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的长期主义之路

 nysd2012 2022-01-20

#每一篇文章,认真读才会更有收获#

01


有个村子,方圆一里内没有水源,极度缺乏饮用水。

村长可犯愁了,该怎么办?这种事得找聪明人才行,于是村长就找这样的两个聪明人,艾德和比尔,并和他们分别签订了送水合同。

合同签完后,艾德就干起来了。

他买了两只大桶,起早贪黑,每天到一里外的湖泊挑水,不到半年就赚到了不少钱,他觉得他能够一直干下去。

但,他的梦想很快落空,因为,消失了半年的比尔突然回来了。

比尔突然的回来,突然的带来了施工队,突然的要在村庄里建造一个送水系统......

这个并不波澜的小故事,揭示了长期主义者核心的思考方式,有如比尔,他总是着眼于用长期观点去思考生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怎样才能够获得长期利益。

图片

这个故事就在《富爸爸穷爸爸》那本书里。

罗伯特·清崎在做生活决策时,会时常问自己:

“我究竟是在修管道还是在运水?”

“我只是拼命地工作还是在聪明的工作?”

两个聪明人,有人是真聪明,艾德是大聪明。

02


来做一个经典的考验人性的选择实验:“一个选择,今天给你100万,另一个选择,一个月后给你110万,你会选择哪个?”

一个是当下的入袋为安,一个是等30天就可以多获得10万元,假如你是一个普通人,你会选哪个?

如果你选择的是第一个,很正常,这是“人性”。

如果你选择的是第二个,你靠的则是“理性”。

人性有弱点,背负着从祖先遗传下来的包袱,所以会短视,棉花糖实验一再证明了人群的绝大部分难以抵抗眼下可见的诱惑,真正做到延迟满足是很有难度的事情。

选择第一个选项,会被视为短视者。

选择第二个选项,似乎就有了那么点长期主义的味道,但还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会问:

“做出这两个选项有没有风险?”

回:“没有风险。”

没有风险的时候,他们会问:

“能不能两个选择我都要?”

你会说,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啊,但这真的只能二选一吗?

其实题目没说,题目只是说有两个选项。

再则说,即便真的只是二选一的选择,那么,我就不能考虑两个选项都要吗?

“那么,我就不能考虑吗?”

03


短期主义也好,长期主义也好,不过都是一种信念。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选择相信某种信念?

比如,选择长期主义,是因为这个选择更加高尚?还是显得更有逼格?

其实不是,归根结底:我们选择相信某种信念,是因为这种信念能够给我们带来利益。

信念也好、主义也好、价值观也好,对于人来说,都无法剥离其工具性,就是这些信念主义价值观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什么。

从这点上来说,为什么我们要选择长期主义?

答案是,因为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利益。

长期主义带来的利益是怎样的?

相比于短期主义所能带来的利益的冒险性、不稳定性、随机性,长期主义所能带来的利益是稳定的、有保证的、有规律可循的。

都是巴菲特是长期价值投资的典范,他一生所做的投资选择不多:

在商学院,我告诉那些学生,如果他们毕业时有人给他们一张打了20个孔的卡,代表他们一生中只有20次投资机会,每当他们作出一项投资决策,孔就会少一个,这样他们会更加珍惜每一个投资机会,并努力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他们也会因此而更加富裕。

图片

毫无疑问,巴菲特是公认顶级聪明的人,我们可以问,“既然他那么聪明,为什么他要放着那么聪明的脑袋不用,不多去做一些投资呢?”

但实际上,他的智力就没有空闲过,他一生在做钻研,他每天都学习,他每天都在鉴别投资机会;不是他不想去多做一些投资,也不是他不想赚更多的钱,真实的原因是,他穷其一生才找到那么几十个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更何况,这些股票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都是稳赚不赔的。

聪明如斯的巴菲特,穷其岁月见识和智慧,也才将将找到几十个可以重仓持有的股票,然而,这世上却有许许多多的人,每天都在买进卖出,搞得好像他们每一个都比巴菲特聪明的样子。

频繁投资,会导致频繁出错。

频繁决策,也难免马失前蹄。

“我们要知道自己有多少的聪明,我们更要知道自己的聪明可以用在多少的选项判断上。”

这就是自知,当我们意识到,正因为一个人的聪明度不足以保证在频繁的选择中不出错,所以我们才会去选择长期主义:既然没有足够智力判断每一个短期的机会,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去找那些可以长期坚持的少数选项就好了。

聪明绝顶如巴菲特都只能选择做了长期主义者,那么不如其聪明之人,以及更不聪明的人,那就更应该去选择长期主义了。

“正因为知道自己不够聪明,所以我会尽量去做一些长期的决定。”

退而求其次,这是一种无奈。

这无奈,不是哀叹。

这无奈,有着清醒自知。

04


“我不知道我的坚持是否有意义?”

