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有才:科技荒漠中的莫名奇葩

 冬不拉拉 2023-01-26 发布于安徽

图片

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这两顶招牌,够有分量吧?!

设计制造中国第一台发动机;设计制造中国造船史上第一艘轮船;创建中国第一所教授现代科技的学校,创办中国第一种科技期刊——这样的开创性事业,算得上伟大事业吧?

但是,你能说出他的名字吗?

在他的那个时代,天灾人祸不断,战争动乱接踵,绝大多数国人,不要说科技,连自己的母语汉语,也大字不识一个;而他从事的事业,达到的高度,对当时的国人来说,太科幻太脱离国情了!

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畅达、科教兴国的今天,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也根本就说不出来这是谁!

——而让人不得不感慨的是:同时代的官场人物政治权棍,曾国藩、李鸿章、洪秀全等,大众却耳熟能详。

这个生活在150年前大清中国的牛人,他的名字,叫徐寿。

徐寿,出生于1818年,鸦片战争发生时,22岁,死于1884年,甲午战争前10年,活了66岁。他人生的后半段,正是大清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起对外开放大搞洋务运动改开的时代。

徐寿,是出江南才子的江苏无锡人。出生时就已经家境没落,5岁又丧父,靠母亲抚养艰难长大。17岁刚成年时,母亲又去世。

这样的艰难家世,往往会刺激普通的聪明人发奋读书求取功名,以求改变命运扭转家境。而这个后来被证明的高智商聪明人,志向兴趣却不同寻常,他自小对私塾讲授的传统学问,没有多少兴趣,却对各种匠人的手工技艺兴趣盎然,以至于经常逃课,去作坊匠铺,看人家做事,有时一蹲就是半天,不仅看得津津有味,回家还意犹未尽,想尽办法学习模仿。

对于传统读书人来说,这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即使今天,也没有多少人这是正业。虽然读书学习并不困难,但这样心有旁骛,青年徐寿自然科举无望,不是考不上,而是根本就不在意,“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连标示身份的秀才都没考上一个。

而沉浸于各种 “奇技淫巧”的陈寿,属于那种典型的理工发烧男,依靠不断的学习揣摩,自制出了指南针、象限仪等工艺品,尤其是他做出的自鸣钟,精巧绝伦,令人赞叹。

但是,在科举才是正途,公务员才算正经职业的社会环境里,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和制作技艺并不受人待见,这样的聪明伶俐并不被人高看。

但幸好,在他苦苦求索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知己。

有一次,他去县城修一架七弦琴时,结识了人生中十分重要的发烧道友——华蘅芳。这个华蘅芳,也十分有个性,同样不走科举寻常路。徐寿至少还参加了次科举考试,而华蘅芳干脆就连名都不报,一门心思玩数学、搞科研。

两个对文科不来电,却对科学技术一往情深的理工男,虽然年龄相差了15岁,却一见如故,于是两人经常混在一起,共同切磋研讨遇到的疑难——在当时的社会,找到这样志同道合者的几率,比找到红颜知己还渺茫。

1853年,徐寿与华蘅芳结伴同往上海,拜访当时在上海书馆翻译西方科技书籍的李善兰。这次上海之行,对二人爱好事业影响很大。他们不仅大开眼界,还购买到了了许多科技书籍与实验仪器。此后,他们不时前往上海,购书求知。

其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书籍,是《博物新编》,这是西方输入中国的第一本科技百科全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无所不包。这本书相当于他们系统的科技教材,打开了二人全新的科技视野。他们不仅沉溺其中,翻来覆去地阅读抄写;两人还参照书本,在大清中国破天荒地做起了各种科学实验。

为验证子弹飞行轨迹是抛物线,两人在野外展开射击验证。实验后,徐寿画图,华蘅芳执笔,完成了数学论文《抛物线说》——这可是中国第一篇数学论文!

通过把水晶图章磨成三角形,验证了太阳光的七种颜色,把人造彩虹呈现在面前;通过摩擦生电,让小纸人翩翩起舞这些科学小实验,一如魔法的神奇,让围观者们看得目瞪口呆,也让这个怪人的声名远近闻名。

也许徐寿自己也想不到,这些既不能赚钱,也不能做官的学问,纯粹就是个人兴趣爱好的理工知识,在几年后,突然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热门技艺。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开设军械所,研制西方枪械武器。近代兵器制造,需要物理化学知识,文科生性质的传统科举官员,全都摸门不着;过去视为奇技淫巧不务正业的技术人才,一下子成了求之不得的香饽饽;然而,整个当时的中国社会,有这些理工知识的人才,都稀缺如凤毛麟角;

无论你多看重科举资历,现在,你都得不拘一格地打开大门,把这些民间科技牛人请进门。名声在外的徐寿、华蘅芳和他的儿子徐建寅,都被聘请就职,——这又是一项中国第一:中国近代工业的第一批工程师、科技人才。这一年,徐寿已经44岁。

