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苋菜

 植物游记樊蓉 2022-01-19
写在前面

水苋菜属约30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我国有4种,产西南至东部,

我遇到的这种是“水苋菜”,

但这个属其他种类之间也很像,大家遇到类似的,

可通过文末的检索表,观察植物的细节,再做鉴定。

中华本草中收录了水苋菜和耳水苋菜,

从性味上看,有较大区别。

水苋菜:味苦、涩,性微寒。

耳基水苋:味甘、淡,性平。归脾、膀胱经。

从《中华本草》的描述中,

显然,耳水苋菜比水苋菜口感更好,

所以我这样理解植物志上说的:

水苋菜比耳水苋菜更常见,

好吃的,动物给吃了,不好吃的,动物给留下来了。

不过植物志中对于水苋菜,

还说了一句:有辛辣味,牲畜不喜食。

辛辣,这该是它最大的特点,

与本草中说的苦寒,未免差异有点大。

因此,对于这种又是田间常见杂草,

药用研究又少的植物,

应该更多的用传统和现代的方式,

进一步清晰指正他的性味功效。

从功效上看:两者相似。

水苋菜:散瘀止血,除湿解毒。

耳基水苋:健脾利湿,行气散瘀

两个都能散淤血,

有点像前面介绍的圆叶节节菜,

那家伙也是在水田边。

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散淤血,

为了记忆,我胡乱联想一下:

他们不敢长在稻田里,只好长在田埂上,

免不了要被路过的行人踩上几脚,

久而久之,学会了自我愈合。

两个都能利湿,

这个因为他们长在水田边的缘故,习性爱水,

泽泻这个以利水渗湿闻名的植物,

也喜欢长在水田里。

只是不知道为何植物不怕湿,

我们便能用它来除湿?

难道是体内含有的疏水性的蛋白质,氨基酸较多?

两者功效中也有不同:

水苋菜:散瘀止血,除湿解毒

耳基水苋:健脾利湿,行气散瘀。

水苋菜解毒

这里刚好对应前面性味中的苦寒涩

苦寒对应痈疮肿毒,可以联系紫花地丁金银花。

涩对应疥癣,可以联系我们前面提到的葎草。

耳基水苋健脾

本草性味里面说他是的,

这里倒是和薏苡仁有几分相似。

按本草甘、淡的特点说,耳基水苋应该不难吃。

牲畜不喜食辛辣味的水苋菜,

可以试着开发做香辛料给人吃。

这里可以联系前面提到的:香蓼。

甘、淡的耳基水苋,牲畜家禽应该不会太排斥,

建议不要总想着用除草剂,

可以收割后给牲畜家禽鱼虾吃。

至于文献提到那个入侵的长叶水苋,

也可通过生气五味,来判断他的习性,

现在很多养殖的动物依靠抗生素治病,

说明他们很需要“杂草”

建议不要打除草剂,用动物来消耗带有药性的杂草。

水苋菜属其他植物图片链接:http://ppbc./gen/256876

水苋菜
01
植物志上的水苋菜

水苋菜( Ammannia baccifera)来自于千屈菜科,水苋菜属。俗名浆果水苋、细叶水苋。

一年生草本,无毛,叶近无柄。花几无总花梗,花梗长1.5毫米;花极小。蒴果球形,紫红色。

产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北、陕西、云南;

常生于潮湿的地方或水田中,冬春始见。分布于越南、印度、阿富汗、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热带地区。

为农田杂草,有辛辣味,牲畜不喜食。

02
《中华本草》中的水苋菜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水苋菜(Ammanria bucifera)的全草。

【习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干旱。以向阳、土壤肥沃的潮湿地种植为宜。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全草,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叶中含有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等。根中含白桦脂酸和羽扇豆醇。

【药性】味苦、涩,性微寒。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除湿解毒。主治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骨折,风湿痹痛,蛇咬伤,痈疮肿毒,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湖南药物志》:消瘀,止血,接骨。

《台湾药用植物志》:叶为剧烈引发泡药,外用以治偻麻质期痛、发烧等,亦治疱疹性溃疡。

耳基水苋
01
植物志上的耳基水苋

耳基水苋(Ammannia arenaria)来自于千屈菜科,水苋菜属。

草本,直立,少分枝,蒴果扁球形,紫红色,直径2-3.5毫米,成不规则周裂。

产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及云南等地;

常生于湿地和水稻田中,比水苋菜较少见,广布于世界热带各地。

02
《中华本草》中的耳基水苋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耳基水苋(Ammannia arenaria)的全草。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药性】味甘、淡,性平。归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健脾利湿,行气散瘀。主治脾虚厌食,胸膈满闷,急慢性膀胱炎,妇女带下,跌打瘀肿作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24g,鲜品可用至30g;或泡酒。

【使用注意】孕妇禁服。

【附方】

1:治脾虚厌食,耳水苋鲜草每次30g,生葱3株。合煎饮,连服2~3次。

2:治胃冷吐蛔,耳水苋鲜草每次30g,干者15g,合生姜3片,红枣5枚,水煎服。

3: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耳水苋干草研末,每次9g。泡酒服,连服3次。

文献中的长叶水苋

千屈菜科水苋菜属植物约30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主产于非洲和亚洲,我国有4种。

分别是水苋菜(Ammannia baccifera)、耳基水苋(A. arenaria)、多花水苋(A. multiflora)、泽水苋(A. myriophylloides)。

前3种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其中,耳基水苋近年来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稻田迅速蔓延,田间密度多达463株/m2,导致水稻有效穗大幅度减少,危害十分严重。

在浙江省耳基水苋已普遍对除草剂苄嘧磺隆产生了较高水平抗性,治理难度增大。

长叶水苋菜原产美洲,在我国台湾台南地区有分布记录,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有长叶水苋菜分布。

在某些稻田已成为优势种,植株高于水稻,对水稻生产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长叶水苋菜中含有槲皮素等类黄酮物质

UV-B辐射后这些物质转变成保护性黄酮,

清除自由基,有利于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

这也许是其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原因之一。

诸暨遇见的水苋菜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新入侵植物长叶水苋菜 朱金文 周国军 陆强 沈卫新 郑贵平 卢凌虹 刘蕊 周伟军 樊龙江 李少南 陈学新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业昆虫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药智数据

(3)中国植物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