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政治中考道法85个重要知识点(三)

 昵称38687678 2022-01-19

59.怎样增强责任意识?(怎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①了解和关注自己的责任,把承担责任作为生活的常态和习惯。
②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③以良知指引自己的行为,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
④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和谨言慎行的处世态度。
⑤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应该接受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60.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

①参加为灾区的捐款活动;
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③参加义务献血活动;
④参加义务敬老活动。

61.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1)对个人:
①有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②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增加社会经验。
③有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④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2)对他人: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3)对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6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某一方面的规定。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②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目的: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63.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1) 国家公职人员要增强宪法意识。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就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学习宪法,在理解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64.依法治国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5.法治政府的特征: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66.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①依法治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②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④依法治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7.怎样做到依法治国?

①依法治国,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我国是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④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68.公民应该怎样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①生活在法治国家里,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认真学法,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坚决不做。
③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69.公民行使监督权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
②应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③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④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

70.中学生如何参与公共事务?

①从小培养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学习时事政治,关心国家的发展建设,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我们要依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积极建议,维护公共利益。
②参与公共事务,我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民主选举,参加社团活动。我们还可以为社区公共事务建言献策,参加社会服务,如志愿者活动、慈善募捐活动、帮扶活动、助残活动等。

71.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媒介?

(1)我们在上网时应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文明网络人。①上网要遵守法律。
②上网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2)提高防范意识,对网上信息要增强分辨能力,避免轻信盲从;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浏览黄色和暴力等不良网站;不随意答应陌生网友的要求。

72.如何理性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73.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①改革开放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它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朝气和强大动力,大大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使社会财富像泉水般涌流出来。
②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7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5.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变得更加开放。
②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
③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76.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分别指什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
(1)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7.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的变化。
(2)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成为第一位的推动力量。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大力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和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谁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占据了竞争的制高点。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也比较薄弱。

78.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石。
(2)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面性作用。
(3)现代教育通过创造、发展、传播科学技术,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素养的劳动者,从而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竞争。谁能发展高水平的教育,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谁就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7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国家怎么做?)

①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需要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③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才强国。
④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80.为什么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大力开启创新源泉,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在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81.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创新素质,做创新型人才?

(1)作为中学生,我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
(2)创新型人才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有意识地不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对周围的各种事物有穷根究底的热情,对世界的奥秘有一探究竟的勇气。
(3)创新型人才有很强的自主学习与探索实践的能力。要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随时随地地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学习、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82.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我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它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③有利于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口问题得到合理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④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⑤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3.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政府部门:
①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观、两理念、三国策)
 ②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相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法律: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检查监督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④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⑤加大财政投入,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企业角度: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增强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③加大科技投入,开发节能环保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④提高企业冶污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公民角度:
①学习环境保护和节约字眼方面的知识,树立环保和节约资源意识。
②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培养节约习惯、环保习惯,增强法制观念。
③宣传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律和政策,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④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员、监督员。举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
⑤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存放、废旧电池回收,使用环保布袋购物等;能走路的尽量不坐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使用节能产品,少用或不用高能耗产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言行作斗争。

84.公民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①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④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85.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
②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作用:
①改革开放使我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②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更广阔的发展机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③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担当起发展中大国的责任。
④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