这是自我怀疑。

怀疑得好。

因为,如果我告诉你,你所坚持的事情是错的。

那么,你的所有坚持,自然都是毫无意义的。

“我不知道我的努力是否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这是缺失自信。

缺得好。

因为,如果我告诉你,你坚持的方向是错的。

那么,你的努力自然就不可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很多人做事的时候,是不是做着做着,就会突然问自己这两个问题?

当他们陷入到自我怀疑的泥淖中,就很希望解决“陷入自我怀疑怎么办”以及“缺失自信怎么办”的问题,他们把这些当作“课后题”,但老实讲,这些课后题,其实只要课前预习搞得好,极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

张磊说:

对于投资人而言,研究驱动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基本功。

“对于商业来说,一定要找到符合生意属性和价值创造的时间概念。投资之前,是否把时间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新增信息都研究透了?这笔投资能否随着时间的推演而变得更加珍贵?投资决策能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否随着时间的延伸而不断累积新的竞争力?时间是否花在了具有长期积累价值的事情上,是做长期投资的核心关键。”(张磊《价值》)

做决策之前,研究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确保大方向正确。

长期主义并不单纯的长期坚持,而应该是长期坚持一件正确的事情。

我从南方骑自行车到北方上大学,那时候我手里只有一张破地图,而且也是第一次搞这么远的骑行,最为困难的障碍是,我怎么从A点骑到B点,道路七弯八拐的,我到底要走哪一条?

我告诉自己,“向北,只要向北就行。”

确保路线向北,我就上路;道路不通或者道路偏离北方了,我就改道。

“向北就行”,所以我到了。

迷路之上,只要能确保大方向是对的,我们就可以坚定走下去;只要大方向对,你所走的每一步都会越来越靠近目标,有时候可能很缓慢,但知道自己终能到达。

05


有人说,“长期主义就是盯着长远目标,不计较当下的得失。”

“不,我并不觉得,相反,我认为在定下长远目标之后,我要做的正是计较每一个当下的得失。”

“就像骑行中,每次选择即将要走的一段路,我都要去计较到底是不是向北。”

我得去计较,我想要的是“得”,而不是“失”,而不是不在乎。

真正的长期主义,应该是立足当下的,否则就是伪长期主义。

想要做到长期,是需要自身具备一定条件的,比如初创企业,它首先得保证活着,活着就是天,接着才能够谈可持续。

先把手头能赚到的钱先赚了,钱到手再考虑长期的事;只考虑长期,很容易半路饿死。

不要忘记了,所有能够成功坚守长期主义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抛开眼前利益”,或许只是因为他们过了那个“会在乎眼前利益”的阶段,他们已经有足够的条件,以使得他们有能力不被生活所迫。

“短暂的成功靠机会,长期的成功靠积累。”

这句话说明:当短期的机会到来的时候,一定拼命去抓住,大口吃,狠狠吃;当这种机会走了之后,还是要踏踏实实搞长期的积累。

换句话说,长期主义是基本盘不可丢失,但是短期机会也千万要把握住。

相对而言,长期主义更拼的是自己;而短期机会,则是老天赏饭吃。

“老天赏饭你吃不吃?”

“不吃。”

那不好意思,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06


确保大方向正确,是战略。确保决策得以执行,靠战术。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的歼灭战:

只有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破“围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给敌以杀伤,是作为给敌以歼灭的手段而采取的,否则便没有意义。

因给敌以杀伤而给我以消耗,又因给敌以歼灭而给我以补充,这样就不但抵偿了我军的消耗,而且增加了我军的力量。

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

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图片

对于我军来说,那时候敌强我弱,所以我军采取的是歼灭战。

歼灭战,对于普通人来说,亦是最优战术,为什么?因为你是普通人呀。

一个普通人,精力有限,一辈子的成就也很就有限,那么,如果你非要做成点什么,就得学会聚焦精力不可。

如果你是天才,那么请你十门课都考满分。

如果你只是普通人,那么一门课考100分,对于你来说,这远比你10门课都考80分强得多。

考100分是“断其一指”,是歼灭战。

乔布斯说,一个一流工程师顶得上50个二流工程师,让自己精通一个领域,奔着专业去,这是普通人唯有的机会。

07


长期主义是逆人性的。

人类天生会选择阻力最小之路,所以,长期主义是需要抵抗熵增的。

“在任何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的任何事物,必然会从有序到无序”

