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家庭而生的黑翅土白蚁证明了要想婚姻长久就得要求少

 PhDZ昆虫视界 2022-01-20

时间过的真是快,转眼7月都过了快一半了,蝉叫的连住在十几楼的我都听得清清楚楚,果然爱情的力量真伟大,要是换成人,嗓子估计都得喊破了。今天我们还是讲白蚁啊,尽管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好多期白蚁,但是最为社会性昆虫的白蚁真的好(wo)神(le)奇(yi)!说不定下期我们还聊白蚁。

黑翅土白蚁工蚁

目前全世界己被描述的白蚁大约有2600种,估计还有500~1000个种没被人类发现,可就在这2600种白蚁中我们竟然发现了实行一夫一妻制的黑翅土白蚁。要知道一夫一妻制对于昆虫来说是极为奢侈的行为,因为它完全不利于大量的繁殖和种群优化。

我们前面讲了蜜蜂,蜂王一生只有一次婚飞,无数雄蜂前赴后继,一辈子就为了high这一次,然后便直接自爆,而蜂王在这一生唯一一次的交配中会积累足够今后几年使用的精子,然后安心的呆在蜂巢内接受工蜂的供奉专心繁衍。黑翅土白蚁能如此任性的原因PhD.Zheng估计一是得益于其超长的繁殖周期;二也是受限于其没有和蜜蜂一样的储精器官,只能养个喜欢的雄性一直跟在身边。

黑翅土白蚁有翅繁殖蚁(未来的蚁王蚁后)

And黑翅土白蚁绝对是个长寿族群,有人观察到过14年蚁巢,这时候一夫一妻的弊端就出现了,虫生漫长,还只能一生一世一双虫,要么一定找个自己喜欢的,要么自己傻一点不挑剔。我的师妹在2014年做了一个实验,将一雌一雄的黑翅土白蚁单独放在一起,雌虫简单的摇摇屁股做召唤,雄虫寻寻觅觅就过来了,召唤到雄虫后,雄虫便尾随雌虫爬行,该过程记为配对,配对行为持续约 50 s,随后雄虫以触角敲击雌虫腹部两侧(第 6~8 腹板对应的侧膜位置),并用口器接触雌虫第 8~10 背板,紧紧相随,迂回爬行,该过程称为串联,有些成虫在串联中会出现分开爬行行为,分开爬行为 10 s 后,再次串联,然后雌、雄成虫六足撑开,尾部翘起,腹部末端相互接触,形成“一”字形交尾,交尾过程中成虫有轻微地收缩颤动,首次交尾持续约 50 s,完成后,雄虫转头舔雌虫生殖孔,再行追逐便分开活动,然后,然后蚁王和蚁后就在一起了,开始了十几年漫长的婚姻生活。这是不是说明要想婚姻长久,就得要求少点,没啥追求,能过日子就行。

串联

但是黑翅土白蚁真的是为家庭而生的昆虫,大多昆虫没有家庭观,也不会抚育后代,全靠天生天养。交配后的蚁王蚁后立刻钻入地下建立自己的蚁巢,最初钻入地下营建的巢穴,只是一个2 cm大的土腔,称为无菌圃期。大约3个月左右出现2cm大的菌圃进入单菌圃期,王和后仍无特别居住的“王室”,1~ 2年后蚁后的腹部开始膨大。巢由1个菌圃发展为2个以上菌圃,进入多腔初期,在菌圃旁边和底部修筑“王室”。

菌圃

有的成虫交配当天即开始产卵,也产卵时蚁王多围绕蚁后活动,不时地舔舐其头部和腹部。卵产出后,蚁王常舔舐蚁后腹部末端,并与蚁后一起将卵衔在口中四处走动,反复梳舐,然后将卵成堆放置,在卵孵化过程中,蚁王蚁后会不时舔舐和搬运,当卵即将孵化时,父母会将其搬离卵堆,单独放置,并频频地衔起放下,逐渐卵壳破裂,父母相互协助将幼蚁从卵壳中拉出,完成孵化。在幼蚁发育过程中,黑翅土白蚁还有辅助幼蚁蜕皮的习性,脱落下卵壳和皮壳被父母吞噬。等到卵孵化成工蚁后蚁王蚁后才开始接受工蚁的照顾。

黑翅土白蚁的蚁王蚁后

PS:白蚁社会工种,有些枯燥

白蚁是多形态的社会性昆虫,一般每个家族可分为两大类型:

