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乐之悟

 新用户8785tsO9 2022-01-20

在喧嚣的时代,愿您与思者同行



聆乐之悟
文/王斌




刚听了一据闻是原中央音乐学院的副院长侃古典音乐,这人也的确适合给盲从的大众说音乐,而他预设之中的聆者,又与一生物无异。

什么叫聆乐无需想到绘画文学?德彪西作曲的动机就是大海(绘画性),一如贝多芬第六交响曲源自对大自然的感怀(依然有绘画性),马勒、肖斯塔科维奇陈述的是世间的苦难(文学),你一无知之徒还敢在讲台上喷?

哦,对了,他把人也是自己当成一缺乏人之为人的高级反应之生物了,可怜的无知者,中国讲台上净是这类还没进化好的物种。

说汉人无音乐传统,纯属胡扯,宋词是为配乐词令,何来汉人无乐?

至今榆林城内还保留着南方的小曲(历来抗击外夷时皆有南方兵将屯营于此,以乐抒怀,流传迄今),而城外则吟咏西北高腔,而咏者未必(甚至绝大多数)亦识文字。不能说西北高腔源自胡人,那块苍凉的土地必滋生此类悲壮嘶吼之调,终究还是汉人所创。所以汉民族从不缺乐,缺的是善舞。

又见人说,巴赫的音乐无诗画,我不以为然,巴赫之曲是有上帝在场的,所以需要教堂与之配,他显然在与上帝对话,且执意以音乐之名构建一个上帝创设的宇宙秩序。





有乐侠展示了几款不同钢琴家演绎的肖邦,这其中,彼此共识之法国人科尔托乃其中之皎晈者。科尔托了不起的地方不在技(这是成为钢琴家的ABC),而是“道”。所谓道法自然,然又自然天成。其成,乃经由情感与心灵感应后以技之法演绎而出。

于聆者,肖邦仅是形上的一个存在(你知道他的大名,却又不见其人其声),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演者,因为欣赏者能聆之声在形下——演奏家,也即由演奏者演绎出了一个活脱脱的肖邦,而“他”是又是且非是那个真实的肖邦。

肖邦的感伤是小资型的,法国人以小资著称,由法人演绎肖邦占了天然的优势。有乐友以为俄派少柔软多厚重,故此少了肖邦轻雅悠然之味。俄派演奏家之大悲大痛当然与法国人类属演奏风格的两翼,但我有时更喜俄派音乐家之作品,因为更能感同深受,因此我对肖邦之“资”尊敬但小觑。

我个人认为肖邦尚未体悟到生死之界,若有,也仅涉波兰民族的存与亡,他对故国有一分深深的乡愁,而非个体的生死之痛楚。





我以为,这几年来最适合听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而非已被时代彻底鸡血化的贝多芬。

贝多芬几乎完美诠释了他所处的那个风起云涌的崇尚英雄的时代: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时代,这是必须予以肯定的。但毕竟那个时代已是明日黄花,时过境迁。

贝氏直到其弦乐四重奏与钢琴奏鸣曲之晚期时才意识到了这一点:英雄之梦幻,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臆造,唯有回归内心的追问,才是艺术的真谛与正道。但他的此前之作,与某种当代性的喧嚣相映衬,无疑是一剂致命的毒药。





在一张关于肖斯塔科维奇的照片中,我们见到了它以貌似调侃的语调道及老肖之第五交响曲,说这是老肖向苏联之恺撒——斯大林“交租”。此时,阴云密布,死亡之胁迫让老肖只能做出这种选择:向“凯撒”交出一份“回答”,这个所谓的回答——交租,当然只能是他的作品。

于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由此而诞生了。但奇迹也因此而发生,老肖真的逃过了命运之一劫,但其为“交租”而创的肖五,则成了音乐史上的一个特殊而又奇异的音乐经典。

那位因此而放过老肖的恺撒做梦也不会想到,肖五,竟也成了人类史上揭示暴政的千古绝唱。





聆乐第一是直觉,第二才是其之于我个人的意义之追寻。

也就是说,音乐是前语言的“声音”,要让其意义呈现只能仰仗语言的建构,于是有了我的上述之论。





有人说,音乐史上是自瓦格纳始才有了死亡意识,而非我说的始于马勒。此论非也。瓦格纳呈现的死亡,是以居高临下之姿表现死亡,而他本人则站在死亡之外看死亡;而马勒之于死亡的关系,乃是他之向死的存在。

两者的差别是根本的。前者将死亡意象当客体,后者则是将死亡意识纳入在与己同在的人生境遇中,在其中,没有主客之别,只有共在之在。

瓦氏之于死亡是表现死亡,而马勒则是直视死亡。 





尼釆是被瓦格纳启蒙的。尼采成名前曾住在瓦格纳家,是一名瓦格纳仰慕者,瓦格纳则待尼采如己出,后来的尼采之反目为仇,我以为乃出自他对瓦格纳的另类之爱。爱之深痛之切。

我们还是这么说吧,尼采对瓦格纳之批判,缘自对自身体内流淌着的、瓦格纳之血脉的断然诀别。

他是爱瓦格纳的,由这种爱,导致他认识了爱之背后的精神堕落。瓦格纳音乐乃是邪恶的,充满欲望(权力欲、征服欲与物质占有欲)的邪恶。尼采作为人,他意识到这种堕落般的精神危机,于是在严厉的审视自我中他分裂出了两个自我,其中一个自我,是属于瓦格纳的。

尼采他深知只有从精神到思想彻底地清算了瓦格纳,他才能清算自己体内的毒素,趋近他渴望的超越世俗性的超人,从而完成他的价值重估。

2019年5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