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垣结合时令用药的浅析

 三和行者 2022-01-22

结合时令用药即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季节气候特点选择方药确定剂量以便更好地把时空因素对病体的影响考虑到中医的临床治疗方案中去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中医因时制宜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历代医家遵循《黄帝内经》“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用寒远寒 用热远热”的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

其理论依据是四时气候的变化,必然导致机体内在阴阳运动变化,进而对脏腑功能产生微妙影响,也必然对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产生微妙影响。正是以此为基础使古代医家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在疾病状态下季节气候的变化也必然对病理演变病理状态产生微妙影响 针对这些因时令影响而发生的病理改变病理状态差异选取不同的方剂、加减不同的药物、或者运用不同的剂量以优化治疗效果这正是中医按时令用药的意义所在。因而我们有必要分析四时对人体生理变化、病理改变的影响从而找出结合时令用药的科学性依据。

1. 中医学对四时基本特征的认识

《易经·系辞》三 中说:“变通莫大乎四时”。不同的季节 在运、气和五行所属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而且四时季节气候的变化 有着一定的节律性周而复始。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的正常生理活动 病理改变 都会以此为基础 出现相应的节律改变。气候的季节性改变 对人体的生理 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 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春季包括立春至立夏前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六个节气。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之:“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归大地,天地之间生发之气都已发动,阳气升发,气候由寒转暖,冰雪消融,蛰虫苏醒,万物复苏,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是阳气初生而渐盛,阴气始减而渐衰之时,在气候上,温暖是春季的特点,主生长是春季自然界的规律。

夏季,是指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四、五、六月,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之:夏季,是指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四、五、六月,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之:“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在五行中属火,烈日炎炎,气温由温转热,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自然界万物盛长而成实,日新月异,阳极阴生。

文章图片1

夏季气候特点简言之可用一个“热”字概括。具体而言,又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自立夏至夏至结束,即农历四、五两个月。此时由于太阳逐渐北移,使地处北半球的我国白昼渐长,夜间渐短,天气日渐炎热,万物生长茂盛。后一阶段,特指农历六月,节气属小暑、大暑。当此之时,气温进一步升高,昼夜温差缩小,降雨量大而集中,天气酷热而蒸闷。这种潮湿闷热的天气与前一段的干热明显不同,故中医学将农历六月称之为“长夏”。但无论是初夏、仲夏或是长夏,气温为一年中之最高,是三夏的共同特征。故中医学以五行中的“火”来概括夏季气候特点,并且认为,热属阳,热甚为阳盛,热极为阳极,阳极则阴生。夏季自然界阴阳消长的特征是阳气日隆,至长夏阳极而阴生。

秋季,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七、八、九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之:“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到了秋天,谷粒饱满,已经成熟,秋风劲急,地气清明,一派清肃之象。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炎热转为凉爽,秋高气爽是宜人的季节,但气候渐为干燥,气温渐降。从立秋到霜降,秋季的气候变化经历了由热转凉,由凉转寒两个阶段。一方面暑热未消,秋阳似火,另一方面早晚有秋凉;在秋分、寒露、霜降、立冬的六十天内,其气候特点是:暑热已消,秋凉逐渐加重而转寒。这个季节,雨水减少,自然界万物收藏,枝萎叶黄,碧草干枯,是一片肃杀景象。秋天是阴气初生而渐盛,阳气始减而渐衰之时,在气候上,清凉是秋季的特点,主收藏是秋季自然界的规律。

冬季,始于农历的立冬,止于次年的立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即农历的十、十一、十二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之:“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冬天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时候,是寒风凛冽,水结冰,地冻裂,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蛰虫伏藏以养蓄精气, 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至冬至阴盛极而阳生。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此时北风呼啸,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主闭藏是冬季自然界的规律。

