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猗嗟》有个“拎不清”的亲妈,是种什么体验?全国嘲笑 and 同情

 半卷诗书一窗月 2022-01-19

楚予微茫

荆楚大地,予以文化

暗夜微茫,如希望点点

关注

作者:清辞

楚予微茫(ID:H-chuyu1)原创

很多姑娘,每次别人问,
“你将来想要找个啥样的对象呀?”
都这样回答……
“身高180,长得不能丑,最好还有钱”
 
但是吧,满足以上条件的
先不说看不看得上你
就说看得上吧
你能想到他还能有个“拎不清”的亲妈?
毕竟在中国,婆媳关系,千古难题
更别说,她儿子都拿她没辙
 
比如,先秦时期的鲁庄公……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天呐!这个人身材真好,高大又健康!
他的颜值还超高!眼睛明亮有神!
仪态教养颇好,而且射箭技术太厉害了!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仪既成兮,终日射侯。
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天呐!这个人真的太有精神气了,
他的眼睛太美了,那么明亮清冽,
他还很勤奋,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练习射箭
他的射箭技术特别好,几无虚发
如果是我的丈夫就好了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
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天呐!这个人怎么长得这么英俊,
看起来,简直太优秀了
这么好的射术,抵御外敌没什么难度


这首诗看起来,
就是360°无死角“夸夸夸”
然而……
实际上
是吐槽鲁庄公有个“拎不清”的亲妈
看来,先秦的时候,
人们就已经很八卦了
(大概……八卦真的是人类的天性)
 
鲁庄公,要按照现在人的审美
那就是有颜、有钱、有才……
典型“高富帅”
(他十多岁即位,少年时期就开挂)
 
俗话说,孩子长得帅,智商高
多半是遗传了父母
但他的颜值,很明显就是遗传了妈
但他亲妈,实在是……
 
鲁庄公,生母文姜
不用怀疑,
就是那个“亲妈和舅舅搞暧昧”
然后全国皆知,又假装不知道的故事
 

鲁庄公有2个舅舅特别有名
一个是齐桓公,春秋五霸
一个是齐襄公,兄妹私通……
 
这段八卦要说起来
真的就是一段“狗血三角恋”
简单说,我爱你,你爱他
 
 文姜齐僖公的女儿
她有3个兄弟,一个姐姐宣姜
宣姜的故事下次再讲
(那也是一出大戏
今天重点讲文姜和哥哥齐襄公诸儿

文姜,“文”字
按照《东周列国志》的说法
是指有才华
而“文姜”则是指,姜姓有才华的女子

文姜到了适合出嫁的年龄
父亲齐僖公就开始给她挑选夫婿
文姜有没有反对不清楚
但是传言,
出嫁前就和哥哥齐襄公有私情


齐僖公为女儿操心人生大事的时候
刚好发生了另一件大事
齐国被戎狄入侵了
但这事儿不是齐国人自己解决的
而是郑国带兵帮助齐国解决的这一麻烦

带兵来相助的,是郑庄公世子姬忽
齐僖公一看,这小伙子不错!
年轻有为,还帮我抵御外敌,
不能让他跑了,招来当女婿吧!
而且,文姜也对姬忽印象很不错,
于是,齐僖公打算嫁女儿

然而……
姬忽,没看上文姜
要知道在当时,
文姜、宣姜两姐妹追求者众
不仅如此,姬忽还给了个特别敷衍的理由
emmm……顺带创造了一个成语
“齐大非偶”
关于这段,《左传》是这么记载的:
公之未昏于齐也,
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
大子忽辞。
人问其故,大子曰:
“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简单点说,就是
你们家门槛太高,我高攀不起
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还特直接,没啥缓转余地
人家小伙子都这么说了
齐僖公还能怎么样?


这俗话说,人生何处不相逢
后来齐国又有一次被北戎入侵
还是刚刚那位小伙子姬忽
又一次带兵帮忙镇压了

齐僖公:
这……无事献殷勤,
莫非是后悔上次拒绝我了?
反正女儿还没嫁,不如……

姬忽
不,不要想太多!
我真的只是单纯给你帮忙,
不需要附赠媳妇儿!

好吧,齐僖公死心了
但文姜对姬忽的拒绝感到十分耻辱
听说,还病了一阵子
(别问怎么知道病了,问就是野史)


文姜生病之后,

哥哥公子诸儿就常常去看望

也不知道中间发生了啥

反正……探望着探望着

这俩人的纯洁兄妹情就变质了

开始带着恋爱的酸臭味……

《东周列国志》有一段描述,

嗯……很具体的描述:

世子诸儿以候病为名,时时闯入闺中,

挨坐床头,遍体抚摩,指问疾苦,

但耳目之际,仅不及乱。”


啥意思自己理解……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更何况还是在这种家族
看热闹的,只有更多,不会更少
不知道是谁打小报告
反正,他们老爹齐僖公知道了
那个震惊程度……可以想象


但是,大家都要脸啊!
齐僖公更要脸!
这种丑闻怎么能出现在自己家!
所以他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
嫁女儿!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欠了文姜了,
恰巧这会儿鲁国的国君鲁桓公来求亲
(鲁桓公:我就是个炮灰……冤啊!)
求娶的对象,刚好也是文姜
毕竟才名远播嘛
这对齐僖公来说,简直就是
瞌睡了,有人递枕头
立刻!马上!同意!

