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世纪北部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上)

 天童老僧 2022-01-21

一起捋一遍美术史,仅以《詹森美术史》做参考书,做笔记读透书

图片

一、概况:

16世纪是意大利半岛北部的地区也遭遇了与传统的决裂。除了宗教改革的挑战以及文艺复兴种种新的文化表现形式之外,北部欧洲的中央集权国家法国、英格兰、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利日益增长。

受宗教改革的造成的结果就是使得先前欧洲宗教统一的局面分崩离析,信奉天主教与新教地区的对抗激烈。法国和西班牙仍然信奉天主教,而德意志、英格兰、尼德兰地区则因新教纷争陷入混乱。激进的改革派谴责天主教中的宗教圣象与圣物传统,发动了圣像破坏运动。这种形势下,艺术家不得不为自己的事业寻找新的出路开拓新的市场,为了在开放市场上竞争,他们开始专攻某一特定的主题与题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也对北部欧洲的艺术家带来挑战,他们吸收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的构图、人物类型化以及仿古。

各国宫廷发现意大利的风格对于宣扬他们的权力特别有效,于是也修建豪华宫殿。

信奉天主教的统治者常常运用意大利化的艺术形式宣誓信仰。

二、发展情况:

(一)法国:偏好意大利形式的宫廷趣味

法国是当时移植意大利艺术观念的沃土。

1、城堡与宫殿:意大利建筑的变体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城堡以往的防御功能逐渐淡化,成为了享受乡村生活的宫殿。意大利建筑设计思想在众多新建的城堡式建筑中产生了影响。最早的实例就是卢瓦尔河谷的香堡

枫丹白露宫:是意大利建筑的法国变体。

图片

卢浮宫:卢浮宫的建筑设计展现了传统法国城堡与意大利宫殿的真正融合:层层叠加的古典柱式、山墙式窗框以及底层的连拱廊都是意大利样式.而三座突出的角楼取代了城堡中的塔楼,这种布局也打破了建筑立面的连续性。陡峭的屋顶也是法国样式,对垂直感的强调和狭长的窗户与水平元素形成鲜明对照。

2、城堡内部的艺术:

法国国王虽然在当时表现出对于意大利艺术的青睐,但是某些宫廷人士仍在继续定制中世纪风格的作品,法国贵族仍然在定制奢侈的手工日课经以及其他彩绘饰书籍玻璃窗与挂毯仍然是重要的艺术门类。上层人士的住宅里常常挂满一组组织毯,题材通常是世俗或寓意性的。挂毯制造业在当时的法国和尼德兰地区都是重要的行业。

图片

《猎取独角兽》

3、枫丹白露派:

弗朗西斯一世招募了许多意大利的艺术家,同本土艺术家一起装饰枫丹白露宫,他们大部分属于风格主义的艺术家,一起开创了枫丹白露派。

普里马蒂乔:枫丹白露宫的总设计师,绘画风格上有明显的帕米尔贾尼诺的影子,人体被巧妙拉长。一件现存的作品中,表现的是阿派里斯绘制亚历山大诱拐康巴斯白的场景,场景中色情与暴力混合,这种表现方式对于普利马蒂乔服务的廷臣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图片

4、圣德尼修院教堂的皇家陵墓:

雕塑家热尔曼·皮隆:借鉴了枫丹白露派的优雅,同时也融合了古典雕塑、哥特式传统与米开朗基罗的影响。他主要从事陵墓雕塑,代表作是《亨利二世与凯瑟琳·徳·美第奇之墓》。普利马蒂乔设计的建筑框架,皮隆则是雕像的制作者,雕像中的主要形象就是死者。

对照遗体雕刻是14世纪以来哥特式墓葬艺术的典型特征,它一直延续到16世纪并形成了一种潮流。死者卧像表达的是肉体昙花一现的观念,通常表现尸体进入腐烂阶段的状况。

跪坐像表现的是死者夫妇生前的面容,卧像则没有表现肉体的腐烂,而是表现理想化的裸体。

图片

图片

(二)西班牙:控制全球的权力与正教

16世纪早期,若干历史事件汇集在一起,使得西班牙成为欧洲政治大国。

1、建筑:埃斯科里亚尔宫

西班牙国王菲利普收集了大量意大利与佛兰德斯的艺术作品,并为自己的藏品修建了埃斯科里亚尔宫来存放。

图片

2、埃尔·格列柯在托莱多:吸收了提乔与丁托列托的艺术风格,并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意大利风格主义的艺术也并不陌生,后前往西班度过余生。格列柯的绘画汲取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源泉.展示出高贵的情感主义倾向他的作品似乎是对神秘主义的冋应。

代表作:《奥尔伽兹伯爵的葬礼》这是一幅教堂的定制件,作品强调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立场,即获得救赎需要勤恳工作,圣徒是人世与天堂间的联系人。

尽管画中葬礼的原型在几百年前,但格列柯却把它当做一个当代事件来表现。

图片

(三)中部欧洲:宗教改革与艺术

1、概况:

当法国、西班牙等各国在坚定的信仰天主教时,欧洲其他地区的宗教与艺术状况却更加复杂。

宗教改革在这些地区的表现:

1517年10月.前奥古斯丁会修士、时任维滕贝格大学神学教授的马丁·路德对当时的神学和天主教会制度发起了公开挑战,发布了《95条论纲》缴文,他宣称《圣经》与自然理性是宗教权威的唯一基础,教廷与圣徒的介入对救赎毫无必要。这意味着,宗教权威将从教皇手中转移到每位信徒个人的良心之中。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欧洲天主教徒的认同,最终激起了政治冲突与战争,德意志北部许多地区皈依了新教。

