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底最重要的一顿饭,吃的人却心慌慌?

 茶香飘万里 2022-01-21


文章图片1

今天是腊月十六,对于泉州、厦门、漳州、中国台湾等地的老百姓而言,是重要的“尾牙宴”召开的日子。

尾牙宴是如今公司年会的前身,起源于古代的“牙祭”风俗,指的是“年尾最后一次牙祭”。它是过年前老板最后一次和员工一起吃饭,也是员工们一年一度见“无情鸡”(鸡头指谁谁就走人)的时刻。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尾牙的“牙”,最早指的是古代军帐前的大旗之简称。如果细分的话,可专指用来祭拜的“牙旗”。古代大军出征之前,依例要祭拜牙旗,保佑战事顺利,所以有“旗开得胜”之语。

文章图片4

中兴瑞应图中的宋军兵营,插满了牙旗

逐渐地,所有的官衙也开始祭旗。所谓“心到神知,上供人吃”,祭旗之后的祭品在传统中华文化中一直都是最洁净的食物,因此也就分发给了衙门的差人们吃,即“先祭后飨”。

文章图片5

肚里的油水就靠这牙祭肉了

祭旗的时间逐渐形成定例,定为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祭完旗这顿饭,也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打牙祭”。打牙祭有时也会叫做“开开荤”,就是因为军队士兵和衙门差人平时吃不到肉,只有每个月这两顿牙祭才能吃上肉。

文章图片6

牙祭肉也会给乡里的秀才吃,苏轼在儋州就吃过

这一风俗自然在不久后也流入民间,《儒林外史》中的秦老说过:“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说明牙祭的风俗在清代已经流入江南的民间。商铺自然不祭旗,改为祭拜土地神,以此祈求生意顺利。

至于为什么这一风俗现在变成了“闽台风俗”,主要还是因为一月两祭对百姓的负担不小,在遇到时局动荡、饥荒时便难以为继。

闽商自清代至今,经商范围不局限于本地,而是遍布全球。因此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有一批闽商有能力也有意愿继续延续这种风俗,于是牙祭就从一个全国性风俗变成了地方性风俗。

文章图片7

厦门仙岳山土地庙,头牙是土地爷的生日

在一年的所有牙祭里,闽商挑出了3次作为重点,称作“三大牙”。分别是农历二月初二“头牙”、六月十六“半年牙”, 和本文所说的腊月十六“尾牙”。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自然有能力重拾一些传统风俗。“尾牙”作为一整年牙祭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场,就演化成了“公司年会”。所以说尾牙其实经历了一个从“中原传到闽南,又从闽南回到中原”的过程,也算是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重塑了。

文章图片8

传统的尾牙宴先祭后飨,美食自然有定数。一般是十二道,其中最主要的是“三牲五果”,再加上一些有好寓意的菜。

01 | 鱼

文章图片9

与中原文化的三牲“猪、牛、羊”不同,闽南的三牲因地制宜选择了“鱼、猪、鸡”。

鱼寓意“年年有余”,除了鳗鱼这类“长得不像鱼”的,大部分鱼都可以。家常选鲈鱼、黄花鱼等,酒店用老虎斑、龙胆鱼等。做法以清蒸、“酱油水”两种做法为主。

酱油水除了字面上的酱油和水,还有耗油、豆豉、葱头油、干葱头等不同调料,每家都有自己独有的调配。酱油水与清蒸都对鱼的新鲜程度有很高的要求,也是在变相展现今年过得很好。

02 | 猪

文章图片10

猪寓意“六畜兴旺”,是有钱的象征。猪肉的做法就自由得多了,既可以做成红烧肉这种镇桌的大菜,也可以做成五香卷这样的闽南特色小吃。

在中国台湾地区,尾牙一定要吃的猪肉料理是“刈包”。虽然“刈”这个字在字典上的读音只有“yì”一个读音。但吃刈包的地区各有各的叫法,中国台湾叫“guà包”。

点击视频看刈包的做法

刈包也叫割包,因为中间割了一刀用来夹上一大块卤五花肉,配上卤汁、香菜、花生粉等。外皮松松软软,介于馒头与蛋糕之间。内馅不仅有卤肉的鲜甜,还有花生粉的香气。

中间的五花肉一定要厚,这样刈包就像是皮夹子夹住了厚厚的钞票。又像是老虎咬住了猪肉,因此又有了“虎咬猪”的别称,同时谐音“福咬住”,真是点满了新年属性。

03 | 鸡

文章图片11

文|芋头

图|戴踏踏、陈晃瓜

部分图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