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翼农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2-01-19

三、咸寒苦降、清热凉营法治愈斑一例

卢某,女,38岁。

初诊∶1958721日。

主诉及病史身热不休,大渴引饮,时或谵语,神志不清,溺赤而数。

诊查周身斑纹隐隐。舌苔深黄,脉洪数鼓指有力,右关尤有力。

辨证斑毒重证。

治则清热解毒。

处方青黛10g雄黄10g石膏45g知母15g元参30g生地黄30g花粉15g滑石10g甘草3g

二诊∶722日。热势稍和,斑出颇多,谵语未退,溺赤还多。舌黄唇红,脉洪数略减。

处方彩芩10g云连10g石膏45g栀子仁10g滑石10g木通10g连翘10g银花10g甘草3g

三诊∶723日。身更大热,斑出不多,诸症不减,脉更洪数。此乃斑毒深重,动其燎原之势而肆其披狂也,非用咸寒苦降不能建功。

处方犀角(现已禁用,可用水牛角代之)5g(另煎和服)木通10g石膏60g知母15g元参30g麦冬30g赤芍10g

四诊∶724日。身热锐减,神志颇清,语言稍静,洪数之脉颇和。药已见功,仍以前法加减主之。

处方犀角(现已禁用,可用水牛角代之)3g(另煎和服)生地黄25g元参25g大青叶10g石膏30g丹参10g六一散12g金汁30g(和服)

五诊∶725日。斑色已淡,谵语亦无,黄苔已退,病势大和。治宜轻剂,清理余热。

处方淡竹10g石膏15g麦冬25g川贝母10g丝瓜络10g生地黄15g元参15g石斛10g滑石10g甘草3g

六诊∶726日。脉更和,症皆退,主以扶元善后。

处方花旗参3g(另煎和服)茯神10g南豆衣10g元参12g生地黄12g麦冬12g怀山药10g石斛10g甘草3g

药后斑色已痊,精神更好。原方药再服数剂而康。

【按语】本案斑毒重证用清热解毒两剂身热不退,斑出不多。第三剂加犀角咸寒清营,赤芍、木通凉血透络,热退神清。犀角乃治斑毒重证必用之药。

四、清热活血法治愈暑温热闭血络一例

叶某,男,42岁。

初诊∶1956820日。

主诉及病史身热数日,寒热如疟,渴饮不已,汗出不止。曾用白虎汤、羚犀清营、凉膈之类,热稍减而烦躁不宁。

诊查舌干绛,脉浮濡数,重按细而涩数。

辨证暑温热闭血络。

治则清热活血,从里透外。

处方西红花10g(煽)赤芍10g当归尾10g丝瓜络10g麦冬10g小生地黄10g枳壳10g冬瓜仁25g黄连6g法半夏6g

二诊∶823日。服药后安然静卧,醒来诸症霍然。投养液和阴之剂调理。

处方生地黄15g玄参15g麦冬15g白芍15g丹参15g梨干25g冬瓜仁25g

【按语】此案因暑邪外侵,先用清气清营之药而热更加,乃寒凉闭邪、血脉为热所凝结。其三焦之阳气为寒凝而郁遏,疏泄之功闭寒邪热无从外泄。其脉必见浮濡而数,重按细而涩数。此时宜用西红花苦寒而芳香,能活血而解血络之凝结;冬瓜仁甘淡最能活血,解血凝亦特长。又佐以归尾、赤芍行血活血,亦为治血热内结之良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