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文《安魂曲》的不朽与伟大

 新用户8785tsO9 2022-01-20

在喧嚣的时代,愿您与思者同行



列文《安魂曲》的不朽与伟大
文/王斌

校对我曾经写过的一文,是一篇关于读《安魂曲》剧本后的评论,我觉得略有机会是应该去看看这个话剧的,据说,北京将上演国内版,上海则上演正宗的以色列原版。《安魂曲》不仅具备文学经典性,而且这部话剧还有可能帮助我们从沿着讲话一路贯彻下来的那种观念中逃逸出来,从而思想受到更新与改变。

我们在看的过程中,不妨做这么一种反向思维:在这个以色列人写的《安魂曲》中,他写了一群若按讲话精神来进行衡量的话——是一群什么人呢?啊,一个做棺材的老人,他快死的老伴,车夫,17岁的母亲,然后还掺杂了一个卫生员。

由《安魂曲》展示出的内容,若按照讲话精神来审视,都是些人性丑陋、肮脏、猥琐、粗俗的人(剧作家列文之话剧中的所有人物均属这类人物,无一例外)。

可是,为什么我们却在列文所展示的这一个个人物身上,看到了一种博大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人性之关怀,尤其是《安魂曲》中那位做棺木的老人与幼母的那一场戏,几近可以说,以我们的观念他们不属于应当被正面歌颂的人物,因为他们太卑微太委琐了,甚至可以看作是偏反面之人物,但列文却在他们身上写出了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爱。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控制不住地潸然泪下。

所以这台戏是应该去看的。我把它视为经典的经典,我把它视为继莎士比亚戏剧之后,我所看到的最经典的戏剧。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一句,因为我喜欢话剧,因此看过话剧剧本无数,我当然知道安魂曲之作者列文在中国的戏剧界、文学界几乎没几个人听过他的名字(知道的,也是他的《安魂曲》来北京上演之后)。

我们知道贝克特,知道品特,我们还知道奥尼等等,我们甚至知道美国的那个写过《欲望号街车》的人——他好像来过中国,等等,等等。但列文的名字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那么的陌生。

但是,还是但是,当你看过《安魂曲》及列文一系列剧作之后,你会极度震惊,我甚至认为,《安魂曲》根本不像是由人类写下的,更像是经由上帝之手、之脑创作的一部不朽而又伟大的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魂曲》超越了一般性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电影不属于纯正的文学作品,戏剧属于文学,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只会授予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

2019年7月1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