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地窖温度较高,古代穷人为什么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被冻死?

 江南一鱼6jvvqc 2022-01-19

图片

图片

作者|我方作者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728,阅读时间:7分钟

图片

历史提问

冬季地窖温度较高,古代穷人为什么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被冻死?

答:古代穷人的一件苦事,正是“过冬”。

苦在哪里?今天我们熟悉的“穿棉衣盖棉被”“生火取暖”等冬季生活,对于古代穷人来说,几乎就是奢求。就以“棉衣棉布棉被”等御寒衣物来说,一直到南宋年间时,棉被还只是有钱人家的奢侈陪葬品,唐代时的棉衣“白叠子”也是贵族专享。在明太祖朱元璋大规模普及种棉之前,普通老百姓基本望尘莫及。就连纸都成了古人的“过冬刚需”。以纸为材料制成的纸被,在古代也极为受宠,宋代时常用来赈济穷人。

至于“生火取暖”?古代木炭、煤炭、柴火的价格,对于普通老百姓家来说都是天价。木炭在唐朝年间,还曾是官员工资的一部分,宋代木炭每秤的价格,常达到200文。明代时煤炭普及起来,但一百斤煤炭的价格,在明朝中后期高达一钱三白银,都是绝对硬通货,烧起来就是烧钱。宋代诗人赵扩冬天缺少燃料,只好把车劈了当柴烧,这都算“有钱人”。元曲里更有名句:“穷人家柴薪不够,只能听凭冷雨寒风催折”。

图片

外加古人的房子,并非我们许多后人想象中那样坚固。哪怕到了建筑技术比较先进的明清年间,陕西等地的民居,还常见“木皮代瓦”,山东农村的房子“多茅茨土阶”,基本都是茅草房。这样的屋子放在古代北方的寒风大雪里,基本让人想想都冷。明清年间尚且如此,其他朝代更可以想。杜甫笔下“路有冻死骨”的一幕,绝非艺术加工,却是古代穷人冬天里的常见景象。

当然对这问题,现代许多“历史票友”们也常有“聪明想法”:别看古代冬天冷,可地窖里暖和啊。古代的穷人完全可以住在地窖里啊,何必非要在寒风里苦熬呢?

图片

其实,如果要看个别古代平民生活图景,这“聪明想法”也是有道理的。比如在西北黄土高原个别山区,就有带有地方特色的“地窖院”,即在平地上挖一个十多米深的大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打出几眼窑洞,形成可以居住的院落,即“地窖院”。这些“地窖院”往往纵深三米多,里面冬暖夏凉,看上去十分宜居。但放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却并不适合。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西北黄土高原这种地貌条件。

而这,也恰是古代穷人“不住地窖”的第一个原因,放在古代科技条件下,除了在一些地貌特殊的地区外,对于大部分地区的穷人来说,“挖地窖”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首先工程量极大,在缺少现代挖掘装备的古时候,施工难度也极高。甚至就连施工工具,成本都是极高。以“文官工资高”的宋代为例,宋代一户普通自耕农家庭,锄、镰、锨、耙等铁农具的成本开支,就在30贯以上,相当于七品知县三个月的俸禄。

所以,对于古代大多数穷人来说,“挖地窖”这事,是个既挖不动也挖不起的事儿。古代的地窖,基本是个要动用不少人力物力的大工程,而且无论是贮藏用的仓库还是冰库,基本都是贵族有钱人或官府专享。穷人家真心用不起。

图片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古代穷人不缺力气不缺钱,真能挖出地窖。“躲地窖里过冬”这事儿,也是绝对的高危。熟悉相关理科知识就知道,古代地窖里空气流通差,人在里面呆久了,中毒是常见的事儿。南北朝时的医学典籍《小品方》里就说,地窖里往往有“伏气”,能够“郁闷杀人”。隋朝的《诸病源侯论》里也认为地窖“多有毒气”。所以,古人进地窖时,往往先点根蜡烛,如果蜡烛熄灭,就要先给地窖通风,防止发生中毒。

进个地窖都要如此谨慎,何况“住在地窖里过冬”?

甚至就算地窖通风良好,住进去没有生命危险,这地窖也绝没想象中好住。就以刚才说过的“地窖院”为例,这些有着良好通风的“地窖院”,虽说没有“毒气”,却是阴暗潮湿,一开始住进去冬暖夏凉,住久了必然有害健康。新中国时期,许多终于搬出“地窖院”的农民也回忆说,老一代住在地窖院的人们,岁数大了都“驼着背走路,整天说关节疼”。而放在古代史上,那些到处“地窖院”的西北地区,其实也是“有钱人才住房子,农民住在地下”。

图片

所以说,无论古代现代,这看上去“冬暖夏凉”的地窖,真是轻易不能住。

因此,哪怕在技术条件有限的古代史上,地窖的主要作用,也不是为了住人,而是作为仓库。就以存储粮食为例,中国的地下储粮技术,在春秋战国年间起就发展起来,对于历代王朝来说,隐蔽且存储量大的“地下粮仓”,都是至关重要的“钱袋子”。

比如隋朝的含嘉仓,就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地下粮仓,它的总面积42000平方米,有四百多个仓窖,其设计也十分科学,整个窖底的夯层厚七厘米,窖低还有以桐油为粘合剂的防潮层,防潮层上还铺有木板干草,专门用来防潮。虽然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但这先进的地窖设计技术却传承下去,使大量粮食可以长期保持,为历代王朝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图片

而随着地窖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窖藏蔬菜水果的技术,也在一代代演进。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明清,诸如葡萄、梨、韭菜、蔓菁都陆续可以在地窖里储藏,并让古人在冬天吃上“反季节蔬果”。在明清年间的北京等北方大城市里,兜里钱多点的老百姓已经能在冬天吃上窖藏大白菜。有钱人则可借助先进的“地窖火炕”技术,在自家地窖里种菜,比如大白菜、黄瓜、豆芽、韭菜等新鲜蔬菜,都能种得出来,特别是黄瓜,在明清年间的北京被称为“王瓜”,可知有多贵。

所以说,在中国古代,“家里有地窖”的意义,就和今天“家里有矿”差不多。能坐拥地窖在冬天里大嚼黄瓜,就是那时代的“土豪标配”。 

图片

而且,也同样随着明清年间,地窖建造技术的进步,在当时的战争领域,“地窖”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明清年间以前,由于技术限制,短时间构筑地下工事的难度极大。所以除了相对简易的地道挖掘外,古代战场上的“地窖”其实极少。但明朝年间起,火炮大量应用在战场上,传统的城墙营垒,越来越无力抵挡重炮的轰击。新型的“地下工事”,终于异军突起。

而把“地窖技术”用到炉火纯青的名将,首推明末清初大英雄郑成功。早在抗击清军的海澄之战里,他就祭出了新颖的“地窖战术”。面对清军密集的重炮轰击,郑成功命人快速发掘大量地窖,每个地窖可以藏身多个士兵。然后当清军炮击结束后,藏身地窖的郑成功部士兵一跃而出,迅速将惊愕的清军冲垮,打出南明抗清战争里一场漂亮胜仗。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