2. 四时变化对人体阴阳的影响

人生活于自然之中,必然受到自然因素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时令表现最为生动。对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黄帝内经》早有丰富的论述,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气温;夏气热;长夏气湿;秋气燥;冬气寒。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适应的变化。人体也毫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自然气候变化,是阴阳运动变化的结果,也是自然万物,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命体发生、发展、消亡等变化的内在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素问·阴阳离合论》篇还指出: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天地间,万物生机的萌动,是因为春季阳气的回升,赋予了它们蓬勃向上的动力;万物生机的壮大,是因为夏季阳气的充沛,赋予了它们迅速成长的旺盛活力;万物生机的收敛,是因为秋季阳气的下降,赋予了它们精气内收的特性;万物生机的潜藏,是因为冬季阳气的闭藏,赋予了它们精气涵养内蓄的特性。人和自然万物一样,人体的生命运动也具有生、长、收、藏的变化,而且受自然界春升、夏长、秋收、冬藏之气的影响,并且与四时节律同步。自然四时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人体阴阳与之相应。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故而在人体自身的阴阳调整上,应该遵从四时之变。《素问·四气调神大沦》篇说:“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春夏之时,阳气用事,秋冬之时,阴气用事,所以春夏宜调摄阳气,使人体阳气能正常生发,秋冬宜调摄阴气,使人体阴精能正常滋生内守。只有顺应了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的节律,人体才能健康无病。

由此可见,早在《内经》时代,中华先民对四时阴阳变化对自然万物之生命节律,以及对人体生命节律变化的影响就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四时阴阳的盛衰,导致气候寒热的交替,春三月阳气生发,阳主动,阳气初升初旺则多风,故春气以风为特点;夏三月阳气盛极,阳盛则热,故夏为炎热之气所主;秋为阴气渐长的季节,阴气主降,以燥气为主;冬三月阴气隆盛,阴盛则寒,故冬气以寒为特点。如果人体自身不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调护阴阳,伤于时气,导致阴阳失于平衡,则会发生疾病。

3. 四时变化与五行的关系

作为哲学符号之五行,在早期是对自然事物物质属性的提炼概括,这从《尚书·洪范》的“水曰润下,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 等记载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晰。水具有寒凉、润下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润下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皆归于水;木的特性是生长、升发,凡具有生长、升发、调达舒畅等作用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皆属于木;火的特性是炎热、向上,凡具有盛长、温热、向上的事物和现象,皆属于火;土的特性是化生万物,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金的特性是清凉收敛、肃杀下降,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属于“金”。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能够依据这些特性,将其归类于相应的五行属性之中。春为发陈,万物欣欣向荣,故认为春属木;夏日气候炎热,骄阳似火,故夏属火;长夏气候多湿,故属土;秋时万物开始凋零,有肃杀之气,故秋属金;冬季寒冷,故冬属水。正如恽铁樵先生在《群经见智录》中所说:“四时有风寒暑湿之变化,则立六气说以属之于天,四时有生长收藏之变化,则予五行之说以属之于地。五行六气皆所以说明四时者也。”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的周而复始不仅仅和阴阳的消长盛衰有关,还和所分属五行的精气总量和其活动盛衰有关。五行的精气总量和其活动盛衰,又根据不同的时令进行变化。古人将这种五行的精气总量和其活动盛衰的状态,用相、王、休、囚、死来表示。相是指五行精气总量和其活跃程度上升时段;王是指五行精气总量和其活跃程度的最高时段;休是指五行精气总量和其活跃程度相对平稳,但是已经开始下降;囚是指五行精气总量和其活跃程度下降时段;死是指五行精气总量和其活跃程度的最低时段。五行与四时相通,所以每一行在不同的时令,其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都会随着四时的改变出现相应的相、王、休、死、囚节律。其规律是,在生我时令,为“相”时;在本行所主时令中,为“王”时;在我生时令,为“休”时;在我克时令,为“囚”时;在克我时令,为“死”时。如木行相于冬,王于春,休于夏,囚于长夏,死于秋。也就是说,木行的其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在冬季开始增长,于春季到达峰值,于夏季开始下降,在长夏偏低,于秋季降至最低,致冬季再开始回升,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在同一时令,五行的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也处于不同的状态。如在春季,表现为火相、木王、水休,金囚、土死。时值春季,木行于时令所属五行相应,故木之气旺盛;因火行为木所生,故火之气为相;木行为水所生,木气旺盛,则水气需要相对平稳,为相;金克木行,木气旺盛,金气此时偏低,为囚;木行克土,此时土气为最低值,为死。

把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五脏气机变化,纳入四时五行之中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治疗疾病。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内经》早已强调指出,研究自然万物在不同时令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最终目的是研究人体在不同时令影响下的疾病变化规律,进而运用五行生克盛衰变化之理,推论五脏之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把握治疗的成败,预测疾病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变化的时间规律。

