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以为大语文只是语文?未来十年,是属于文科生的!

 昵称37408371 2022-01-20

语文试卷增量30%之后,许多考生不适应了,表示语文试卷难度大大增加,现在的卷子做不完了!那么,高考的改革,仅仅表现在语文上吗?看完本文你就会明白,教育部的格局,绝非要改变一个学科那么简单。

近日,微博有教育大V博主发表评论,感叹历史简单题得分率不高,需要考生具有“思想深度”。

 

这位教育博主的还随贴发出了两道2021年的高考的历史真题,一道是问如何理解15-17世纪世界范围内“自写真”的流行,另外一道是问考古成果对历史研究有什么贡献。

在写作本文之前,我还把这两道题发给了一位高考历史状元,问他这两道题如何解答。这位状元对这两道题,也是完全没有思路。他提示我说,是不是现在的高中课本也有变化?课本变了,他这个当年的状元当然也就做不出来了。

实际上,当我把高中历史书摊到这位状元面前,他才意识到,不是教材变了,是现在的题目真的变难了!

全国统一的历史课本上的内容,几乎都是叙事性的:告诉你哪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几乎不会讲什么观点

 

而前面所述的两道大题,也是真正决定考生层次的题目,却是只问观点,甚至考到了“自写真”、“考古”,这样教材上根本不出现的内容。

以前,只有语文课可以不考课本上的东西,天马行空地要求考生深入谈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现在历史考试也这样了!

历史学科的答题模式,当然也和我们过去记忆中不同,不是背课本就可以了。

那么,要如何才能学好历史呢?

我们来看看历史学家是怎么说的。

历史的可贵,并不在于其记得许多事实,而在其能根据事实,以说明社会进化的真相。

——吕思勉

上次是讲的普通史,以下各讲为专门史。先对普通史求了解,然后再分类以求。从历史的各方面分析来看,然后再加以综合,则仍见此一历史之大全体。 但较前所见的自更深细,更透彻了。

——钱穆

历史学家在这一方面不但是心理学家, 且更要的,他还得是一个文学家。历史学家写一件事情的时候,里面贯穿了人的思想和感情,如果你没有摸索到人的思想感情的深处,你写出来的历史就是肤浅的。

——何兆武

是故演化之最后说明,不能不求援于心理方法,此即历史方法也。

——何炳松

几位历史学家,吕思勉的说法更注重思考事情真相背后的本质;钱穆更注重与普通史相对的专门史;何炳松和何兆武的说法,不约而同地重视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轨迹。

其实,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的了解,不但有用,而且非常有趣。

比如:

○许多人都知道蔡京是个大奸臣,但是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奸臣,却有着超强的“执行力”:蔡京曾经按照司马光的命令,奇迹般地在五天之内废除了府界十多个县的免役法,博得了司马光的称赞:“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那么,这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

○“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刘皇后,在占有了李宸妃的孩子之后,不仅没有把她和她的家人一并除掉,反而给她的弟弟加官进爵,照顾她和她全家的生活,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呢?

○老百姓家里丢了一口猪这样的小案子,宋太宗赵光义也要亲自审理,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杨家将”的“死对头”潘美也是忠臣,但当时的老百姓的传说中,他的口碑却非常差,这又是为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教科书里没有的宋史》一书中都可以找到。

这是一本和一般宋史不同的历史书。从大家熟悉的人物入手,解析宋朝的民风人情、社会心理、官场惯例,从而揭示出历史背后的本质与人物动机。

本书的作者李之亮,是文献、文化史学者,古文献学教授,已出版著作五十余部。代表作有:《宋代郡守通考》《宋代路分长官通考》《宋代京朝官通考》《宋史全文》,其中《宋代郡守通考》(十册)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及即将出版的《苏轼文集编年笺注》被列为全国古籍整理领导小组重大古籍整理与研究资助项目。

本书既不艰深枯燥,也不信口开河,带你无限接近中国历史的真相。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收获乐趣,而且还能了解史学动态、治学思路,拥有历史观点及广阔视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