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盏的“鼻祖”长什么样子?

 建盏 2022-01-19


建窑,中国宋代名窑,其遗址坐落于今福建省建阳市东北境水吉镇的后井、池中村一带。宋时,建窑发展达到巅峰,建盏与建茶一同成为御用茶器、茶品。

建盏,不仅成为宋代斗茶神器,更是成为各大黑瓷窑口竞相模仿的对象。那么,建窑初期是怎样的呢?建盏的前世如何?

1.建窑名称的由来

根据我国唐宋时期窑口定名惯例,窑口之称一般以所在的州、县命名,如越州窑称越窑,定州窑称定窑,而建窑得名,渊源于建州,称之为建州窑

然而,历史上并无文献直接写建盏出自建州。

北宋蔡襄(1012-1067)《茶录》:"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
南宋祝穆(?-1255)《方舆胜览》:“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

北宋、南宋记载不同,建盏出建安、瓯宁,并未提及建州;且再看今日百科出来的写建窑位于建阳市,追踪溯源,建窑与建阳的联系在哪里?

▼建窑区位,底图为公元1111年北宋地图叠现代街道图


首先,北宋蔡襄(1012-1067)《茶录》作序时间为治平元年(1064年),而建窑发展成熟于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4),该时期建安县隶属于建州管辖,因载“建安”。

而在南宋祝穆(?-1255)《方舆胜览》《方舆胜览》序言有嘉熙己亥(1239年)吕午落款,成书时间在宋理宗(1224年-1264年)时期,该时期瓯宁县从建安县分野173多年。

▼北宋1111年建州的行政规划区,早在治平三年(1066年),瓯宁县从建安县分野,二县署衙都设在建州。祝穆进一步细化了建盏的出产地

至民国二年(1912)年,建安、瓯宁二县合并,各取第一字称作建瓯县;民国时期,建窑遗址所在地水吉一度作为特别区,1940年设县,1956年水吉县撤销,水吉等乡并入建阳县。

1994年,建阳撤县设市,其余乡镇划入建瓯县(今建瓯市)和蒲城市县,故今日说法建窑位于建阳

其实,建窑遗址一直位于水吉,只不过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因此,会出现很多版本建窑遗址位于建阳、建瓯、南平、武夷山等等……
官方词条:建窑遗址,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此处所指建窑,乃是狭义上的建窑范围,广义“建窑窑系”范围更广,这里暂不展开讨论。)
2.建窑创烧何时?窑址有哪些?创烧瓷器有什么特征?

据4次考古发掘资料,建窑的初创阶段追踪到晚唐五代时期,其出土文物以青瓷、黑瓷为主,酱釉器次之。

晚唐五代时期的建窑规模并不大,仅有庵尾山、芦花坪、牛皮崙3处。而发展巅峰的建窑主要遗址共有8处:芦花坪、大路后门、牛皮崙、庵尾山、源头坑、水尾岚、营长墘、七里岚。

从堆积的出土文物碎片,庵尾山、芦花坪、牛皮崙3处有大量青瓷、黑瓷堆积,酱釉色瓷器少量。

▼从远处看庵尾山

庵尾山属建窑年代最早的窑址,其产品主要为青瓷。烧窑年代可追溯至唐代。在庵尾山堆积的碎片中,发现诸多青瓷碎片。

▲建窑早期烧制的青釉器

庵尾山曾发掘出三座长度均超过70米的龙窑,在唐代如此规模的龙窑是极为少见的。可见当时建窑的烧造规模与烧造技术之盛,已为宋代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唐末·葵口画五白釉瓣青瓷碗(庵尾山)

唐 越窑荷叶盏与盏托 宁波博物院藏

建窑初创时期(古建窑),窑工远请浙江越窑窑工仿烧出“建窑-越窑式青瓷”,因此从出土的青瓷碗可看出,唐末时期建窑所产的的青瓷与越窑青瓷类似。

▲唐末 建窑-越窑式 双系盘口青瓷壶(庵尾山)

古建窑青釉器胎骨一般呈灰色或灰白色,因瓷土淘洗不够精细,胎体中含颗粒杂质较多,表面手感较为粗糙,有的甚至会出现焙烧后的裂隙。

▲晚唐五代 建窑青釉花口碟 福州民间收藏,灰白胎较轻薄、青黄釉冰裂纹 底足露胎、内底遗留6个支钉痕迹。建窑青瓷釉色呈青绿、青黄、青灰或黄褐色,多见露胎

▲晚唐五代 建窑青釉

除庵尾山出土青釉瓷器,从芦花坪、牛崙山堆积的碎片,也看出烧制青瓷。

3.建窑烧制黑瓷的契机是什么?建盏鼻祖长什么样子?

