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的第一内容——新年学新法家长直播课之六

 新父母在线 2022-01-21

编者按:《家庭教育促进法》既是我国第一部家庭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又是一部很好的育儿资料。这部法律都包含哪些育儿经典,如何更好的贯彻执行好这部法律,华大新父母教育研究院专门对这部法律进行解读,以便我国公民更好的落实这部法律。今天晚上党教授主要给我们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家庭教育的第一内容。这次新年学新法家长直播课,我们一共安排七期,今晚是第六期:家庭教育的第一内容。

.了解家庭教育的内容

现在的孩子离开父母,是很难成才的。60年代70年代 ,靠孩子自觉学习,就可以成才。00后的孩子,得靠家庭,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同时,家长也要自我教育,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现在的孩子都很厉害,有的比家长知道的都多,可以返过来教家长,所以家长一定要自我教育,加强学习。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 家庭责任 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

(一)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二)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尊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五)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六)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这六点内容,从不同方面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的第一内容

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是家庭教育的第一内容。一点包含三层意思:

1. 做到五爱

去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定要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五爱不是抽象的,应该是具体的。爱党通过党史学习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真切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没有强大的中国,从而从心底深处真正爱中国共产党;爱国就是爱伟大的祖国,爱中国;爱人民包括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同一个城市生活的市民;爱集体就是要爱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学校,爱社会这个大家庭;爱社会主义就是爱我们国家这个国体,特别是当今世界新冠疫情肆虐的时代,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取得了抗疫伟大胜利,使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保护了我国公民的身体健康,体现了社会主义无比优越性。

2.国家统一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虽有所不同,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

3.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高考连续五年考家国情怀,什么是家国情怀?中华传统历来就是家国一体,家国天下。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一体,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国是家的宝藏,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家要爱,国家也要爱,爱家爱国是一致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就不爱,连自己的父母及家人就不爱,肯定谈不上爱国,爱国应该是具体的,爱国旗、爱国徽、爱首都、爱天安门、爱单位、爱家庭,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爱国爱家是一致的,当二者冲突时,国家利益要放第一位,岳飞精忠报国很好的诠释了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怎样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优秀学校特别重视家国情怀培养,华师一附中很重视培养孩子家国情怀,一旦孩子具备家国情怀,孩子学习动力就不一样,学习动力、奋斗激情是点燃孩子内心向上的关键,一个人没有家国情怀,只有自己的自私自利,肯定发展不好。

.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我给六点建议:

1.爱国三问

这是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提出的,现在用一样不过时。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三问,一定要让孩子认认真真的回答。家国情怀的培养,首先要培养一个人的自信,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要为国家强大付出自己的一切,每个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是息息相连的,要让孩子真正明白,我们中国好,家才能好。

2.学习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任何民族和国家如果没有英雄人物所代表的价值追求,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和前进力量。中国历朝历代拥有一个又一个英雄,生活在英雄的国度里,一定要让孩子学习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精神,把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播种到孩子心灵。从古至今,孩子知道的英雄有多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定要让孩子胸怀国家,心中有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涌现出很多的爱国英雄,怎样学习英雄,就在历史书中,多读历史书,变成大智慧的人。历史里面有大智慧,有社会发展规律,里面闪耀着一个又一个英雄。司马迁《史记》里面有很多英雄,近现代历史英雄更多,幼儿园小学要让孩子读《上下五千年》,一定要读,里面有很多英雄人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涌现的英雄更多。更要让孩子知道,英雄就在身边,疫情防控时的钟南山、张伯礼是英雄,所有投身抗疫的医生、护士也是英雄,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同样是英雄,正是由于这些英雄舍小家顾大家,我们才取得了武汉抗疫狙击战的胜利

3.挂上地图

爱国从挂上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开始,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挂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高中生也有用。有的家长感觉挂上中国地图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挂上世界地图呢?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挂上世界地图,孩子才能知道中国在世界的哪个位置,我们反复强调要挂上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就是为了让孩子胸怀中国,放眼世界,培养孩子的大格局、大视野。中国地图最直观告诉孩子中国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家乡在什么地方?自己生活在哪个城市,国家的首都在哪里?名山大川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找一找。我们观察发现,两图一板就是学霸的学习基地,挂上地图之后,家长一定要学会引导,这样孩子才能爱上学习

4.教育孩子热爱家乡

爱国是具体的,爱中国,爱中国什么,由家到故乡,由故乡到自己生活的城市,再由城市到国家。为什么爱家,家里有最亲的人,家也是具体的,家是最小的地方。故乡里有我们的乡里乡亲,城市里有我们的市民,老师、同学、朋友,一个城市居住的市民。热爱家乡不是虚的,空洞的。

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一点要重点给孩子说,问孩子为什么读书?为谁而读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什么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必须树立孩子正确的读书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读书观。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时期,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我们已经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我们的国家要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这一目标如何实现,要靠我们孩子去实现。过去读书是为了吃饱肚子,为了跳出龙门,找到一个铁饭碗,改变自己的命运去读书。现在的孩子什么也不缺了,吃得饱、穿的暖,为什么还要读书?这一点一定要给孩子讲清楚,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要让国家更强大,民族去腾飞,孩子视野必须开阔、眼界一定高远,这样孩子的学习动力就不一样,许多优秀学校都是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去培养孩子。

6.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一定要让孩子了解民生,知道乡情,知道自己生活的城市,了解国情。就要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让孩子既要了解家事,更要了解国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提倡的做没有围墙的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家,走出校门,到社会一线,到基层去走一走,看一看,乡村孩子可以到城市走一走,城市孩子可以到乡村看一看,看看祖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自己的家国情怀。华师一附中开展的阳光义卖徒步拉练,班级组织孩子到工厂、车间、医院、敬老院,聋哑学校,亲自感受社会,体会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家长也要带孩子在社区多参加义务劳动,志愿者活动,特别是疫情期间,需要大量志愿者,家长多参加,给孩子做榜样,带孩子参加到社会生活中去,让孩子真正认识社会,了解国事,了解过去、现在、将来的国家是什么样子。家长一定要重视,从小抓起,越早越好,一定要知道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学成之后,要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互动时间:

1.小孩发脾气怎么办?

家长先读父母规,坚持朗读一百天,家长改变了,孩子自然也就改变了。

2.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这个问题,家长问的比较多,准备进行一期直播课,解决这个问题。

3.孩子背诵慢怎么办?

让孩子大声朗读,不掉字,不漏字,准确读出来,读的要快,越快越好。孩子如果不愿意大声朗读,家长一定要带头大声朗读,给孩子做好榜样。

4.孩子要买手机怎么办?

看孩子多大了,幼儿园、小学阶段绝对不可以,初中高中比较自律的孩子可以,但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督管理,防止孩子沉迷游戏。

5.九年级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怎么办?

家长一定要找原因呀,只有找到原因,我们才好解决呀。

跟着新父母,学做好父母,建设好家庭,培养好孩子;跟着新父母,学做好父母,要做好父母,先读父母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