繁殖型

也就是繁殖蚁,指有性的蚁王蚁后,它们的职责是保持旧群体和创立新群体,繁殖型一般分为长翅型(第一型)、短翅型(第二型)、无翅型(第三型)三种。

1.长翅型(第一型)

有两对发达的翅。每年4-6月是其婚飞分群的高峰期,特别是在春夏雨后闷热时,大量长翅繁殖蚁从蚁巢中飞出,在离巢不远处的建筑物附近低飞,这个群体相亲的时间一般很短,“看对眼”的雌雄蚁就会飞落地面,各自脱掉翅膀,雌雄成双追逐,通常为雌前雄后,完成“dunlun”大事。配对后的雌雄成虫经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寻找合适场所,建筑新巢。入穴后,雄虫常用口器舔舐雌虫的腹部,有时雌雄虫彼此舔舐,然后产卵,繁殖后代,另立新的群体。这对“新婚”的雌雄蚁,就是未来新群体的母蚁和父蚁,也就是新群体中的蚁后和蚁王。

但不是婚飞中的所有个体都能成双建立新群,当它们大量飞出时,常被各种鸟类、捕食性昆虫或其他动物吃掉,往往只有其中的少数能够幸存下来,但尽管是少数,也足以维持其种族繁衍,并造成对木质建筑物的危害的了,而王后躺在王室中专职“生育”,到一定时期又有新的成虫出飞建立新的群体。

2.短翅型(第二型)

又称为补充繁殖型。白蚁群体久居住在一个地方,常造成食料不足,迫使部分工蚁和少量兵蚁离开主群体远去寻食找水。随着时间推移和距离的远离,再加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结果使它们与主群体完全失去联系。这时它们即组成小群体,然后群体内部就能产生补充型蚁王和蚁后,而成为独立群体。另外,当原始蚁王、蚁后死亡后,短翅型蚁王、蚁后作为补充出现,延续整个白蚁群体的繁衍。有研究认为蚁王蚁后会产生激素抑制其他兵蚁工蚁的发育,而当抑制消失后,自然会有新的蚁王蚁后脱颖而出,就看谁快了。

3.无翅型(第三型)

无翅补充型蚁王、蚁后(第三型蚁王、蚁后)比“第二型”更少见。在西沙原鼻白蚁和散白蚁群体内发现,在家白蚁群体内也偶有发现。来自不具翅芽的幼虫或来源于工蚁。

非繁殖型

非繁殖型指没有繁殖能力的白蚁。它们无翅,生殖器官已经退化,包括若蚁、工蚁、兵蚁三大类。根据其担负的是劳动还是作战的任务,分为工蚁与兵蚁。

1.工蚁

在蚁群中数量最多,占群体数量的绝大部分,形态与成虫相似,通常体色较暗,有雌、雄性别之分。工蚁头阔,复眼消失,有时仅存痕迹。工蚁往往还有大、小型之分,无生殖机能。担任巢内很多繁杂的工作,如建筑蚁冢,开掘隧道,修建蚁路,培养菌圃,采集食物,饲育幼蚁、兵蚁和蚁后,清洁卫生,看护蚁卵等。在无兵蚁的种类中,它们还要负责抵御外敌。。

2.兵蚁

兵蚁是白蚁群体中变化较大的品级,除少数种类缺兵蚁外,一般从3~4龄幼蚁开始,部分幼蚁分化为色泽较淡的前兵蚁,进而成为兵蚁。

是群体的防卫者,虽有雌雄之分,但不能繁殖。兵蚁的头部长而高度骨化,上颚特别发达,但已失去了取食功能,而成为御敌的武器,还可用上颚堵塞洞口、蚁道或王宫入口。

由于兵蚁失去了取食功能,因而食物由工蚁饲喂。

兵蚁大致可分上颚型和象鼻型2类,前者有强大的上颚,好似一把二齿的大叉子。后者有发达的额鼻,头延伸成象鼻状,当它与敌搏斗时,可喷出胶质 分泌物,涂抹敌害。

兵蚁往往有大、小型或大、中、小型之别。兵蚁在白蚁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是固定的,多则被吞食消灭,少则分化增补。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兵蚁的头部或胸部腺体所分泌的社会外激素在群体中的传递而实现的。兵蚁也有雌、雄之分。兵蚁的复眼除少数种类发达外,一般全缺,或退化只留痕迹。

3.若蚁

若蚁指从白蚁卵孵出后至3 龄分化为工蚁兵蚁之前的所有幼蚁。有些种类缺少工蚁,由若蚁代行其职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