起,要去掉惰性,先从不晚起做起。

愚感:不轻易讥笑和是非他人,这也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因为是人皆有慢心,皆有自我。很多时候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去讥笑了,是非了,懒惰了。个人觉得更应该从自知自觉开始做起,首先保证做了会自知,自知了才会自省,才会感到愧疚,也才可能改正。

一百四十九、凡军事做一节说一节,若预说几层,到后来往往不符

愚译:打仗这件事,应该做一件说一件,如果要提前预计说好几步,到后来往往与实际不符。

愚感:打仗之所以不好预测,是因为战局和战场形势始终在发生变化,难以根据战场情况来进行预测,可能前一天还气势汹汹,后一天就因为国内政局变化,撤兵了。真要进行预测,还真不好说。一旦说了,没有应验,那么权威和信用就会受损。

一百五十、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愚译:做大事的人,首要的事是多找几个帮手和可承继者。完全满意的替手如果难以找到,也得找几个其次的,慢慢调教就是。

愚感:不要啥事都是自己一个人决策,一个人干,得有梯队,不是团队,是梯队。领导得找好替手,自己不在的时候,团队能照常运转。如果一个团队太依赖于一把手,一个岗位太依赖于某个人,那么这个一把手或者这个人的上升空间也就会受阻。要找到完全合适的替手也不是容易的事,得调教和培养。

一百五十一、沅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能自见,苦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

愚译:你老说人家声色俱厉。你却不知道,眼睛可以看得很远,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声色面貌可以拒斥别人,却苦于看不到自己,甚至自己都没有察觉。人家声色俱厉,人家不自知,你声色未必不厉,也不自知。

愚感:自知才是最厉害的,自知也才是最难的。所以曾国藩一直都反复说服自己,教导他人,不要轻易指责或者讥讽他人,我们自己是什么情况,我们掌握得并不清楚。往往我们指责他人的事情,我们自己犯了也不自知。别人不自知,我们也不自知,大家其实都不自知。如此想了,就不会有那么多愤懑不平了。

一百五十二、每日临睡前,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则知宣勤国事之处无多,更宜竭诚图之

愚译:每天临睡前,回想一下一天操心了几件事,身体力行了几件事,就会知道其实为公做的并不多,因此更应当竭诚办事。

愚感:每天回想一下今天所做的事,这是一种修行。我自去年开始写日记,就是为了做到这一点。写日记只是个形式,督促自己回想一天的事,总结一下哪些做得可以,哪些不行,换个角度看看会怎样,这就是修行。但愿能坚持下去,不断对自己进行修正和改进。

一百五十三、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戾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

愚译:自古以来帝王将相,没有谁不是自立自强干出来的。圣贤之道,也就是自立之道。只有自立自强,才能做到独立不惧,坚定不移。我昔年在京为官时,总喜欢跟那些有大名望有高官位的人对着干,其中也未尝不有特立独行、无所畏惧的意思。近年来,逐渐领悟到了天地之道,刚柔并济,不能偏废。太柔就容易散乱,太刚则容易被摧折。刚不是粗横强暴,而是坚定不移。柔不是卑微懦弱,而是谦虚退让。干事的话,该刚强就得刚强,争名夺利这种事,就应当谦让。

愚感:说了两件事,一是人必须自立而非拉帮,二是处世得刚柔并济。长沙有句俗话叫,干活不攀伴——意思就是做事情应当自己亲自动手去做,不要遇事就想着叫人叫帮手。这句俗语就是说的人应当自立自强,干什么事,不论是大事小事,不论是一个人能干好,还是需要团队操作,首先人自己得要承担主要责任的主动性。干啥事都得有个带头的,这个带头人,就是自立自强者。

说到刚柔并济,就有点黄老的意思,这也是儒家处世法则。干事情必须坚定不移,讲究一个恒字,不然什么事都做不成,坚定不移就势必会要强迫,这是必然的事。很有意思的是,柔并不是指要注意关心下属同事,而是说到了摘果子争名夺利的时候,你就要柔弱不争。所谓以其不争,而莫能与之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