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开封的辛亥之变

 历史探奇 2022-01-19
河南开封的辛亥之变

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

  辛亥革命以其惊心动魄的时代伟力,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探索了道路,成为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开封亦未曾缺席。

  在开封城东南方向3公里处,有一座千年古园——禹王台公园。进入公园的东大门,往西约200米处就是“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这里长眠着辛亥革命十一位烈士,是河南省内具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的辛亥革命纪念场所。墓园内的建筑呈中轴线布局,依次为大门、孙中山铜像、照壁、碑楼、十一烈士墓,两侧有文物保护标志牌、沈竹白纪念碑、二次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其中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和孙中山铜像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铜像更是国内首尊铜像。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之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开封也经历了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搏斗。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后,开封革命浪潮汹涌。首义当天后,河南巡抚宝芬大惊,立即派遣新陆军五十八标开着一列火车南下堵截至湖北武胜关,清廷视武昌起义如洪水猛兽,宝芬此举意在严防首义的影响波及河南。

  1905年,在日本的孙中山创立了中国同盟会。最初河南人曾昭文、车钺、朱奋吾加入了同盟会。1906年,设在开封演武厅的河南武备学堂选派了50名学员赴日留学,抵日本东京后,孙中山当即接见了他们中思想进步的学员。不久,由开封去的50名学员中就有刘积学、陈伯昂等17人参加了同盟会。之后,河南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会员愈来愈多,革命活动十分活跃。他们先后创办了《豫报》《河南》《女界》等杂志。

  河南,作为南北通衢的战略要地,开封是当时河南省会所在地,也是响应武昌起义发动河南起义的中心。武昌起义后,消息传到开封,同盟会会员精神大振,于10月13日在禹王台法政学堂召集了秘密会议,分析了河南形势,共商河南独立大计。

  当时,驻防开封的陆军二十九协协统是应龙翔。应龙翔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又是黎元洪的姻亲,所以革命党人错误地认为他可以依靠和信赖。会后派陆军二十九协排长、同盟会会员吴沦州以请假省亲为借口,会见了协统应龙翔,探听他对革命的态度。会谈后,吴沦州立即将应龙翔口头上同情革命但又胆怯的态度向同盟会负责人刘纯仁做了汇报。刘纯仁听后说:“应协统胆子太小,不是革命党,我们自己想法子干吧!”

  《河南》杂志总经理、后来担任河南起义军总司令的张钟端在1908年5月出版的第4期《河南》杂志上撰文写道“故欲大功告成,完全以达其要求之目的者,则舍革命军而外,更无他道以处此也!盖吾为此言,吾非为好暴动而不惜流血之惨状也。吾实见其非此不足以达此目的”。他认为,河南地处中原,如能光复,对全国必将产生重大影响。于是在武昌首义后,他自愿请求回开封秘密组织起义。

  张钟端组织的革命机关最初设在开封北土街和合堂,后来又移至优级师范学堂。除在开封城内联系革命志士外,张钟端还注意联系外郊和省内各县的抗清力量,红枪会、仁义会等也按计划向开封进发,参加起义的城内外新军也做好了准备,驻在南关禹王台的炮兵营已将四门管炮移至利于向巡抚衙门开炮的高地。革命风暴即将到来,古城开封,来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刻。

  巡抚宝芬看开封形势不妙,就奏准朝廷称病离汴,而新任巡抚齐耀琳刚刚到任,正是起义的好时机。十一月初三夜,张钟端率各队义军集合于各起义地点,箭已在弦上,正准备行动之时,却因内奸告密,清军突然进行全城大搜捕。由于革命党人毫无戒备,张钟端等人均被逮捕。

  1911年十一月初五晨,河南巡抚齐耀琳致电朝廷内阁后,下令处决在河南辛亥之变中被逮捕的起义革命党人。在开封西门外常处死犯人的西关沙丘下,河南起义军总司令张钟端被斩首,革命军协统张照发、革命军督队队长刘凤楼、敢死队总队长王天杰、敢死队队长单鹏彦、敢死队先锋徐振泉、暗杀团团长张得成等6位烈士被枪杀。在南关距火车站两里许的集市附近,民军总指挥王梦兰、民军总招待崔德聚、决死队队长李鸿绪、志士李公干被枪杀。

  11位辛亥革命烈士在省城开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原大地的发展进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至今他们还安息在位于禹王台公园翠柏环绕的河南辛亥革命烈士陵园中。黄河呜咽,铁塔静默,古城墙记录下这悲壮的一页。

  张钟端等河南辛亥革命烈士牺牲后暴尸荒地数日,后由同盟会会员沈嘉炎以慈善事业的名义代为收敛,丛葬于开封南关关坊义地。张钟端烈士一墓、其他十位烈士共一墓。

  1932年5月,时任河南省政府秘书长的齐真如在省政府会议上提出拨款十万元兴建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并于1933年秋得到实施,将烈士遗骨迁葬于开封南关纪念塔附近,并正式定名为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后经河南省通志馆馆长韩自步等联名向省政府呈请修建十一烈士祠,1933年年初备料施工,该年7月12日先将烈士遗骨装入一大棺内,经遗属及同时被捕生还的义举志士等致祭后,砌筑坟茔。

  1963年,开封市人民政府将残倒在禹王台柏林中的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碑,经过修补,竖立于烈士墓前。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开封市人民政府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经多方研讨拨出专款,将十一烈士墓从市供销合作社院内迁往禹王台公园。禹王台公园不但环境清幽、松柏环绕,而且河南辛亥革命策源地就在禹王台一侧,禹王台是当时新军集合地点。烈士墓迁葬时原有题词石刻,均按原样镶嵌,烈士陵园大门朝南,门额为“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一进门迎面便是孙中山先生铜像,先生身披大衣挺胸屹立,凝神远眺,神情庄重,铜像连座通高5.9米。这尊铜像是1929年冯玉祥将军为悼念孙中山先生逝世4周年而铸造的,是中国最早的孙中山纪念像之一,原立于当时的中山公园,即现在的龙亭公园。2006年6月,孙中山铜像与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一起被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李军涛 陈军利 方西榜 单位: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民革开封市委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