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善积德,福泽子孙的故事

 一代天骄致远轩 2022-01-19

大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宁河有一任县令,姓袁,名黄,号了凡,这位县令滿腹经纶,为官清正,爱民如子,为地方办了不少好事,深得百姓爱戴,他刚上任时,发现宁河赋役倍于他县,积欠粮赋达万石,上条陈请减免旧额,建议由会通河水运皇木代替车运,朝廷允准。于是宁河得以减免旧赋,革除运木、采石及箭手诸重役。还疏浚河道,筑堤开渠,植树垦荒、政绩斐然。把宁河地区治理的真是海晏河清,民安乐业。了凡先生还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了凡四训》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是一部自我设计命运的秘诀。了凡先生在书中不但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还列举了很多故事。他在“积善之方”这一篇中,列举了十个积阴德得善报的例子,下面选取其中的三个,分享给大家:一、救人不贪财,子孙代代兴福建建宁的杨荣,做官做到了少师。他家的先人,世代都是以摆渡为生的。有一次雨下得太大、太久,河川泛滥,闹起了严重的水灾,民房被冲毁,很多人被淹死。有些人看着大水灾,就开始捞水中漂来的财物,趁机发笔横财。只有少师的曾祖父和祖父两个人,只顾划船救人,对水中的财物看都不看一眼,别人都笑他们是傻瓜。等少师的父亲出生,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就渐渐好转了。后来少师出生,二十岁就中进士,一直做官,做到三公里的少师,皇帝还追封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与少师一样的官位。并且少师的子孙后代,都非常兴旺,一直到了凡先生这个时候,家里世世代代都有贤人,既贵且盛。二、将军不乱杀,后世子孙发明朝英宗正统年间,有一个土匪叫邓茂七,在福建一带造反。当地读书人和老百姓跟随他一起造反的人很多。皇帝就派曾经担任过都宪的张楷,去搜剿他们。张都宪用计把邓茂七抓住了,后来张都宪又派福建布政司的一位谢都事,去搜寻漏网的那些土匪,只要捉到,就要杀头。这位谢都事怕杀错人,就到处搜寻依附叛党的名册,只要是名册没有姓名的人,就暗中给他们发一面白布小旗。然后跟他们约定好,搜查贼党的官兵到的那一天,就把小白旗插在自己家门口,以示清白。并且训诫官兵进城后不得乱杀,因为他的这种措施而避免被杀的人,大概有一万人之多。后来这位谢都事的儿子谢迁,考中状元,做官做到宰相。他的孙子谢丕,也考中了探花,就是进士第三名。三、布施心诚恳,无林不开榜福建省莆田县的林家,上辈中有一位老太太,乐善好施。她每天做一些粉团,布施给穷人。她也没什么希求,只要有人要,她就拿给人家吃。有一位仙人,就化成道士,每天早晨都去她那里要六七个粉团,三年如一日,才知道老太太是诚心诚意做善事。他就告诉老太太说:我吃了你三年粉团,该怎样报答你呢?这样吧,你家后面有一块地,风水很好,你死后葬在那里,将来子孙中做官的就会有一升芝麻那么多。老太太死后,他的儿子就依照老道所指点的地方,把她安葬了。结果呢,林家的第一代人就有九个做官的,后来林家就成为福建全省的第一个大家族,世世代代都有很多做大官的,非常兴旺。因此福建省就流传着一个民谣:“无林不开榜”,意思林家赶考的人很多,考中的也很多,一旦发榜,榜上就不会没有姓林的人。这三个故事,是积阴德得善报的例子。何为“阴德”?《了凡四训》中的解释为:“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意思就是说:凡是一个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叫做阳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叫做阴德。简而言之,阴德就是指暗中做了好事而不让人知道。《了凡四训》中说“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即:有阴德的人,上天自然会知道并且会报酬他,而且福报更大。有阳善的人,大家都晓得他,称赞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但是享受好名声,容易变得沽名钓誉,为天地所忌,最后反而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了凡先生的积善之方,“敬重尊长,爱惜物命”是每个人的基本德行;“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可以说是为人处世的方法,这些方法,应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南,照着去做,在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去做到。小一点,成为一个好人,善人。大一点,如果全社会养成风气,使我们社会展现岀,让人尊重的,非常良好的,互相成全,互相帮助,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好风气,那离我们民族文化复兴会越来越近。

下面给大家说一段流传我们宁河地区神话传说《袁了凡得道成仙》的故事:话说有一天,地方乡报到衙门呈报说:芦台镇西小河边芦苇塘里发现一个石匣,形状如房屋,上刻脊瓦,下刻门窗,门前刻有花木,门旁刻有坐兽,乡间有十几位好事者想把石匣打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打开。消息在芦台镇传开了,人们议论纷纷,袁大人听说此事也觉得十分蹊跷。来到芦台镇亲自勘察石匣,袁县令来到石匣近前,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大风把石匣上盖掀开,见石匣里面有一张书柬,上写:“要想石匣开,还得袁了凡来。”下面还有三卷书,一卷顺风飞起,不知去向;一卷飘落地上,转眼也无影无踪了。袁县令急忙上前,把石匣里还存留的一卷抓到手中,紧握不放,袁县令把书带回衙门仔细观览,原来是一卷度人成仙得道的天书。袁大人从此便潜心研读,闭门修炼。后来,不知何时袁大人忽然不知去向。人们认为他是成仙了。为了怀念这位清正廉明的袁大人,便把他留下的朝靴装在一个木匣子里,高高挂在芦台中街的二道阁上,让过往行人瞻仰。一晃三百多年过去了,清道光年间,芦台镇西头陈家楼陈御史家养了一条渔船,有一天渔船出海在海上遭遇上了大风,漂流了半个月搁浅在一个无名的海岛上,船上的渔民在岛上寻找吃食,发现了一座道观,观内的主持是一位鹤发童颜的道长,给了他们食品和淡水。当道长得知他们是从宁河流落到这里的,便十分高兴的说:“当年我也在宁河县,你们听老人们提到的袁了凡吗,那就是我 。这里离宁河太远了,路上还有险阻,回去时带上我的拂尘,它会给你们带路的,到了家乡,你们把拂尘扔到海里就行了。'渔民在回归的路上,他们把拂尘挂在桅杆上,渔船一路顺风,没过几天,便到了家乡。遵照袁大人的嘱咐,渔民把拂尘往海里一放,拂尘顿时化作一条青龙,转眼不知去向。老人们听说此事,都惊叹不已,都说:“袁大人得了天书,确实得道成仙了。”

如今这个石匣收藏在天津市宁河区文化和旅游局。

想听故事的朋友,点击下面链接欣赏民间传说故事集

石匣的传说

神秘的蓟运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