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少章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2-01-20

区少章,男,19004月出生,广东省南海县九江乡人。7岁始读私塾,17岁起随父亲在家行医。后考取广州医药实学馆免费生读中医,1922年获最优等成绩文凭毕业。1925年到广州方便医院(即现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当中医师,1927年兼任广州市第十甫崇正善堂儿科医席。两年后因父亲去世,家中医务繁忙,遂辞去方便医院医席,在家设诊。

1956年参加广州市传染病院工作,在治疗乙型脑炎、小儿麻痹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于1958年到北京出席全国医务工作者代表大会。1963年调任广州市中医医院儿科医师,直至1987年退休。1978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的称号,1980年批准为中医儿科主任医师,并先后当选为广州市第七、八届人大代表,曾任广东省中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区氏青少年时即随父学医,深得乃父之真传,加上熟读中医经典及各名家的著作,在会诊一些疑难病证时,常常引经据典而给予论证,在用药时又因人因气候而别。他认为根据广州的气候特点,温病学派的理论更为适用,但在用药时又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要师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他用药很少用固定方剂,而多辨证施药,用药虽然平常,但疗效却显著。

他著有《治疗乙型脑炎回忆录》、《治疗麻疹经验》、《治疗小儿肺炎经验》、《治疗腹泻经验》、《小儿发热的辨证与治疗》、《儿科四诊纲要》等及一些医案共十多篇,曾在《新中医》等杂志及院内刊物发表。

一、脾肾两补法治小儿泄泻一例

房某,男,10月龄。

初诊∶19751110日。

主诉及病史病孩泄泻1周,大便蛋花样,初起一天十多次,曾服中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四苓散,后服四君子汤、独参汤;西药曾用呋喃唑酮、庆大霉素、新霉素、静脉补液等药物治疗,无效。现大便一天二十多次,蛋花样或水样,无呕,无发热。入院诊断为婴儿腹泻。

诊查疲乏,面色恍白,闭目露睛,唇色淡白。舌质淡红,脉细无力,指纹红。

辨证脾肾虚泻。

治法脾肾两补。

处方党参9g白术9g茯苓9g赤石脂9g黄芪6g熟附子6g肉豆蔻6g白芍6g炮姜3g陈皮3g炙甘草3g吉林参6g(炖服)1

二诊∶19751111日。病孩服药后精神好转,晚上开始腹泻减少。

处方按上方加乌梅3g、肉桂1g(煸),日1剂,连服两天。

三诊∶19751113日。病孩昨天大便4次,质烂,无蛋花样,小便增多,面色、唇色转红润,精神好转,胃纳明显进步。舌质仍淡红,苔薄,脉软,指纹红。

治法仍需大补脾肾。

处方按上方去肉桂、白芍。日1剂,连服两天。服药后病孩大便一天一两次,便质正常,精神良好。按上法调理善后,于1115日痊愈出院。

【按语】小儿泄泻(现西医诊断为小儿肠炎)初起多为湿热泻,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可治。泄泻时间稍长,则脾胃虚寒,多用四君子汤或理中汤再加收涩药以治;若再不治,泄泻无度。手足不温,闭目露睛,苔薄白,指纹红,脉软无力,乃脾胃虚寒甚,要用附桂理中汤以治;若五更泻,为肾寒泻,宜加入四神丸。

笔者曾治疗脾肾两虚的小儿泄泻多例,均用附桂理中汤加四神丸加减而愈,故录之。

二、清热泻火法治愈颌关节炎一例

蒋某,男,44岁。

初诊∶1975525日。

主诉及病史右侧颌关节疼痛半个月,影响张口活动。近一周来疼痛加剧,右侧颌关节部位肿胀。经某医院诊治,诊断为颌关节炎。经注射及口服抗生素、消炎痛及在颌关节用普鲁卡因作封闭均未见效。

诊查痛苦面容;右侧颌关节稍肿大,有压痛,活动不利。唇色较红,舌质红,苔黄,双脉稍浮数。

辨证阳明、少阳二经之火犯络所致。

治法清热、泻火。

处方丝瓜络12g赤芍9g生石膏12g桑叶9g夏枯草9g竹茹9g甘草3g菊花9g钩藤12g1

上药服1剂后颌关节疼痛减轻。连服药3剂后,颌关节及其附近疼痛消失,张口活动自如,颌关节肿胀消除,病告痊愈。

【按语】颌关节及其附近疼痛,是少阳、阳明二经之火循经犯络所致。少阳胆经脉起眼外角至耳前,又上行至额角。阳明胃经脉也经过颊缘而上耳前,直趋额角,所以二经脉均经过颌关节附近,此二经之火循经犯络则可引起颌关节及其附近部位疼痛。所以治本病以清此二经之火为主。用桑叶、夏枯草、赤芍、钩藤、菊花以清少阳之热,生石膏、竹茹以清阳明之热,更用丝瓜络以清络脉之热。此二经之热邪得清,病者颌关节疼痛也消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