没有自我约束的情况下,我们人是会偏向于去适应熵增定律,朝着混乱和无序的方向发展,这种方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舒适的。

长期主义,需要对抗人性弱点,对抗短视,对抗诱惑,因为很多能够令到我们成长的事情,都是需要突破舒服区的,不舒服也不自在。

长期主义,需要理性,理性来自于大脑的深度思考,但人的大脑天生并不是为了深度思考而准备的。

是的,坚持长期主义,是一件幸苦的事情。

正因为这是一件辛苦的事,所以这也是一件公平的事,因为每个人对抗起自己的人性来,都会很幸苦,这很公平。

所以,这也是一项工具。

长期主义,它不只是逆你一个人的人性,它是逆所有人的人性。

它是压在我们头顶的锅盖,抵抗不住压力的人,先出局。

在长期主义的道路上,我们的敌人是谁?

其实只有我们自己,因为一旦战胜了我们自己,就等同于战胜了竞争对手。

贝索斯,2011年年报:

“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

什么样的对手最可怕?

能够长期坚定的坚持一件事的人。

08


你是否从内心认可?

这就是绝对的信任,绝对的放心!

他与薪火相处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出头,若是寻常人这么短的时间也最多是交个狗肉朋友,而他在内心中却早已觉得,自己可以把性命悉数交托给薪火!

他对薪火有着毫无保留的信任,因此在跳下山崖时才会第一时间进入生死之间,观想燧皇提升自己的修为实力!

生死之间,考验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两个人间的信任!(小说《人道至尊》)

对于方法也好,理念也好,只有绝对的信任,才能够彻彻底底的施行。

只有毫无保留的信任,才能够将你的信任转化为行动,再让所有的行动变现为最彻底的实力的增长。

“真正的、快速的成长,来自于什么?”

“来自于彻底的执行、来自于对自己方法论的绝对信任。”

这就是巴菲特的重仓投入思想:

“投资者应该只去做那些你认为值得投入大量金钱的事情,如果你不想投入很大,那它就不是一个好项目,那么就不要去做。除了某些套利交易,如果我不打算投入我全部财产的10%,就不会投入哪怕一分钱。因为如果我连10%都不愿投入,就说明那不是一个好项目。”

他重仓投入的不仅是钱,更是信任,他敢于相信自己的判断。

长期主义者一定是乐观主义者,因为他相信未来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并且深信不移;不然,他们就不可能会去向未来“投资”,并重仓于自己的选择。

09


为什么有些人听些闲言碎语,就意志摇摆,而有的人却可以做到坚持己见?

“一个人能够坚信自己的判断,那是因为那个判断后面有着强大的认知。”

意志容易摇摆者,缺乏的正是自己清醒的认知。

若你有自己坚定的认知,又怎会那么容易改弦更张,人云亦云?

有的人知道长期主义好,但是不能坚持下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长期主义的认知不够。

“一个人会相信自己深度的认知,而坚定的认知方可以带来坚决的行动。”

深度认知怎么来?实践和思考。

比如,我们都知道投资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又觉得在没钱的时候,投资这件事和自己无关,觉得投资这种事得等到有钱了再开始……

这种想法是对吗?

有句话说,投资要趁早,为什么投资要趁早?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搞清楚,什么才是投资的长期:投资的长期不是金钱的具体数额,而是长时间积累出来的认知。

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希望有钱之后再投资,因为他们会认为本金要足够大投资才会有可观的回报。

然而事实是,本金大并不必然保证给你带来可观的回报,也有可能是可观赔损。

很多暴发户去投资,结果一败涂地;很多富二代盲目投资,结果败光家产。

因为决定你能否获利的并不单单是本金,更为重要的是时间和认知。

没有足够认知的人,是没有能力掌控甚至没有守住大笔资金的。

这种认知怎么来?

这就需要你从年轻就开始小额投资学习相关知识,学习如何观察一个行业,学会研判大局到细节,学会洞察变化与不变,学会如何避雷......

学会如何正确投资决策,这是一件需要长期学习的事。

所以,没有钱的时候,真正需要去投资的正是积累认知本身。

 #每一篇文章,认真留言证明你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