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比《女心理师》,看专业的家庭心理咨询怎么做?

 新师道 2022-01-20

小明语录

现在想学心理学的朋友很多,可如今心理学被实证主义统治着的。普通本科的心理学,变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了;而重点本科的心理学,其实跟生物学很像。

很多东西要自己出去学,而且各种工作坊贵的要死,更要命的是真才实学的极少。如要成为精神分析师,接受个人治疗,起码2-3年。已经变成一个贵族学科了。


不断有学员让小明老师讲一讲热播电视剧《女心理师》,特别是里面有一些心理咨询的场景。为满足学员的需求,推出系列讲解。


01

初次见面的话术

女心理师电话预约尤娜爸妈来咨询室咨询。

女心理师:尤娜妈妈,您好,是这样的,我跟尤娜的咨询有一定的进展,但可能还需要您的帮助,您看这样方不方便,麻烦您跟孩子的爸爸一起过来找我一下,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尤娜的事情。

尤娜妈妈和爸爸晚上来到咨询室。

女心理师:来的路上很堵车吧?

小明案例话术督导:人本流派的咨询师喜欢用打招呼等热身技术开始一场咨询。上述就是人本的咨询话术范式

02

不能太直接

尤娜妈妈:(穿着高跟鞋在咨询室内来回走动,一边观察着咨询室。咨询师和尤娜爸爸坐在沙发上,尤娜爸爸两只手相对成心形,显得有点局促)哎,贺老师,我时间挺紧的,我们直奔主题吧。

女心理师:是这样的,我想问一下,您跟尤娜爸爸之间的感情状况如何?

小明案例话术督导:咨询师在咨询开始应该说明咨询的基本设置,比如时间等。然后可以和来访者讨论本次咨询目标

从剧情来看,这里咨询师的咨询目标应该是有关孩子的问题,而不应该直接问孩子父母他们的感情问题,否则很容易把当事人吓跑,也容易诱发当事人的防御。

恰当的话术为:孩子现在出现了种种情况,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夫妻的感情问题,想找到与孩子目前问题有关的一些原因,关于这一点你们有什么可以告诉我的吗?或者说,你们怎么看这一点?

尤娜妈妈:(手在包上抓了抓)我吗?(快速走过去坐在爸爸身边)我们感情非常好的,(一只手伸过去抓住尤娜爸爸的一只手)我确实工作很忙,那娜娜爸爸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是他还是会给我,(停顿了一下)给我时不时制造一些惊喜,(脸上带着不自然的笑)学艺术的嘛,都比较浪漫。哦(声调突然提高)前几天刚刚给我送过一大束花(笑出声),我都跟他讲,没有必要的,对吧,(看尤娜爸爸没有反应,很尴尬)我们,我们,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没有必要这样的,学年轻人,何必呢?还挺浪费钱的,(笑声)他就跟我说,说别人有的东西我也应该要有(脸上表情由笑转哭,停顿了一会,声调又变高)那天,玲玲妈妈他们都在的,她还说他老来俏,(声调降下来,带着哭腔)这小美妈妈,轩轩妈妈,(笑出了声,之后又努力憋着尽量不哭出来,低下头,停顿了一会儿)我们离婚了(低沉的声音)

(尤娜爸爸全程坐在沙发上,脸上表情凝重,几乎没有看尤娜妈妈。)

03

拒绝诱导式咨询

周六早上七点钟,贺顿被室友吵醒,第11个电话铃声吵醒,是尤娜妈妈找她。

女心理师:没问题,这很正常,当你主动地想要改变你的现状的时候,其实比你被动地接受我的咨询会更有效果。

尤娜妈妈:是的,贺老师,所以我跟尤娜爸爸也是商量了整个晚上,所以我们两个决定齐心协力地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娜娜彻底好起来,您看您今天有没有时间,我们想十点过来。

女心理师:十点,嗯,没问题,那我们一会儿见好吗?

尤娜妈妈:好的,再见。

咨询室内,尤娜爸、妈坐在三人沙发上,间隔一个人的位置。女心理师坐在单人沙发上。

女心理师:(递给尤娜爸妈一人一份咨询协议)请二位看下这个。

尤娜爸爸:抱歉啊,贺老师,昨天我们临阵退缩了,嗯主要是因为我们两个的事情从来没有对外说过,(右手放在胸前比划了一下)所以一时间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女心理师:没关系的,事发突然,不仅你们没有做好准备,尤娜也没有。之所以昨天会问您二位夫妻感情如何,是因为尤娜在跟我咨询当中,我发现她的行为问题跟你们的亲密关系有关,所以今天我想从你们家庭关系互动当中寻找一下这个原因,可以吗?

尤娜爸爸点头。尤娜妈妈把咨询协议递给咨询师后,把手中的笔扔在桌子上,翘起了二郎腿,左手转动右手上的戒指。

女心理师:那我们现在要开始了。你们二位是什么时候离婚的?尤娜知道吗?

