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增补本)》由齐鲁书社出版

 海曲上人 2022-01-20

沂南北寨汉墓发掘于1954年,这曾经是中国考古界、汉代文物和艺术研究界的一件大事,影响所及直至当下。

文章图片1

清理墓土和墓门前的填土—向北看

文章图片2

清理墓土和墓门前的填土—向南看

文章图片3

剔除墓门石刻上的泥土

文章图片4

墓门造景

北寨汉墓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该墓墓室完整,规格较高,构造独特,画像精美,而墓中图像位置明确,对于研究画像题材在墓室中的分布具有标本的意义和价值。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其丰富的画像内容和精湛的刻制艺术的完美结合,是汉代画像艺术高峰期的标志,有着广泛的社会认同,有多幅画像被教科书采用,如《乐舞百戏图》被1956年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局部的画像也出现在《世界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建筑史》等著作中;《七盘舞》被选用为《辞源》“七盘舞”词条的插图;《乐舞百戏图》还被选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第一枚纪念金币“马术”的图案。如此都表现出了北寨汉墓画像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代表性。

文章图片9

七盘舞

文章图片10

击磬

文章图片11

管弦乐

文章图片12

龙戏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1956年由曾昭燏、蒋宝庚、黎忠义合著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正式出版,引起了社会对北寨汉墓的关注,带动了学界研究汉画的热情。许多专家围绕北寨汉墓的墓葬年代、画像内容、艺术风格等撰写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论文,形成了汉画研究的第一个高峰。

惜初版印刷数量有限,现今读者欲一窥原貌已非易事。为满足学术界及考古爱好者的阅读、使用需要,本次出版选用原版影印的方式(书后增补相关研究综述),以飨读者。

文章图片15

向上滑动试读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学者评价APPRAISE

《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是研究汉代历史的人必须精读的一本书,是汉代社会史料的宝库。

——孙作云(民俗学家、历史学家)

我于南京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就在学校图书馆见过《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一书,被其中不同内容的画像以及艺术表现上的独特性深深地震撼和吸引。

——陈履生(中国汉画学会会长)

今天回过头来看六十多年前编写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不仅其资料一直为相关研究者引用,其编写方法和相关研究堪称考古报告的典范,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杨爱国(山东省博物馆副馆长)

新书推荐

文章图片23

《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增补本)》

曾昭燏 蒋宝庚 黎忠义 著 王培永等 增补

内容简介

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生活、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雕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是东汉末年画像石极盛时期成熟的代表作。著名考古学家、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主持发掘、整理并主笔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堪称考古发掘报告的典范之作,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是汉画像石研究必读经典,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佳考古发掘报告”之一。本次由沂南汉墓博物馆王培永等学者增加了“研究综述”内容,予以重新出版。

作者简介

曾昭燏(1909—1964),曾国藩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中国杰出的女博物馆学家、考古学家,生前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为祖国的考古、博物馆事业,及文物的发掘和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蒋宝庚(?-1974),济南市考古所研究员。

黎忠义,南京博物院考古部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