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8篇:读文有思∣要注重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01-21

要注重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了许昌良老师发表在《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1年第6期的论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这篇文章是专门阐述元认知能力培养的。我在不同的著作和论文中读到过“元认知能力”的相关内容,但理解与把握得很不透彻,只是模糊地知道其大致含义。这篇文章的最大价值在于将阅读能力与元认知能力进行了有机融合,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几条路径。

首先,作者对元认知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凡是带“元”的都有“本原”之含义,例如当代文学有马原的“元小说”,指的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即作家经常跳出来阐述该小说创作的过程。“元认知”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H.弗拉维尔提出来的概念,其他学者进行了完善。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元认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一是对认知的调节。“认知”本身是一种心理现象,对这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就会形成有关认知的知识,布卢姆、安德森就提出了“元认知知识”的概念。而认知本身也需要管理、监控的,这就是认知的调节。我们经常听到的“元认知策略”,主要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多样化的学习和工作任务,自觉主动地建立目标和反馈回路,这个过程包括有效规划、协作与体验、监控、有效评价与调节等”。这实际上是对元认知的分类,这也是我阅读本文后在知识方面的积累与收获。分类意味着对一个概念认识的深化,能够对元认知进行分类,说明对元认知的认识已经到了一定的深度。我过去对“元认知”的理解是很模糊的,以为只有管理和监控自己的认知才是元认知,这篇文章也更新了我对此的认识。

其次,元认知策略或能力,是适合于多个领域、多个学科的一般策略或能力。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究竟如何体现呢?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情感投入行为,更是认知行为。对作品中文字、词汇、形象、手法、主题等理解,离不开认知层面的参与。那么,阅读过程中也是存在元认知策略与能力的。这其实也是本文立论的基点,而作者也根据对元认知策略的分类,将具体的元认知行为应用于阅读教学中,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

一是引导学生积极感受语言形式,培养规划策略。在作者看来,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极感受,汲取人类文化的营养,将字、词、句及其表现形式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大量的言语形式的建构,使之具有个体化的印记,成为主体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体现了对学习的“规划”。我个人认为,元认知策略中的“规划策略”,应该是读者阅读某个作品之前的心理计划,例如计划用多长时间读完、读到何种程度、读懂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读该作品等。教师执教余光中的《乡愁》,从“规划策略”的角度讲,应该是制定出认知目标,要达到“通过阅读理解把握'乡愁’”“作者余光中如何表现乡愁”等,然后内心会筹划时间和阅读方式,包括用默读形式还是朗读形式等等。这些内容是存在于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层面的,是对阅读中认知行为的规划。

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对话能力,培养协作与体验策略。作者切入元认知策略中的“协作与体验策略”,主要是从对话的角度,即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既然是对话,那就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既然存在某种“关系”,就一定会有协作行为。我想,从元认知的角度看,“协作与体验”更多地应侧重于认知行为或认知过程中存在的现象,不仅仅是读者与文本、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协作。具体到“体验”,作者将其理解为“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个定位是比较准确的。这是不是也说明,元认知不仅仅是认知行为,同时也包含着认知主体的情感活动呢?

三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与意义,发展自我监控策略。这一条也是我过去对“元认知”的主要理解。作者认为,学生关注深度学习的元认知策略与方法,诸如建立发展的心态,确定和监控学习目标、面对困难坚持的毅力,将会获得更加持久的学习效果。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这确实是元认知策略的主要体现。但是从阅读教学的层面看,“自我监控策略”主要表现在对自己阅读行为的管理。例如读完一段话后,在心里问自己“读懂了吗”,这就是一种监控。如果读懂了,可以继续往下读;如果没有读懂,就要采取其他方式,可以回看,可以跳读。读懂一篇课文后,对“自己是如何读懂这篇课文的”进行总结,提炼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这就是更为有效的元认知策略。当阅读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时,要及时收回注意,这也是一种监控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运用这种策略,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认知经验和认知成果进行总结,形成一般的阅读策略。

四是引导学生积极辨识与自我改进,发展评价与调节策略。从阅读的角度看,元认知策略中的“评价策略”主要针对“读得怎么样”“读完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后有什么收获”或者是“对本次阅读是否满意”等,也就是说评价的对象应该是阅读认知过程本身。这其实也是阅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这种评价可以改进和促进阅读。作者引用的某教师执教《老王》的课例,着眼点在于语文学习,而不在于阅读行为本身。那么他所说的“评价”主要就是对文本内容尤其是杨绛的形象进行评价,而不是对学生阅读本身进行评价。

总之,这篇有关元认知策略的论文,给我提供了一个分析阅读过程的视角。我写这篇随笔时所思考的“元认知”和论文作者说的“元认知”并不完全等同。作者说的是语文学习中宏观的元认知策略,而我思考的则是作为认知过程的阅读行为本身的“元认知策略”。这也是这篇文章给我的最大启发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