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病发病程度与耳廓电量的关系

 zipzap 2022-01-19

国外常用耳廓疗法有按摩疗法、传统(古典)针灸疗法、微电流疗法和适宜剂量激光疗法等四种,其中微电流疗法(mi crocurrent therapy)是一种广为患者与医师所接受与认可的耳廓疗法。

国内外生物电尤其是耳穴电位等方面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当耳廓外人体部分患病时,耳廓一定部位会产生电阻降低等生物电学变化并有一定规律性;针刺点和反射点(如耳穴)电阻降低,可由细胞膜的电阻改变而获得解释。

这些低电阻皮肤点(区域)有许多神经纤维参与,这些纤维被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所兴奋,造成该处膜电位及电阻的改变。机体内生物电及皮肤电的活动和变化都有神经系统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的参与与调节。

其他可能对耳廓低电位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活动所分泌的交感素被认为是形成耳廓低电阻点的主要因素,交感神经参与了低电阻的形成但不是惟一因素;实验发现即使在耳廓神经全部切除的情况下,耳廓的电阻点也并没有全部消失。

刘士佩等使用DF型电阻测量仪在电流强度1微安、通电时间250毫秒、压力70克、间隔3秒自动发放一次电刺激的测量条件下,发现耳廓皮肤接受连续刺激时电阻值在接受第二次刺激时出现骤降,其后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实验中低电阻点与相距0.2毫米的对照点的骤降幅度有明显差异,这种骤降之后的相对平稳状态可能源于耳廊皮肤较薄、皮下脂肪较少,与体穴相比耳穴更容易被击穿所致;并认为细胞膜被击穿后其恢复时间约需要7天。O.L.Swee发现大多数心脏病患者耳廓心区的皮肤电阻显著降低。

1995年徐以经曾归纳疾病发病程度与耳廓导电量的关系:“总之,机体某一部位的病变引起了耳廓相应穴区导电量的变化,该反应量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在疾病的发展期与病程的长短成正比,而在疾病的恢复期则与病程的长短成正比。”这种结论实际上建立在一种一一对应的模式上,而耳廓导电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

耳穴导电量的变化可以说是疾病严重程度的函数,但不能说两者的关系就一定是正比关系。因为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是难以精确描述与确定的。这种数量描述是不准确的,是不符合耳廓复杂现象与数学建模逻辑关系的,疾病的发展或恢复期等与此类似。

而且所谓低电位是对应某一时间测量瞬间耳廓某一位点的电位,当经过一一段时间,对同一位点再次测量时,该位点电位可能产生或高或低的变动。

所以,对耳廓电位的单点、间断非连续测量方法在实验设计上存有缺陷,由于耳廓生物电等现象具有长程相关性特点;另外耳廓耳穴在被电刺激击穿后的自行恢复特性也决定了在一定时间内的测量数据的周期性特点,这也是长程相关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决定测定结果的一定时间内的可重复性特点,正确的方法应连续测量某一时段的耳廓电位,取其平均数值。

选自《现代综合耳廓耳穴图谱》

许崇明  张立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