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On Liberty(上)

 书虫小记 2022-01-19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穆勒)之名著。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发端之后,经济社会蓬勃发展阶段。密尔第一次赋予了自由主义完整而全面的理论形式,从心理学、认识论、伦理学等角度为当时已进入黄金时期的自由主义、自由市场打造了哲学基础。这可以说是盎格鲁撒克逊自由主义的定鼎之著,精神之基

密尔之前也常被翻译为穆勒,一般称小穆勒。其父亲詹姆斯·密尔也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和爵士。即便是在经济学、哲学领域,密尔也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师从同时期的李嘉图、边沁,可谓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最重要的学人之一,重要著作包括《逻辑学体系》、《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本政治经济学原理一直是英语民族国家经济学的基础教科书,也是卡尔·马克思写资本论的重点参照教材

不过他影响力最为广泛的,仍然是他晚年用于向普罗大众阐释他思想的《论自由》,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可以与去年敝号推介的洛克的《政府论》对比参照来看。

西方自由主义理念发展史上,主要有两种理论作为其产生来源——其一是权利理论,即洛克所说的,每个人都有一些自然权利,为了组成社会共同生活,让渡了一部分权利出去,这些被让渡的权利构成了政治权力的来源。个人保留下来的就是不可转让,也不可剥夺的权利,如财产权、人身自由、生存权等,统称为人权。

其二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评价权利或者行为,不是看它是否符合某种先验的定理——如权利主义所说的人生而拥有一些权利。功利主义只从结果来看问题是否合适,所以,功利主义不去认定所谓自由的内在价值或者抽象的人权这些,它只看自由是否能给社会及个人带来好处——什么是好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善,就是能带来快乐的行为。所以,功利主义只承认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法律框架下的公民权

密尔大体上是归属于第二种功利主义的——很容易看出来,功利主义更符合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不过,密尔是在对边沁的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自由主义基础——他不认可边沁把所谓人追求快乐这件事简单化,他认为边沁所主张的快乐,其实与一只很满足的猪的快乐没有区别。密尔认为,功利主义不是简单的计算成本划算与否,公利必须是最广义的公立,以人作为进步的存在者的永久利益为依据的公利

密尔开篇就给自己讨论的话题做了界定——典型的学人思维,他把论的自由规定为公民自由及社会自由,与其他类型的自由无关。这样看来,严复在翻译的时候,把这本书定义为《群己权界论》,简直是绝了

接着密尔大概用了八千字的篇幅诉说他考虑该问题的前提——这是最需要细读的部分。我们主流价值观和方法论框架下,倾向于简化和极端化各类西方学说,用一两句话作为对其它思想体系的概括,然后开始批判——为批判而批判

实际上,西方尤其是英国学者的理论著作,分析与叙述是非常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对比和平衡的,很少走极端——这是经验主义传统的特点。从密尔这段前提叙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常认可阶级分析方法,当然这个阶级分析方法并不是马克思原创发明,这是荷姆、斯密们开创的经验主义分析范式中的一种社会研究方法(相关传统在去年敝号《苏格兰人发明创造现代世界》有详细阐述),认为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在特定阶段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就是居于统治地位阶级的价值观和道德感的体现。在复杂的人际互动中,每个人都在基于自己位置和利益来决策行动,社群也是,阶级也是。恰恰因为是这样,才需要在机制上为各种意见、观念留出足够的空间,而不是简单地用一种价值观取代另一种。而不是成王败寇地以统治阶级意志贯彻一切。

为此,他又确定了一条极简原则来处理自由与权力的关系,即什么情况下,权力可以干涉自由,可以制约自由?原则是,人类可以单个的或以集体名义对单个社会成员的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准绳是旨在自我保护,即保护他人不受某个人自由行为的伤害或侵犯。当然,要注意他所说的极简原则是对应于当时英国已成型的民主政治体制及经济社会而言,他承认,对于尚处于野蛮阶段的人,专制是相对合理的体制。

越是简单,越强有力。这才叫社会科学。

接着他界定了个人自由的三重内容——第一是意识自由,第二是个性自由,第三是个人之见联合的自由。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个人的这三重自由需求,就不能称之为自由社会。