端上了官企铁饭碗,理工男徐寿没有停止探索和折腾。普通的造枪造弹之外,徐寿与华蘅芳,把科技攻关的目标,瞄准了其时的大国重器:蒸汽轮船。

今天的人们看来云淡风轻的小事,在当时,却艰难如登天。当时的中国,连最基本的模具、机床、工具都一无所有,应有尽无。别说轮船,就连一台蒸汽机都造不出来。

蒸汽机的原理,并不复杂,那本打开了徐寿科技视野的《博物新编》,里面就有蒸汽机的图样,这也是他当时唯一能找到的技术参考资料。好在当时的长江里,已经有外国轮船出没,徐寿于是跑到停泊在江边的一艘外国轮船上,四处观摩研究,回来就搞逆向工程,构思设计成图。

数据计算,有华蘅芳这个数学天才。没有螺丝,没有活塞,徐寿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拿着矬子一点点磨造。

3个月后,18628月,在与世界科技近乎隔绝的大清中国,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象征的蒸汽机,被一个曾经社会边缘的中国人制造出炉。

连不苟言笑的曾国藩,闻讯也激动不已:“洋人能做到的事情,咱大清也能做到了!”

有了蒸汽机这个心脏,徐寿和华蘅芳开始着手攻关蒸汽轮船。

最终,历经三年,耗费白银8000两,大清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1865年,在南京首航成功;虽然仅仅重45吨,时速12公里,却毕竟是破天荒地开了先河,中国近代的造船工业,由此起步。

其后,徐寿父子和华蘅芳等,又设计和制造了 '惠吉''操江''测海''澄庆''驭远'等舰船,从而开创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新局面。

上海《字林西报》如此骄傲地昭示大众:“黄鹄号所用材料均由徐氏父子亲自监制,并无一个洋人相助。”

连皇帝都激动了,同治皇帝为此特赐徐寿“天下第一巧匠”牌匾,由此可见,这艘船在当时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虽然此时轮船早已在世界各地穿梭了50多年。

对于船炮枪弹,徐寿也创造了多项发明,他自制成功了镪水棉花药(硝化棉)和汞爆药(即雷汞),这在当时,可是不折不扣的军事工业高科技。

此时的徐寿,虽然没有官方的体面身份,却一样算得上事业有成,名誉地位都不缺了。

难得的是,这个真正睁眼看到了世界科学前沿的智者,虽然已年近50,却并没有沉溺于俗世的功成名就中,他先后谢绝了李鸿章、丁宝祯等洋务官僚高官厚禄的邀请,无视操办经营那些洋务名企的丰厚油水,带着儿子徐建寅,干起了吃力不讨好的基础工作:在江南机器制造局内,专门设立了专门的翻译馆,翻译和传播现代西方科学技术知识。

徐氏父子翻译的西学书籍,高达近800万字。到1884年逝世,徐寿译著的化学书籍和工艺书籍有13部,将当时西方近代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物理化学以及化学实验仪器和方法作了系统介绍。译著的《西艺知新初集》,《西艺知新续集》,介绍了当时的先进工业技术。这些书,被公认是当时最好的科技书籍,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今天学习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那些熟悉的中文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就来自徐寿的首创。即使近代以来对大清充满蔑视的傲慢日本,一看也居然觉得不错,不得不服气地引回日本使用。要知道,在当时不仅没有外文字典,甚至连阿拉伯数字都还没有用上。要把西方的科技术语用中文表达出来,绝不是件简单的事,完全是难题重重的开创性工作。

Nature》,是今天地球科学界依然尊崇的科技前沿杂志,任何一个现代一流学者,也以文章被它发表使用为荣。1878年,徐寿发表了《考证律吕说》,直接推翻了伯努利定律。三年后,这篇论文被翻译成英文,在《Nature》上发表——想不到吧,大清时代,我们居然也能有智者荣登《Nature》!这也是他的一项中国第一。

当时的《Nature》编辑,其实也很惊奇,也表现出难以置信:

(这篇论文)以真正的现代科学矫正了一项古老的定律,这个鲜为人知的事实的证实,竟是来自那么遥远的中国,而且是用那么简单的试验手段和那么原始的器具来实现的,这是非常出奇的。

为了培养现代工业与教育需要的科技人才,1874年,徐寿和傅雅兰等人在上海创建了格致书院。这个书院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家书院,它开设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课目,定期地举办科学讲座,讲课时配有实验表演。是大清我国第一所专门教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校,为近代科学教育开了先河,其历史意义,不言自明!

在格致书院开办的同年,徐寿还创办发行了我国第一种科技期刊一《格致汇编》。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知识。

以徐寿的科学素养,以及对近代工业、近代科学的众多开创性贡献,如果要评选大清中国的科技泰斗,应该说,他是不二人选,实至名归的大清科学界“扛把子”。

有意思的是,在大清时代,这样牛人的官方身份,却一直相当于一名临时工,不过就是官员身边的助手,以匠人的身份协助官员工作而已,连自己的独立身份都没有。

而这样的尴尬,仅仅因为,理工天才没有先学好文科:没有通过那个时代推崇的科举取得功名。

其实,我们也不要去苛责大清社会与大众,即使到今天,军政要人富豪明星之外,我们又熟悉几个科技巨匠学术大家呢?

徐寿的作为与贡献,其实可以告诉我们,100年怎么也撕不掉落后标签、今天也在众多科技领域被卡脖子的我们,实际上并不缺乏聪明人。作为平均智商名列世界前茅的中国人,我们所缺乏的,从来不是人才、不是掌握科技的智慧!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真正缺乏的,究竟是什么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