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大家段鸣皋:童乐汤-儿科专药】

 昊晟堂 2022-01-20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237)


儿科大家段鸣皋,执业半个世纪,人们颂为“当代钱乙”。
临床处方以
平胃散加枳壳、神曲为主,命名童乐汤:苍术6g、枳壳6g、陈皮6g、神曲6g、厚朴6g、甘草3g、生姜2片、大枣3枚(劈开)。
水煎后加冰糖少许,分两次服。
调理脾虚胃弱停食腹胀、嗳气泛酸、嘈杂纳呆、口中无味、舌苔白腻、大便不溏日行1—2次
曾说,
治疗幼小不宜滥补,也恶狂泻,应注意行气、消食、开胃、祛湿、化积,一般3剂即可,切勿过量,否则损害生理,影响发育,导致健康滑坡,转为药物依赖,反成病态。
老朽临床,汲取这一经验,证减便止,患者欢喜,稍有不舒均随时来院就医。效果良好,乃其特色。


小郎中按:张老在本文中传承儿科大家段鸣皋先生的经验,调理脾虚胃弱停食腹胀、嗳气泛酸、嘈杂纳呆、口中无味、舌苔白腻、大便不溏日行1—2次的这些症状,使用平胃散加理气的枳壳和健胃消食又有解表作用的神曲,可收良好效果。

平胃散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用于治疗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以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等证。方后并注曰:“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可见《局方》创平胃散,不但用于治疗脾胃不和之证,也作为和胃消食的常服保健药。因此,后世医家对此方推崇倍至,它已经成为治疗脾胃病的祖方,很多和胃之方均由此方化裁而来。小郎中认为此方的应用要点是:腹胀、嗳气,纳呆、口中无味、舌苔白腻。


现代社会儿科的常见疾病多集中在脾胃系统和呼吸系统,而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也多和前期脾胃失调导致肺卫之气受影响有关,因此在现代社会治疗儿科疾病更应该注意调整好脾胃功能。儿科中脾胃的特点是脾常不足,因此在现代社会物质营养严重过盛的年代,如果喂养方式不当极易损伤脾胃,因此小郎中在治疗儿科疾病时也会时时照顾到脾胃的功能。在本文中张老也提示,治疗小儿疾病一定不能滥补,也不可狂泄,一定要中病即止。否则容易损伤儿童的正常生理功能,转而形成药物依赖。关于这一点,小郎中在临床中发现确有药物依赖的患儿。这类儿童体质相对较弱,服药也很频繁,经常容易生病,动辄打针输液,观察以往医生处方用药,剂量药味都偏大,而且服用时间很长,这是不是药物依赖呢?还是过度治疗呢?小郎中认为两者都有吧,这样长期下去就会造成脾胃损伤,体质变差。在临床中小郎中给儿童治病一般都是取低剂量,而且一般一个方不会服用超过3天,甚至只开1-2剂,有变化后再调整,痊愈后就不再建议服药治疗,而是建议饮食调整养护脾胃。有时候有部分家长不能理解,坚持认为孩子需要服药才能好或者心理才感觉安全,此时小郎中会解释一下劝导一下,实在解释劝导不通的家长,小郎中会开一点健脾和胃的小方调理脾胃,脾胃健则身体强。关于这一点张老给我们做了重点提示,希望学者能引起注意。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