顺理成章,文姜嫁给了鲁桓公,
并且很快为鲁桓公生下了2个儿子
长子同和次子季友
同,就是本文开头的帅哥哥,鲁庄公

而齐僖公也在不久后去世,
诸儿也成功继位成为齐襄公

如果故()事(卦)到这里就结束了
也不至于“流传甚广”
主要是这个后续……
 
 
文姜这一嫁到鲁国,就是十几年
中间兄妹俩人也都没有见面
吃瓜群众都以为,这出戏要散场了
但是这人吧,如果有一颗出轨的心
就跟报仇一样,“十年不晚”

这一年,齐襄公向周王室求娶公主
周王室答应了这事
但是那时候有个规定,
诸侯王成婚,婚礼主持大典的人
必须是周公的后人
只能说,所有巧合都凑一块儿了
因为这个最合适的人选……是鲁桓公
行吧……

《左传》记载:
十八年,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
申繻曰: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
谓之有礼。易此,必败。”

此行文姜和鲁桓公一起去的
说是想回去看看故乡
还有大臣劝阻鲁桓公,千万不能带文姜!
然而,
鲁桓公这么疼媳妇儿的人怎么会听?
带!必须带!
 
 

鲁桓公可能想着,

这都十几年了,年少时候的情感,

也应该忘得差不多了吧

毕竟俩儿子都这么大了

他还是……

高估了文姜和齐襄公的人品

这兄妹俩一见面,立马旧情复燃

不顾人伦纲常,天天腻歪在一起

(这俩是不是忘了,一个是来参加婚礼的,一个是要结婚的当事人?)

因为这俩兄妹,太嚣张,太明目张胆了
鲁桓公是爱文姜,
但是再疼媳妇儿,也不能接受她出轨啊!
文姜和齐襄公私情,被鲁桓公逮住之后,
鲁桓公跟文姜吵了一架

就说这人,都是惯的
过去十几年,鲁桓公那是把文姜捧在手心
就没说过重话
这一次文姜出轨,鲁桓公骂了她
但是……文姜竟然生气了!!
吃瓜群众???

《公羊传》很是“尽职尽责”记录了这段八卦
因为吵架的时候,鲁桓公说
长子同,不是我儿子,怕不是你哥的儿子?
emmm……于是文姜炸了
(难道这个怀疑,不是很正常吗??)
但是事情到这里,
鲁桓公都只是骂文姜,还打算原谅她
只要她现在就跟他回鲁国
(青青大草原啊)
可惜……文姜表示,
我不要!我拒绝!我舍不得我哥!
鲁桓公……


后来,
文姜跑去跟哥哥(情郎)齐襄公告状
说丈夫怀疑儿子不是亲生的
说丈夫想把她带回鲁国去
齐襄公一听,这怎么行!!
嗯……所以摆了一场鸿门宴
灌醉鲁桓公之后,直接杀了……
(简直毁三观!!)

 就这,还没完!我是真佩服文姜这女人!

鲁桓公死后,由长子同继位
也就是鲁庄公
他亲妈,天天住舅舅家里
而且还是“情人”关系!!
反正……
全天下都在看热闹,街头巷尾都在议论
鲁庄公就算是文姜的儿子,
那也先是国君啊,国家的脸面不能丢!
(虽然已经被他亲妈丢得差不多了)

鲁庄公派人去接自己亲妈回国
可能是舆论的压力,也可能……
不管为什么,文姜同意回国了
但……“善变的女人”这话不是白说的
emmm……因为在齐国、鲁国边境的时候
这位大妈反悔了……死活不肯回去,

好吧,亲妈的话,“孝”字压下来,
他也没办法,于是在边境
给他亲妈修了一个宫殿
这事儿都这样了,齐襄公还来凑热闹!!
因为……齐襄公在那个宫殿不远的地方
修了一个行宫,说是为了打猎
群众又不是傻子,还不知道你俩为了私会?
直到齐襄公死了,文姜才回到鲁王宫
这难道就是“兄妹”情深??

这事《春秋》鲁国国史这样记载的: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
 

 

《诗经·齐风·猗嗟

真的就是不折不扣讲了这么一段大八卦

“猗嗟”是感伤、感叹的意思

感叹啥?

感叹鲁庄公有个“拎不清”的亲妈

也不知道这事儿,鲁国人怎么想的

齐国吃瓜群众表示:

鲁庄公啊,虽然你很有威仪,

不仅长得帅,还很有能力,

但是你没办法阻止亲妈和亲舅舅的私情

这简直就是失去了孝道

难道你真的是齐襄公的儿子,

不是鲁桓公的儿子吗?

 齐国的百姓这样说鲁庄公

怕不是觉得自家国君齐襄公没救了

才想让鲁庄公帮帮忙,劝一下自己亲妈?

可惜……鲁庄公让齐国人失望了

即使亲眼看到母亲和舅舅的私情

也没做什么阻止的事情

然后齐国人开始委婉讽刺

你有能力又怎么样,你能阻止你妈?

你表现得再懂礼又如何,

你还不是徒有其表?

鲁国人:已经气到不想说话……

【作者简介】清辞,愿在充满忙碌的生活里,寻一隅静处,清茶一盏,闲书一本,读一首诗给自己,聆听万物的声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