小明案例话术督导:咨询师太早的预设了问题的答案,然后按照预设的答案去做咨询收集资料,这就使得咨询的客观性不足

在心理咨询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咨询师预设答案,然后询问当事人与自己预设答案有关的问题,这种心理咨询其实是诱导式心理咨询

特别是对于受暗示性较高的来访者,几乎会产生迎合式的心理咨询,最后看起来当事人被解决了问题,其实当事人真正的原因从来都没有机会在咨询中被讨论。

恰当的话术如下:你们怎么看孩子的问题,你们觉得可能与什么有关?


04

不能忽略的点

尤娜爸爸: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应该是去年刚上高二没多久,我们就离了。但是因为她马上要高考嘛,所以我们就决定一起瞒着她。

女心理师:为什么是去年这个时间你们离婚的?

尤娜妈妈:因为他要办雕塑展。(回忆两个人因为雕塑展吵架的情形

尤娜爸爸:最后,我们就找了一个大家都空的时间把手续办了。啊,但是我们事先都商量好了,只要孩子高考没有结束,就绝对不会告诉她。

女心理师:尤娜有没有可能已经知道你们离婚了?

尤娜爸爸:不可能,我们还住在一起。连,连床都没分,而且她从来没有问过我们之间的事情

尤娜妈妈:不,贺老师,你的意思是娜娜这几次冲动是因为我们两个人的事情,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她就是因为在学校里面跟小哲那个孩子起了冲突,老师都是亲眼看到的。

女心理师:在你记忆当中,尤娜最早有偏激行为,是在什么时候?

尤娜妈妈陷入沉思,回忆尤娜在便利店偷东西的事。

女心理师:薯片?(尤娜妈妈点头。)如果只是为了一次偷窃行动的游戏感,包装最明显的膨化薯片是最不容易隐藏的,也是最没有价值的选择。你们事后有问过尤娜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小明案例话术督导:这个时候可以问一下孩子的父母,偷窃事件发生的那个时候,家里以及学校还发生了其他什么事情吗?

尤娜爸爸:问了,她就说好玩嘛,也没有想到后果。我,我,我们非常严厉地批评了她。

女心理师:有可能有别的原因。

小明案例话术督导:心理咨询中有一类问题是需要频繁询问的,就是关于感受和评价。这里咨询师可以问一下关于偷窃事件后,孩子被批评后的感受和行为表现。

尤娜妈妈:这没有其他可能性,小孩子吗,就是好奇心重,她都已经说了觉得好玩,而且经过那次之后,她没有再犯过的。再说了,以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三十块钱五包的薯片,不至于的。

咨询师陷入对整个事件的沉思中

05

主动权交给来访者

女心理师:尤娜爸爸,你当时为什么事从机场赶到的公安局?

爸爸:(闪回与妈妈争吵后准备离家被娜娜撞见的情景)娜娜(略显紧张)说:爸,要出门呀?爸爸(有点尴尬地笑了笑):我要去北京出个差。娜娜(眼神有点不知所措):哎呀,我录音笔忘学校了,爸,妈,我去趟学校。

女心理师:不对,她根本就没有出去过。如果从学校回家,再回学校,一般会说“我得回趟学校”,可她说的是:“爸,妈,我得去趟学校”(闪回当时的场景,应该是娜娜晚起准备去学校的时候听到了爸妈的争吵,然后又撞见了爸爸准备离开家,于是谎称自己录音笔忘学校了

爸爸(努力在回忆)妈妈(低垂着头

女心理师:所以这是第一次你们没有分居的冲动,你们之后还有分居过吗?

爸爸:(犹豫,结巴)我,我有打算

女心理师:打算?

爸爸:就是想借出差的借口,出去住几天。

女心理师:所以分居计划有没有成功,对吧?

爸爸:(点头

女心理师:我可以问一下是什么样的原因阻碍了你们的计划吗?(女心理师看向妈妈

妈妈:(闪回那一天的场景)娜娜因为爸爸说要出差几天,把手划破了,然后又发烧生病。

爸爸:我本以为只要瞒着她,她就不会受到伤害。

女心理师:你们夫妻二人的亲密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便你们不说,孩子也能够察觉到。你们现在感到很自责,很愧疚对吗?(妈妈开始哭泣,爸爸很懊恼的样子)其实没关系的,高三的确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夫妻矛盾上升到家庭矛盾,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小明案例话术督导:这里咨询师形容当事人很自责,很愧疚,这就超出了当事人自己的语境,恰当的做法不应该由咨询师去形容来访者的情绪感受,而应该询问当事人,你们怎么看孩子的行为与你们之间的关系?

06

一定的认知教育

妈妈:(很难受,哭着说)你的意思是说这种情况很普遍?