第一当然是人在意识领域的自由,人如果想都不敢想了,就别谈其他自由了。意识领域的自由主要就是思想和言论自由。在论证凭什么说思想和言论自由为第一位的自由时,密尔用的是英国传统经验主义,如休谟、洛克们的方法。经验主义一个最大的认识上的贡献,就是人类理性是有限的,也就是会犯错误的——这一条在马克思主义体系里被批判为虚无主义或者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自己这个体系可以明白无误地找到真理——其实,马克思本人并不这么认为

英国传统经验主义认为不论是最智慧的个人,还是最权威的集体,在获取知识、达成真理方面,都有局限性,也都会犯错。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类的理性也有自我修正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延续至今,不论何种意识形态下的社会,大体上都崇尚理性和适度这两个基本的社会观念。人类理性既不可靠,也能自我修正,自我修正的关键,就是不同观点和视角的交互。所以,要改正错误,认识到局限性,就需要不同意见和主张的人相互交流讨论。也就是说,表达、交流和探讨,是达成真理的关键途径,那么表达与思考的自由就成了必然

如果不允许自由表达和交流,实际上是堵塞了人类理性自我修正的途径。压制不同意见,导致的结果是三类,其一是压制了一个正确的意见,当然就导致我们无法达到真理,其二是压制了一条错误的意见,也会导致我们丧失认识局限性和错误,以及检验真理的机会,其三是压制了一条有利有弊的意见,则导致我们既不能达到真理,也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错误。——有意思吧?

密尔指出,现代社会对思想自由限制的罪恶,甚于在古代简单地处死异端。现代社会对思想自由的压制,则是精心设计的,从技术的、心理的、教育的各种层面,无孔不入地进行控制。这样做的结果是,从心灵深处扼杀了人们追求真理的道德勇气,导致精英们噤若寒蝉,除了官宣与对官宣的拥护,就是鸦雀无声。

密尔是在十九世纪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趋势判断上提出这种担忧的,这种担忧在二十世纪得到了完美的证明——纳粹德国、斯大林苏联,都是著名的褫夺思想自由的案例,几千万人为此死于非命。

即便是对于基督教,新教和基督本人,密尔也指出宗教也一样是局限的,有错误的。如果没有中世纪经院哲学之间精深研究与争论,没有自十六世纪就开始的宗教改革实践运动,基督教也一样早就沦为空洞的形式主义和教条,失去它在欧洲人心中生机勃勃的地位了

第二是个性自由。这是全书最具激情的章节。从密尔看来,自由主义最首要的价值,就在于人类最丰富而多样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不论是从后世各类人文社科理论发展来看,还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密尔这条原则都基本正确。在这方面,密尔全面继承了洪堡的理论——人的目的是他各种能力最高度和最协调的发展,达到一个完全而一贯的整体

对于保护个性自由充分的发展,密尔也非常赞同托克维尔的观点——民主化与商业化可能导致的个性平庸化。民主,是保障人类自由的政治手段,它主要的作用是对政府权力设置边界和限制,阻止政府权力沦为人们自由权利的对立面。但民主也常常会导致另一种极端——多数暴政,即多数人对单个人权利的压制与剥夺,尤其是多数人对个性的压制——这在今天的社会中也常见。

商业化则是托克维尔在观察美国社会之后得出的观点,整个社会迅速地商业化,商业思维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可能会导致一种完全平等化、扁平化的趋势——记住,什么扁平化什么世界是平的,这些概念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有了,不是现代网络社会才有的东西,包括之前在《回荡的钟摆》中提到的“羊毛出在猪身上”。这种扁平化的结果就是,大家都追捧同样的东西(网红、蹭热点),都消费同样的东西,都学习同样的材料,都追求同样的穿着打扮(韩式美容),人们为了追求销售量必须去切合民众需求,逼迫所有人都向主流意见靠拢,一切都平庸化了,消除了差异化,消解了特立独行。

这是密尔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负面影响最大的担忧——平庸化危及个人的创造性和独立思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