瑞士牧师乌尔里希·茨温利试图通过强调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宗教文献和布道追求宗教的本质。对于各种视觉艺术加以抨击。

日内瓦的约翰·加尔文在16世纪中期才新教信条条理化,他所主张的建立在逐字逐句阅读《圣经》基础之上道德生活的设想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教信仰的传播引发了长达几十年的暴力。最终在1555年宣告终结,德意志各个独立地区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此举深化了改革信仰在该地区的传播,但同时也加剧了政治分裂。

艺术领域艺术家开始在开放市场中专攻新的风格与题材。

人文主义与印刷术也在宗教改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新教对于原始文本的而尊重激发了许多学者参与此类的写作。印刷机通过印刷新教教义与讽刺天主教教士的图像促进了新教的传播。

2、格吕内瓦尔徳的《伊森海姆祭坛画》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欧洲德语地区都皈依了新教,新教也是直到16世纪20年代才在较广泛的区域被接受。因此在16世纪时,也出现了一些服务于天主教赞助人的传统艺术品。

格吕内瓦尔徳的《伊森海姆祭坛画》就是这类作品中的典范。

格吕内瓦尔德令人惊异、特色鲜明的造型手法是以15世纪建立的北部欧洲文艺复兴传统为基础的。他的油画技法、杰出的用色以及对器物的细节描绘都出自这一传统,但是他必定也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中受过教益。低矮的地平线为人物提供了一片深邃的空间,对基督脚下坟墓的描绘则得自于对透视法的研究然而格吕内瓦尔德并不注重让观众信服于自己笔下人物的重量感与实体感,他的目标是利用画面的冲击力,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图片

(四)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与北方文艺复兴

丢勒的风格形成于北欧的现实主义传统。丢勒采纳了艺术家既是绅士也是一位人文主义者的观念,并接受了美术属于人文学科的意大利艺术界的观念,将史无前例的多样化题材与技巧结合在绘画与版画作品中,成为了当时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素描与水彩画的初稿中,显示出杨凡艾克与维登对他的影响。《野兔》

版画:木刻版画《启示录四骑士》以令人惊异的视觉艺术形式向观众展现了启示录的内容,画面中的人物具有巨大的能量与饱满的身体,有着明显的意大利艺术的影响,但对于平面空间的偏爱,使他刻意回避了透视空间的表达。

图片

其版画的突出特点在于线的运用,通过大片的影线、宽度各异的线条以及强烈的黑白对比,丰富的线性设计使的作品有了突出的绘画效果。

雕版画《亚当与夏娃》再一次突破了雕版画家所能运用的描绘性镌刻版画的极限,渐细渐粗的线条,以各种交叉排列,刻线或延伸、或终止、或消解为碎点,这种手法被称之为点刻法。其结果就是这幅单色画似乎在色调与质感上具有了丰富的变化。

图片

他同时是一位素描画家与油画家,木板油画《自画像》继承的是杨凡艾克的绘画面貌,但画中人物庄重的姿态与理想化的面容所体现出来的自信,在之前绝大多数自画像中都不曾发现。而且画家形象以正面示人,这种姿势借鉴了当时基督像的模式,使得作品变成了世俗化的圣像。即反映了丢勒的虔诚,也反映了他对自己作为艺术家与知识分子所承担的使命的严肃态度。

图片

雕版画《忧郁Ⅰ》: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马尔西利奥·菲奇诺将忧郁视作神启的源泉,他将忧郁与当时被认为代表世界之智的土星联系。菲奇诺的这种忧郁精神观念在丢勒的时代流传甚广,丢勒的这件作品中包含的种种与土星、金星、神启及几何学理论相关的细节,似乎在暗示视觉艺术家所具有的特殊身份即使是受忧郁启发或神启示的天才,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气息。

图片

丢勒受到新教的影响,在信仰上发生了变化,这在他1520年以后的宗教题作品上得以显现。《四使徒》画面中私人是新教教义的基础性人物画面中的圣徒有雕塑般的坚实感。

图片

(五)改革时代的宗教与宫廷艺术

宗教改革造成了德意志文化与社会的重组,要求艺术家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改革后的宗教信仰。版画成为当时新教传播的重要工具,新教为主题的艺术作品通常都是带有平实插图的文本。

对于宫廷赞助人,艺术家则需要为其创作古典题材的作品,并运用本土视觉艺术传统强调细节、质感和自然环境,对此种题材加以表现。

  •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宗教改革者与宫廷艺术 家 :

是马丁路德的意味密友,曾试图以视觉艺术形式表现路德学说这一难题,并为此创作了许多版画与油画,用以表达新教教义。《法律与恩典 的寓言》画中对比了天主教与路德宗教教徒的不同归宿。画面简单直白,没有复杂的节奏、空间幻觉或者是对质感的强调,力图使自己的而作品几乎像文字作品一样直观可读,易于理解。

图片

在肖像画与神话题材方面,《帕里斯的裁判》,这是一幅贵族订件,与当时众多为贵族赞助人创作的画家一样,克拉纳赫也在古典题材作品中故意加入了色情元素以增加其感染力。细致入微、细密画式的技法与轻盈的女性体是他的典型特点。画面中另一个动人特色就是在于对风景的理想化刻画。

图片

  • 阿尔特多弗的《伊苏斯之战》:

克拉纳姆与丢勒都在多瑙河画派的风景画发展中占据重要角色,这个画派产生于16世纪上半页的德意志南部与奥地利。代表人物是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弗。

阿尔特多费对于风景的处理主要是为了增加艺术的表现力,代表作《伊苏斯之战》作品采用了全景视角,宏大的构图将战场一切尽收眼底,有磅礴壮美之感。

图片

注:仅做自己笔记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