由此可见,早在《内经》时代,中华先民对时令更替与自然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关系认识已经十分深刻,明确指出了这种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还这种原因是阴阳的盛衰变化,而且已经开始将其有意识地引入到医学领域,用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指导临床治疗预后,从而成为按时令用药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 四时变化与五脏的关系

五脏与时令的相应,是基于时令所属五行和五脏所属五行的对应关系。肝为阳中之少阳,其性属木,故通于春气;心为阳中之太阳,其性属火,通于夏气;脾为至阴,其性属土,通于长夏之气;肺为阳中之太阴,其性属金,通于秋气;肾为阴中之少阴,其性属水,通于冬气。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又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言:“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素问·六节藏象论》也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所以,中医学认为五脏活动与四时是相互关联的。正如恽铁樵说:“春生物授之夏,夏长物授之秋,秋成物授之冬,冬藏物以待春之再生。故四时之序,成功者退。母气即衰,子气代王。《内经》以肝属之春,以心属之夏,脾属之长夏,肺属之秋,肾属之冬。则肝授气于心,心授气于脾,脾授气于肺,肺授气于肾,肾授气于肝。故《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不明此理,则处处荆棘,《内经》无一语通也。”

随五行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在四时变更中的变化,五脏之气也表现出消长盛衰的变动。在同一时令中,各脏气的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表现不同,如时值春令,心气(火)的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处于增长状态,为相;肝气(木)的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最高,为王;肾气(水)的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相对平稳,但开始下降,为休;肺气(金)的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偏低,为囚;脾气(土)的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最低,为死。而脏气在不同的时时令中,又有不同的活动规律。如肾气(水)正常的精气总量和活跃程度表现为:在秋季开始增加,为相;在冬季达到最高,为王;在春季开始下降,为休;在夏季偏低,为囚;到长夏为最低,为死;进入秋季,再开始重新增长这样一个循环不休的活动规律。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言:“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

透过《内经》的论述可以看到,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对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五大生理系统在不同季节的生理变化特点,已经有了极其深刻的了解,四季变化,在本质上还是阳气盛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在整体上影响人体内在阳气的同步盛衰变化,又因阳气升降状态不同而表现为不同季节对不同脏腑系统产生不同的微妙影响。春天是阳气初升,生机萌动的季节,与肝系统生理关系最为密切;夏天是阳气隆盛的季节,与心系统的生理关系最为密切;长夏是阳气氤氲的季节,与脾系统生理关系最为密切;秋天是阳气开始收敛的季节,与肺系统生理关系最为密切;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与肾系统生理关系最为密切。这就为因时令用药的中医治疗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5. 四时变化与气血运行的关系

既然人体的生理活动通于四时,那么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于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同样也有相应的影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春,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天地之气由闭藏转为开泄,阳气始动,天气由寒冷转为温暖,冰水慢慢开始融化,流向河道,所以人身之气血开始潜藏的趋势慢慢开始运动,亦开始逐渐充盛于主要经脉。到了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气血生化速度也随之加快,故而经脉中血气更为充足,气血流行加快,且向外扩散,并注入孙络,皮肤得以濡泽而结实。长夏,因气候炎热且潮湿,经脉与络脉中的血气都很旺盛,故能充分的灌溉润泽于肌肤之中。秋季,天气转凉,气血流行减慢,且向内逐渐收缩,人身的腠理也开始闭塞,皮肤肌腠开始固密,为冬季的气血的固密做好准备,冬季寒冷,主闭藏,人身的气血收藏在内,因此冬气气血流行缓慢,向内潜藏,附着于骨髓,通于五脏。人体气血的运行也与气候变化的风雨晦明有关,《素问·八正神明论》谓之:“天气日明,则人血淖(液)泽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今天,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测,发现冬夏二季,中老年人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对老人夏、冬两季血压波动规律研究显示老年人冬夏季节血压差异明显,老年冬季血压高于夏季,随季节气候变化血压波动性大。通过对成年男女的红细胞压积(HCT)值分别在冬夏季节进行检测,并与多种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气压)作相关性分析后,红细胞压积及其阳性率均具有显著季节性变化;受气象条件变化影响红细胞压积具有季节性变化。通过对血脂的季节性变化的研究中发现,成人血脂水平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表现为冬季升高、夏季降低、春秋居中的一条逐渐变化的波动曲线。正是《内经》的研究,清晰的阐明了不同季节人体气血运行的状态不同;不同季节,人体气血运行的浅深层次不同;不同季节,人体气血运行速度不同。还进一步阐明了不同天气状态下,人体气血运行的状态、层次、速度也不同。这不仅为按时令用药从气血微妙变化角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气血病结合时令进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今天通过现代科技,在研究气象因素对血液影响的的过程中,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

