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马上就要到了,今天画事君给大家带来一组非常应景又有趣儿的虎年的画儿。 虎虽是伤人的猛兽,在在中国人的感情中,却是一个瑞兽,虎虎生威,虎头虎脑,和虎有关的词儿,基本上都是好词儿,而坏词儿都被狼和狐狸承包了。 传统绘画中的虎,多以写实方法呈现,四足而行,或虎啸,或警醒,比如画虎的张善孖,不能不说是栩栩如生,但却时代气息太过浓厚,仿佛是挂上了九十年代的生肖挂历。 而今天带来的这组,是来自北京画院职业画家李凤龙老师画的虎。 在发给我图片之前,我对传统水墨中画虎这个题材是不太看好的,要是画成张善孖那样,那可不太好挂。 但是看了图片以后,非常惊喜。通篇朱砂色却不浓艳,因为加入了金石古拓的元素,使得画面喜庆而不失古雅,而刻板印象的老虎,也在这里和金石拓印互动,解锁了更多姿势,有持莲者,有点睛者,有虎兔相逢者,亦有嬉戏玩耍,拜观砖拓者。身姿生动,活泼可爱。 看到实物后,更是惊艳,那一笔一笔细细勾勒的毛发,仿佛能从画纸中生长出来,而老虎的动态,平添几分萌感,却不是把虎画成猫而刻意形成的廉价萌感。整个画面实际尺寸看起来,比手机里的图片更有感染力,也更适合现代家居。 过年了,带一幅艺术品回家,或者自己悬挂欣赏,或者送给属虎的孩子,亲朋,好友,都是一件视觉享受精神享受的美事。更何况李凤龙老师的艺术事业正在冉冉上升的途中,各种展览和宣传都在进行,也许无心插柳,反而成了大树呢。 艺 术 家 简 介 李 凤 龙 一九七零年生 湖南长沙人 号不远复斋 北京画院专业画家 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出版 《卅六记 · 李凤龙中国画图录-壹》 《蜗古集 · 李凤龙中国画图录-貳》 《习篆初阶》 《不远复斋印存》 《不远复斋古玺印辑存》 展 品 欣 赏 画虎祈福,谋皮谋毛。 祈年寅春,既雕既琢。 福兮春兮,亦真亦幻。 惟心之系,乃家乃国。 作品名称:《丝路谒古》 尺寸:65*28cm 作品名称:《强子孙》 尺寸:54*26 作品名称:《嘉阳会古》 尺寸:66*40 作品名称:《持莲问答》 尺寸:50*28cm 金石拓本博古画在艺术史上的发展,真正开始于清代,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曾盛极一时,如以海派画家为代表的作品,但却象是昙花一现,此后画坛较少再现。 李凤龙创作的金石器物与动物(虎、鼠等)、花卉(梅花、荷花)、人物等相结合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金石器物,或直接是原传拓本,或是以笔墨(彩墨)绘,绘画形象则或工或写,或艳丽或疏淡,而特别是在金石器物与绘画相互间的“形与形”、“形和意”上的独特构思和组织安排,使得这些金石拓本博古画,除了具有金石气息、传统笔墨韵味外,透露出其在金石拓本博古画中的探索和创新。 作品名称:《文殊屏赞》 尺寸:46*29cm 作品名:《南来祥瑞》 尺寸:58*32cm 作品名称:《点睛图》 尺寸:52*27cm
如有购买意向, 请加画事君微信咨询 除了作品真迹 这次还给大家带来了专门制作的 《九福图》木板水印 也是年味十足! 汉·佚名诗《春阳》句:惟春之祺。《汉书·礼乐志》注 : “ 福也。” 辛丑腊月 李凤龙于京华 九福图(原作) 此次所用底纸,为金宣堂宣纸厂生产的星月牌古法四尺玉版净皮宣。纸笺加工,乃委托风和堂郑智源纸笺工坊,以板栗壳和槐米纯植物色为染料,无添加任何化学染剂,颜色纯正,色彩自然,固色持久。再施以明胶、金箔。历经染色、施胶、洒金、阴干、熨平、砑磨等工序,成此纸笺。 纸笺底纸:古法玉版净皮宣 纸笺染料:槐米、板栗壳等 施胶 洒金所用 98纯金箔 洒金 纸笺自然阴干 手工砑磨 此次雕版倩金陵王来斯先生完成,纯手工雕刻,以刀作笔,纤毫毕露,真能手也。 手工刻版 成版展示 印刷环节乃延请北京沐版社韩宁先生。韩宁先生自2013年起潜心研习中国传统雕版水印技艺,2016年成立沐版社版画工作室,一直致力于传统木版水印的艺术应用和文化传播,近些年做出了很多有口皆碑的笺纸和版画作品。 上颜料 刷印过程 画面刷印效果展示 款字刷印 成品裁切 凤龙老师查看版画成品 成品展示 凤龙老师手写版号 菱形 正方形 两款版式设计稿 菱形 正方形 两款作品配红色鋁合金框示意图 桐木盒包装 作品外包装萌虎骑缝贴 作者:刘芳如、何炎泉、邱士华、浦莉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