女心理师:是的。高三是一个孩子即将离开自己的家庭而走向独立的一个过程,那么他的家庭关系,只剩下父母两人相对。(妈妈很伤心地看着爸爸)那如果这时,父母的关系不太融洽,(起身去拉窗帘),孩子就会担心当自己走后父母的关系无法维系下去,那这个时候,孩子就很容易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而这些不同表现的背后,都有同一个行为动机,那就是维系家庭关系。

小明案例话术督导:这里心理咨询师做的解释属于认知教育的范畴,一般认知流派会使用这样的解释。

07

来访者赋义

爸爸:(流泪)你是说,她为了不让我们分开才变成这样的?

女心理师:我想在你们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爸爸略微点头)剩下的时间(拉严窗帘)我们来做一个测试吧。

拿出一盒有五种颜色火柴的盒子)这盒火柴里面,红色是尤娜,黄色是妈妈,蓝色是爸爸,绿色是朋友或者同事,白色是亲人。

我想请二位回忆一下,在这两年当中,你们印象最深的五次争吵起因是什么?都与谁有关?妈妈先来?

妈妈(看了爸爸一眼):娜娜文理分科。

爸爸:娜娜逃课去参加歌唱比赛。

妈妈:娜娜要买手机。

爸爸:(拿起一根白色的火柴)我妈(犹豫了片刻又放了回去,拿起红色的火柴)我妈偷偷给娜娜买了手机!

妈妈:娜娜要学播音主持。

女心理师:很好!那我们现在重新做一次这个测试。这次爸爸妈妈分别选择,你们想一下,在这五件争吵的事情当中,哪一件让你们会觉得非常地伤心?或者重伤你们的事情是什么?与谁相关?好吗?

妈妈选了蓝色。

爸爸选黄色(闪回争吵情景)。

妈妈选了四根蓝色,爸爸选了四根黄色,最后爸爸选了一根蓝色(妈妈哭出声)

女心理师:尤娜妈妈,在您提到不支持尤娜去学习艺术的原因当中,我感受到了你对爸爸的不满,而当尤娜不顾你的反对,执意选择了去学习艺术的时候,你的感受是很难过,很孤独,甚至有一种被抛弃(妈妈继续哭),被孤立的感觉(爸爸开始流泪)。

你们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很大的问题,也许妈妈想要沟通,但是会发现,方式不恰当;而爸爸想要努力,可又觉得,沟通会让你有挫败感,想要逃避。

你们两个有没有发现,在你们的潜意识之中,唯一一致的目标就是尤娜,所以尤娜总是主动或者被动地卷入到你们的矛盾当中。

这就导致了孩子对自我价值的不确定,她会认为是她的原因,导致你们的婚姻失败,还会让她误认为,只有当她出现问题的时候,你们两个人才会齐心协力地在一起。

小明案例话术督导:咨询师上面使用的是解释分析的技术。在解释和分析中,存在太多的咨询师赋义,而不是当事人赋义。

上面针对当事人的解释和分析,最好由当事人自己说出来才较为客观。

一般在现代的心理咨询技术中,咨询师会更少的使用解释和分析,更多的使用澄清。

即使做解释和分析一般也是在咨询的最后结束时才会根据当事人说出来的材料进行总结

08

如何从菜鸟变成高手

妈妈(哭着说):对不起,我,我真的没有想到我会给娜娜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对不起……

女心理师:最后,我想请你们二位依次点燃这五根红色的火柴,我们今天的咨询,到这里就结束了。(关灯

爸爸(闪回娜娜切猕猴桃受伤的场景,闪回娜娜下课后奔回家看到爸爸的衣物不在

妈妈(点燃最后一根,闪回娜娜跳下去的场景

女心理师:她以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留住爸爸,才能保住这个家。

小明案例话术督导:这里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干预
使用干预一般是在当事人自己无法自己赋义,或者当事人作出了错误的赋义,或者当事人过于虚弱等情况下,才会对当事人进行一定的干预,在心理咨询中,干预用的越少越好。
而咨询师说出的关于孩子的心理想法是出于咨询师的猜测,而不是孩子自己说出的材料。
心理咨询中所有的答案都应该出自当事人自己的材料而不要做心理咨询做出算命的模式。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偏激行为,是否完全由于孩子父母离婚所造成,我们没有看到孩子自己的说法,整个案例都是由女心理师进行预设,然后围绕预设展开资料收集,再通过诱导式的语言和干预技术,成功的把心理咨询做成了咨询师想要的答案,这和刑讯逼供有异曲同工之妙。

咨询师从武断的分析猜测模式,转向澄清,向来访者要答案的模式,代表着咨询师从菜鸟走向专业。

//
《女心理师》系列讲解已推出:


干货!对比《女心理师》,看看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到底怎么做
干货!对比《女心理师》,看专业的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如何做?
让专业人士告诉你《女心理师》的不专业,真正在哪里?
《女心理师》热播,你会找杨紫做你的心理咨询师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