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丨那个清朝“学渣”的逆袭故事

 雨吻花开 2022-01-20

最近,南航大爆炸的事情

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

两位年轻科研人才的逝去让人痛心

也提醒着我们,即使在国家富强的今天

仍有人,为了让国家科技更进一步

为了不被西方卡脖子,一直在刀尖上跳舞

而那个为中国开启近代科学大门

研发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轮船,军舰

创办第一所科技学校,第一本科学期刊....

中国近代科学的领路人正是——徐寿

图片

1818年,徐寿出生在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但徐寿的父亲徐文标一直坚持“力田读书”的想法

即一边种田,一边读书科举改变命运

这对徐寿来说,既是一个好消息又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他热爱读书

坏消息是:他讨厌科举

图片

彼时的科举是实打实的应试教育

八股孔孟死记硬背,考试文章复制粘贴

徐寿觉得这些八股诗文毫无用处

既不能当饭吃,还对于养家糊口毫无贡献

科举也只考了一次,就放弃了

那徐寿爱读什么书呢?

他将《诗经》《禹贡》里的山川物产标注成表

从《春秋》《水经注》里观察地理变迁

凡是实在有用的杂学偏门,他通通喜欢

这样的徐寿在我们现代人看来

自然有着“经世致用”的前沿思想

但当时,他就是个家长带小孩路过都要指着说

“哎哟,以后长大可不能学他”的反面典型

图片

他学到东西有多杂?

律吕、几何、重学、矿产、汽机、医学...

无一不涉猎,还都学出了名堂

读遍了中国传统书籍,就转向西方科技著作

此间,徐寿还找到了科技同好

华蘅芳,李善兰——两个未来的大数学家

未来江南制造总局的中坚力量

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们,就在这时相遇了

这时的徐寿已经能够自制器械

甚至自己设计实验,得出全新的研究成果

但徐寿的科研能力真正得到施展

还要说到曾国藩得知这位奇人后

将他和华蘅芳等人聘到安庆机械所

图片

彼时正值鸦片战争,洋务兴起

封建官僚们要兴洋务,却不懂洋学问

就把目光投向这群“奇人异士”身上

而徐寿等人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造轮船

当时,中国的海域里外国蒸汽轮船横冲直撞

而中国却仍在用人力和风力为能源的木船

差距之大,一眼可见

可是,中国近代科学基础可以说一穷二白

一无图纸,二无资料,怎么造呢?

动力原理,徐寿可以凭借过硬的机械知识搞清楚

没有图纸?有擅长数学的华蘅芳在

测算、绘图甚至是配置动力都不在话下

没有零件?徐寿自己就是手艺人

动手一个个造出来也未尝不可

就这样,凭借着《博物新编》的一张蒸汽机略图

和对停在长江边上的小轮船一天的观察所得

仅仅三个月,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诞生

四年后,完全国产的中国第一艘蒸汽船启航!

图片

后来,徐寿在江南制造总局又督办两艘国产轮船

同治帝还亲书“天下第一巧匠”赐予徐寿父子

这即体现了上层阶级对徐寿能力的认可

但也暴露了他们始终只把徐寿当做一个“匠人”

比如徐寿曾上书建议朝廷亟办四事:

开煤炼铁,自造大炮,操练水师,翻译西书

却被曾国藩一一驳回

因为身处封建官僚体系的他们

无法接受被区区一个工匠染指国是

也无法察觉这些意见正是文明转型的必经之路

此路不通,徐寿选择走另一条路——

他在江南制造总局专门设立了翻译馆

邀请各路西学人才与西方学者

共同翻译西方化学,蒸汽机方面的书籍

在没有外文字典,连阿拉伯数字都没用上的年代

他们硬是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化学知识

系统性的主要内容翻译成中文

我们初中时每个人都背过的“氢氦锂铍硼”

元素周期表便是由他翻译而成

这么多科学译本该如何用到实处?

徐寿选择开书院,办期刊

他与同仁们在上海创建格致书院

同年创办中国第一本科学技术期刊《格致汇编》

图片

1878年,这本中国期刊上的一篇小论文

却成为中国近代科研向世界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这篇《考证律吕说》正是出自徐寿

他用现代科学实验的方式

否定了延续千年的“管弦结合论”

同时他还发现西方的近代声学启蒙著作

由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丁铎尔所著的《声学》

也犯了这个错误

便在西方学者傅兰雅的帮助下,译作英文

寄送给丁铎尔教授与他探讨

还誊写一封寄往欧洲最权威的科学杂志《Nature》

5个月后,《自然》杂志以《声学在中国》为题

刊登了这篇来自中国的论文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正式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

也是徐寿这位中国的“盗火人”

在倾尽半生不断向西方学习后

第一次作为中国的科学家被世人所看见

图片

晚年,徐寿始终将全部心血倾注于

翻译书籍与科学教育

1884年病逝在上海格致书院

他一生不图功名,不求厚禄

与子孙五人,一共翻译、撰述了

科技著作96部,近千万字

最终,中国近代科技文明的“盗火者”倒下了

却为我们留下了永恒不灭的薪火

中国科研自开端起便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

起步太晚,信息滞后

西方环伺,科技封锁

每一代科研人都披荆斩棘,前赴后继

这一路上不仅是是艰辛,还洒过热血

正是他们的每一个日夜,点滴构建成

国防强大,科技腾飞的祖国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