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我们逝去的儿时年画(105)

 王不美 2022-01-20

现在过年,过得不是年,而是平常日子。

说平常,但要啥有啥,不用勒紧裤腰带煎熬着过,不用一个苹果恨不能分成八份,也不用一块水果糖你一半我一半。更无需你的衣服穿完了,我接着穿。只须人在家里头,小手上下网络上这么一划拉,没几天,啥啥送到家门口。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南北,少了好奇,少了苦苦期盼的心劲和幸福感,少了本应七拐八落的担心和希望,明明是人,却像机器一般的麻木,曾经热血沸腾的情怀,如今犹如一潭死水,哐哐砸进几块石头也不一定有一丝波浪。


故乡过年时,对于孩子来说,眼馋花花绿绿的水果糖,好吃好喝的以外,就是眼馋当年风行一时的年画。说起年画就俩字:贼热!

从我懂事起,就不喜欢大胖娃娃类的年画,没意思,除了一身肥肉啥也没有。可能那时候家家一年到头吃不着几片肉,整几张大胖娃娃贴墙上,天天看,感觉不吃肉,好像也胖了不少。

我爹上班挣钱,发了工资交给我娘,凡是家里要花钱的地方,我娘“呸呸”,手沾着唾沫星子数着即将飞走的钱,递给我爹。

快过年了,我爹兜里有钱了,腰杆子挺得笔直,喜气洋洋一趟一趟往供销社(商店)跑。我家离供销社贼近,也就五百多米,因为快过年了,每天供销社一开板(拿掉大门外面的板子) 定要跑那么十几个来回。所以,那脚下的雪也就越踩越硬,越来越滑,打出溜滑就是这么来的。

我爹要去买年画,自然少不了我,我挑的画都是我爱看的。


上边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我记事时,我指挥我爹买的第一张年画。众多花花绿绿的画中,我看中了这一张是因为:这幅画推开了,我对世界好奇的大门,同时给了我太多的联想。

封闭落后的八十年代的故乡小镇,除了几本上学的书有字,凡是带字的课外书真就没有,我常常想,如果小时候,能有个图书馆让我天天过一把看书的瘾,我现在也许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我也不用每天和我爹斗智斗勇,因为管他要几毛钱买小人书,实在是太艰难了。

《南京长江大桥》这张画,完全满足了我对外面的世界的幻想。桥的那一头是我未来要探究的世界。我认识的大桥的样子,见识了大桥下面的火车,大桥上面的汽车,以及人民群众活蹦乱跳的幸福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外面已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电视啥的不知为何物,一家人大眼瞪小眼无所事事,我就会死盯着这幅画畅想,编织着我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是我爹为了省电,强行关灯。也只能黑暗中继续畅游。

当有一天,我终于在南京大桥上游走时,没有感慨,只有隐隐的失落。也许当希望没能实现时,内心描绘的世界和幻想更加光辉灿烂,当它就近在眼前,除了雄壮沧桑,我曾经的五彩幻想,被他毫不留情地一把扑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学习英雄是那个年代的特色,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必定会作为年画每年大张旗鼓地登场。

年画因为红红火火,真的是喜庆之极,英雄人物也是红色经典。


《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我有一丝印象是因为这张剧照实在经典,我现在依然记得其中一句台词:“孩子,你爹不是你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感情整半天没一个是亲的。”这种唱来唱去的样板戏,看着看着会就着音乐,睡得贼拉香。

年前那几天,供销社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全镇的人几乎集中到了,这个让人只要掏钱就能立刻换来快乐的地方。

打酱油的和打白酒的柜台大人最多,北方人做菜喜欢放厚厚的酱油,说实话,那时候酱油为啥那么稀呢,和水差不多,打酱油,打酒的人都是用桶装,少的装十斤,多的二,三十斤,柜台里有几大桶,营业员用酒提子一提一提往酱油瓶子或塑料桶里灌,可想而知,得有多慢,但是等待和彼此紧挨着心连着心,虽然钱是各人花各人的,但过年吃肉换新,大家都高兴,幸福感相当明显。瞅瞅,整得挺带劲吧。

男孩自然喜欢往鞭炮多的地方钻,我就喜欢看小人书和年画,柜台的上边一根细绳,上边挂着各种各样的画,你指着上边的样品画,想要啥画,营业员就从柜台下边给你抽出那张画,用小皮筋一套,就可以夹着回家了。

快过年了,家家必刷墙,雪白的石灰墙面,没干是青色的,只要一干透,我滴个妈,白的耀眼,在白的耀眼墙面折射下,人和物,显得有点埋汰是怎么回事?

整点白面面粉熬成浆糊,顺着墙四周贴上花红柳绿的年画,好家伙,没等吃肉换衣,年味已经是嗷嗷叫着扑面而来了。


看《红色娘子军》那时太小,看不太懂,只是觉得女兵真是飒爽英姿,个个威风无人可挡。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是敬爱的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诗。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大长腿,她们那大长腿能飞能上天入地,那要和敌人干一仗,除了赢没别的。

某天,我路过北京天桥剧场,正好看到大屏幕上打出售这部剧的票,大几百也立刻毫不犹豫地怀了一把旧。如今看和过去看自然心境不同,但点点滴滴的儿时记忆,会随着剧的进展,一页一页地翻腾到眼前。

也罢,大过年的,整些高兴点的罢。



《白毛女》舞剧的经典片段《北风那个吹》这才是真正的伟大艺术作品。平时我只要感觉累,就会翻出这部剧,看个够,看不够。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能够欣赏这种精致,美妙的芭蕾舞剧,真是感谢这部剧的编剧和导演桑弧。

扮演喜儿的茅惠芳,无疑被她演的活灵活现,最令人叫绝的是,用这种高难度的芭蕾舞动作肢体语言来诠释故事情节,简直是精彩之极。

因为爱所以爱,只因太爱,我曾经跟着视频学习跳了几天,看人家跳舞就如轻风细雨似是,如此折腾了几天,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疼的。拉导吧,自己几斤几两不跳不知道,一跳吓一跳。



今非昔比,如今的日子,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好”!好到连幸福是什么味都想不起来了!

或许你也和我一样,开始对大鱼大肉视而不见,但过年也不能不表示呀,下面这杂七杂八的美食送给你,吃么,必需整得开心可口。



别虚掷你的一寸光阴,别去听无聊的话,别在愚昧、平庸和猥琐的事上消磨你的生命,好好过年!

                  长按可关注本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