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我还在上小学,那个时候每逢周二下午是教师的政治学习,于是学生得以放假半天。那年代虽然电视还不完全普及,但电视台的节目已经都成型。很多个下午偷偷打开电视看,就是这么着反复看了法国动画片《国王与小鸟》,还有就是日本影片《敦煌》。那时候也不知道叫啥名字,只知道是日本人拍摄的中国历史题材,说的关于西夏的故事。电影一开始,那个年轻貌美的西夏女子,用刀把自己的脸当街划烂的场景,后来很多年都在我头脑里挥之不去。 那时候哪知道是改编自井上靖的这部敦煌。敦煌是部历史小说。 关于宋真宗天圣年代,一个叫赵行德的举子,本来都到了殿试,因为贪睡错过了考试而落榜。无意中在街头救了一个西夏女子,得到了一块写有西夏文的牌照。赵行德就跟受到天启一般,对西夏这个神奇的国家充满了好奇,非常想了解这个国家以及他们的文字。于是费尽千辛万苦到了边境凉州,却又在前往西夏途中被西夏军队俘虏,成了俘虏军的一员,跟随部队四处征战西域小国。 终于轮到进攻大宋的甘州了,战前李元昊检阅部队,发现了在自己衣服上写了名字的赵行德,于是嘱咐赵行德的长官朱王礼对其加以关注。朱王礼虽然是一介武夫,却也尊重读书人,他在了解了赵行德的经历之后,决定全力保全他的性命,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嘱咐他一旦朱王礼战死,就靠赵行德给他立碑,而且是立汉文碑,并答应他打下甘州之后就送他去首府兴庆学习西夏文。 甘州其时只是一座空城,汉民、回鹘人都已经逃走。朱王礼部队进驻之后,赵行德负责巡城。在巡城期间无意中发现一个回鹘族的郡主姑娘居然还躲在城内,赵行德照例保护住了她。不久郡主也对赵行德表明了心迹,愿意跟着他。这时朱王礼要派赵行德去兴庆学西夏文,赵行德放心不下藏起来的郡主,就把照顾郡主的事委托给了朱王礼。郡主将随身带的一串玉项链送给了赵行德。 朱王礼听到女人首先是色心大起,赶紧要去见郡主,谁知见到郡主后,朱王礼就不愿意再见第二次。他从这个女人的眼神中看到一种可怕的力量,他甚至还告诫赵行德,这种女人的内心不是女人,不过他答应赵行德全力保护这个女人。 赵行德这一去兴庆学习西夏文就是两年,期间他完全了解清楚了西夏的一切,也就是当年他在街市上得到那女人赠送的西夏文以来产生的所有的好奇心,都得到了满足。他唯一牵挂的,就是朱王礼和那个在等他回去的回鹘郡主。因此决定还是回朱王礼那看看。 谁知道了朱王礼那,朱王礼告知他那郡主已经死去。大军又准备发动去攻打肃州,照例李元昊来检阅部队,结果在检阅队伍中赵行德再次发现了跟随在李元昊身后的回鹘郡主。郡主也发现了他,一时间惊讶不已,随后即策马狂奔而去。在李元昊检阅完部队当晚,郡主即跳楼身死,向赵行德表明心志。原来郡主身份被李元昊发现,朱王礼无奈只好把郡主交出,李元昊为郡主的美貌倾倒,遂招纳在侧。其时因为赵行德已经去兴庆一年多未返回,大家都以为他说不定已经死了活逃到哪去了,因此郡主只好侍奉了李元昊。 历经了这些战事与情感的赵行德,慢慢对西夏本身失去了兴趣,渐渐对边境盛行的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就是一再的战事,朱王礼的部队逼近了瓜州。瓜州太守不战而降,赵行德得以进驻瓜州。到瓜州之后,有因为太守请求将佛教经典翻译为西夏文,充实西夏文化,赵行德必须要回兴庆寻找政府帮助。于是又再次随商队去兴庆。商队的领头人尉迟光是于阗王族后代,自视甚高,在路途上与赵行德相识,尉迟光懂玉,看到了赵行德身上那串回鹘郡主的项链,从此落下心病。 从兴庆带团队回来之后,赵行德在瓜州一心扑在译经上。 不久,趁着李元昊率大军进一步侵犯大宋,进驻瓜州。朱王礼终起叛逆之心,意图趁李元昊进驻之机杀他个立足未稳。朱王礼之所以有了判心,一方面也是对回鹘郡主的不平,一方面也由于自己本来就是大宋军人。但朱王礼的袭击未能得逞,被李元昊识破。朱王礼即带领部从以及赵行德一起逃至瓜州不远的大宋边城沙洲。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只对那串项链念念不忘的尉迟光。 朱王礼带领沙洲兵民一起筹备抵抗李元昊的进攻时,尉迟光建议赵行德把宝贝交给他,他找到了一个藏宝之处——沙洲的鸣沙山千佛洞。那里也不知是什么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沙漠岩石中开凿了上百个佛洞,有着精美的雕像和壁画。这是赵行德第一次从本地人口中听到了鸣沙山千佛洞这个神奇的地名。 不久,朱王礼领兵前去拦截李元昊的主力,却不让赵行德跟随,他要保存赵行德的性命,理由是要赵行德将来为自己立碑。赵行德在百姓逐渐疏散的荒城中徘徊,无意间到了沙洲的大云寺。沙洲有17座寺庙,拥有庞大的藏经库。他发现寺庙里居然还留有三个僧人正在连夜挑选经卷——因为经卷太多,他们必须有所选择。这时,赵行德才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保存沙洲的藏经,他想到了尉迟光说的鸣沙山千佛洞。于是他率领留守部队前往寺庙,与僧人一起把所有经卷连夜打包运走,送到鸣沙山千佛洞——莫高窟的一处空洞中。 在封死洞口之前,赵行德取出自己誊写的般若心经和总结文字,放在了洞口内。 在随后的沙洲激战中,朱王礼战死,赵行德和尉迟光均不知所踪。 千佛洞连同一窟的宝贵典籍,由是一直湮没在历史云烟之中。直到清代将之命名为莫高窟。直到我们那位著名的憨厚老实而又无知的道士王元箓在打扫洞窟时无意间打开了这个封藏的洞窟。 井上靖仍然是典型的日本美学传承,即便是充斥血腥、大漠、异族这类因素的历史题材,也依然显出淡淡的哀伤。带有日本美学的描述,一是写赵行德在发现了回鹘郡主跟随李元昊之后的傍晚,听李元昊对全军的训示,夕阳西下,照着西面城墙的投影,赵行德看到那城墙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影——一个人被夕阳投射的身影,因为李元昊的点将台挡着看不到真身,只能看到影子。看着那影子,从甘州城城墙上,化为一个细小的弧线,很快地坠落下去。二是沙洲城破之前,赵行德在把所有经卷运往莫高窟埋藏之后,当夜誊写般若心经,写下一段文字作为自己数十年游走于大宋与西夏边缘的总结,短短一瞬,眼前浮现了回鹘郡主,她的脸比生前白皙很多,秀发泛出淡褐色的光泽,岁月改变了赵行德心中郡主的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