唐代晚期,岭南建州茶崭露头角;“建茗”(“建茶”) 一词,在唐末五代时期的王仁裕(? ~ 956年)《开元天宝遗事·卷一》书中便有文迹可寻。

《敲冰煮茗》: “逸人王休, 居太白山下, 日与僧道异人往还, 每至冬时, 取溪冰, 敲其晶莹者煮建茗, 共宾客饮之。”

再有陆羽(约733~约804年)《茶经》载:

“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 十一州未详, 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又根据唐末五代后蜀毛文锡《茶谱》记载:“建州北苑先春龙焙。”

唐晚期茶叶制作已从粗茶饼迈向蒸青细饼茶;五代十国,皇家罢阳羡贡茶改贡北苑茶,这使得建茶更是名声大噪,也奠定了宋代建盏诞生的基础。

▼建窑遗址庵尾山出土的黑釉瓷器大都为碗,如下图唐末·画五白釉瓣淡黑釉碗(庵尾山)

随建州茶的介入,饮茶中心的南移,人们的饮茶方式由唐代的“煎茶法”逐渐转向“点茶法”,人们对于品茶的审评、茶沫功能的追求,亦发生改变:

以细饼茶茶汤的泡沫颜色、细腻程度为品质标准,好茶的茶汤泡沫越白越细、层次越多越持久。

建州茶其泡沫的表现效果优于其他茶类,因此“点茶”慢慢成为主流。茶器跟随着饮茶方式不断改制、创新,为迎合点茶的泡沫功能,建窑黑瓷诞生了。

▲唐末·葵口画五白釉瓣淡黑釉碗(庵尾山),建窑窑工不再效仿越窑青瓷,而是创新出了“画五白釉瓣淡黑釉碗”,这就是铁胎建盏的最早草创(鼻祖)

▲五代末北宋初·葵口酱釉盏(庵尾山),建窑初创时期出土酱釉器,其胎骨呈灰色,釉层略厚,呈酱褐色,发色灰暗并多见流釉现象,有时种层中闪现出青绿的色彩,但尚未达到宋代建盏的免毫纹变效果

五代晚期至北宋初年,建窑工匠进一步改进装烧工艺,采用漏斗形的凸底匣钵,正置仰烧黑釉碗

▲五代北宋初 建窑(庵尾山)黑釉碗与匣钵装烧情形 福州民间收藏


该时期窑址主要坐落在庵尾山,利用前期的一座窑炉加以修理涂抹窑壁,专门烧成黑釉碗。

这时期的黑釉碗,以薄胎薄釉、浅腹内底隆起为显著特征,虽然与宋代风行的建盏厚胎厚釉型有很大相区别,但已开了建盏的先河。

对比之下,宋代繁盛时期的建盏与初创时期釉色、胎骨均不一样。初创时期,建窑碗胎骨呈灰或灰褐色,胎体轻薄,釉呈浅黑或酱黑色,釉层匀薄。

二者最为类似的就是器外壁施釉不及底,足部露胎”,这也是后期各大窑口竞相仿制的施釉方法。

▲五代北宋初期 建州窑黑釉碗 福州民间收藏


该时期器型为
敛口碗,有两种:一种作直口微敛、折浅腹,内底中心稍隆起,矮圈足;另一种作口微敛,浅腹斜弧壁,内底稍厚并隆起,矮圈足。

▲五代末北宋初 建窑(庵尾山)敛口酱釉盏

虽然初创时期的建窑黑釉瓷釉色尚不及成熟期的绀黑,但是其胎所用的原料为当地盛产的红色含Fe₂O₃粘土和石英沙粒组成,这为后期的进一步釉色优化奠定了基础。

▲宋代建盏的成分检测,含有一定Fe₂O₃量的建盏釉在烧成过程中,钙长石晶间液相的富铁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即发生液相分离,产生丰富多彩的釉面效果

1022年,宋仁宗即位,1046年(庆历六年),蔡襄(1012-1067年)任福建路转运使, 改制龙凤团茶为小龙凤团茶,号为珍品。

欧阳修(1007-1072年)《归田录》载:“其品精绝,谓小团, 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蔡襄对于建盏的贡献极大,在公元1049~1053年间撰写的《茶录》,不仅介绍了北苑茶,令其更负盛名,还盛赞建盏,奠定了建盏最宜点茶,与北苑茶最为相配的共识,令建盏和北苑茶一同进贡。

▼国家博物馆藏《茶录》拓本

《茶录》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 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此时的建盏步入成熟期,成为御用茶盏。在烧制技艺、外观和实用性上,都成为黑釉瓷的翘楚,也是点茶斗茶的首选。

到了宋徽宗(1082年~1135年)更是亲撰茶书《大观茶论》,进一步巩固了建茶、建盏的地位: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

▼《大观茶论》之论盏


然而,建盏贡品使用“供御”底款周期短,选品严格,若出窑后不够格进贡者须就地打碎处理。

宋·供御进盏标本

加之宋代皇室使用的供御盏多毁于战乱,存世完整器极少,窑址出土多为碎片或残件,该盏足底亦有缺损

▲宋·供御进盏垫饼

正因为“供御”建盏的稀有,2019年西泠印社拍卖场上的一“供御”建盏残器竟能够拍出598万元人民币(含佣金),创2019年建盏拍卖纪录,至今位居建盏排行榜第六。(拓展阅读:“供御”款兔毫盏缺损件598万成交,创2019建盏拍卖纪录

建盏是因茶而生的器物,初期到成熟时期不过百余年便脱颖而出为宋代黑釉瓷的标志,更是完成了中国陶瓷史的又标志性里程碑

今日建盏技艺的恢复、传承、创新,不仅是对宋时饮茶文化的尊重,更是为发扬中国陶瓷文化做出贡献。 

交流购盏

微信id:2970846335



推荐阅读:

92图赏鉴国内收藏的各釉色建盏标本

美国知名博物馆建盏标本欣赏

建盏的品控到底有多难?


点右下角「在看」

送本文到朋友们的「看一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