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挖掘马骏教授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2-01-1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全国名老中医马骏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用药特点和辨治规律,探讨马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并传承马教授在临证诊疗中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色。方法: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通过门诊跟诊的途径,所收集的马骏教授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病案,再将得到的病案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临床数据筛选与分析,并予以讨论挖掘结果,总结马骏教授临床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结果:本课题收集了87例病案资料,并对此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按从高到低的出现频次,主要得到的中医证型依次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等五个。2.按从高到低的出现频次,出现频次位于前10的药物为:甘草、半夏、白芍、白术、砂仁、黄芩、陈皮、黄连、赤芍、枳壳。3.常用的有4对药对:半夏-陈皮、半夏-黄芩、白芍-甘草、白术-白芍。4.常用药物组合有3组:半夏-陈皮-甘草、半夏-黄芩-甘草、半夏-白术-甘草。5.核心处方1个,其组成: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连、黄芩、木香、砂仁、白豆蔻、枳壳、赤芍、白芍。结论:通过分析系统得出的研究结果,总结并概括马骏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规律,结果如下:1.马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因胃阴虚及脾阳虚而产生气滞、血瘀、痰湿等标实产物,出现胃脘疼痛、痞满等病症。2.马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善于抓住病机、脉证合参、洞悉主症、三因制宜;3.在用药上,马教授善用经方,通过审证查因,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平调寒热、燥湿和胃为治疗方法,并通过巧妙灵活用药治疗本病。4.得出的核心处方,以“脾胃气虚”、“肝胃不和”、“寒热错杂”为切入点。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出现胃脘胀满,中焦气机不畅,

寒热错杂者多用半夏泻心汤平调寒热,和胃消痞;

若患者纳差、肢体乏力以脾胃气虚者多以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益气健脾;

若口中粘腻、恶心痰湿中阻者多以平胃散燥湿和胃;若嗳气频多、

急躁易怒肝郁气滞者多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和脾胃兼以疏肝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