6. 四时变化与脉象的关系

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心主血脉,包括血和脉两个方面,脉为血之府,心与脉相连,心脏有规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也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心脏有规律的搏动和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均靠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循行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肝藏血,主疏泄,调节循环血量;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由于五脏、气血和四时相通,所以,脉象也会随着四季时令、气候的变化发生相应的转变。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素问·玉机真脏论》也说:“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敛去散,故曰浮”。“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又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这种脉象的浮沉变化,也是机体受四时更替的影响后,在脏腑气血方面所引起的适应性调节反映。张伯讷等研究正常人脉象的四季节律变化人体脉象节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脉形上具有夏至脉图主波高而稍宽,冬至主波低而较窄,春秋两季分别处于冬夏之间的过渡阶段规律;在脉率上冬季脉率较夏季快。在脉位上冬季脉指感偏沉,夏至脉较浮;以Halberg所倡导的余弦法对脉图进行时间生物学节律测量,并在波幅上发现脉图符合近似年节律的周期范围。由于人体气血沿经脉循行,如环无端,终而复始,其阴阳上下之气互相贯通,故在正常情况下,其人迎寸口脉的搏动程度应是一致的。高建芸,赵京生,孙英霞等借助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在冬夏对正常人人迎脉与寸口脉的搏动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正常人人迎脉与寸口脉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正常人冬季的寸口脉的血流速度较夏季稍大;正常人夏季的人迎脉的血流速度较冬季稍大;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结论可能因春夏之季阳气偏盛,秋冬之季阴气偏盛,故人迎与寸口脉的搏动大小情况也略有不同。正如《灵枢·终始篇》说:“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因此,医生在诊脉时应结合时令变化的特点。

《内经》深刻阐明了在不同季节气候影响下,脉象的部位、浅深、体积、力度也必然随季节而发生改变,发生改变的所以然之理,仍然是不同季节自然界阳气盛衰变化所决定的。在春夏季节,自然界阳气日益充盛的影响下,反映在人体的脉象上,则脉之部位相对表浅,脉之体积相对充盛,脉之力度相对强劲;反之,在秋冬季节,自然界阳气日益衰微的影响下,则脉之部位相对较深,脉之体积相对较小,脉之力度相对衰减。阳气盛衰与脉象的浅深、大小、力度、体积是成正相关关系的。正是这种时令与脉象的相关性特点,为疾病在不同季节的准确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按时令用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脉诊参考依据。

7. 四时变化与发病的关系

由于人体阴阳的盛衰,五脏的活动,气血的流行,脉象的变化都和四时相通,所以,四时所主时气的盛衰也和人体脏腑气血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早在秦汉以前,中医学就深刻指出了,季节不同,发病也常常不同这一特点。如果和四时主令相左,则会对相应的脏腑产生影响。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四时气候的不同,致病结果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春病多风多温,夏病多热,长夏病多湿,秋病多燥,冬病多寒。除了一般疾病外,常常可以发生一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流行病,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此外,如果感受邪气后,不即发病,潜伏体内,易时而发,成为伏气为病,不同时令所伏之气,发病时所产生的病情也不同,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甚至同一症状发生时,由于感邪季节不同,受邪的脏腑也不同。如《素问·咳论》:“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也因为季节的不同和气候的剧变发作,症状也有所不同。不仅如此,内经还指出了四时和疾病的转归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所以四季气候的变化,不仅可以影响发病,还对疾病的具体进退转归,治疗及其预后有深刻的影响。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夫邪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在该篇中,根据五行“以胜相加”的基本规律,还对四时五脏发病的愈、起、持、加、甚做了基本的总结。说明了疾病的发展变化受四时五行生克关系的影响,即五脏病在五时节律中,受时令所代表的五行胜气的影响。如逢“我生”的时令病证则易愈,如夏为火,为其母春木所生,肝病得其子火之气相助,助其春季阳气升发舒展之性,因而入夏则病易痊愈;如逢“克我”的时令病情则每易重或危殆、死亡,如秋为金气当令,有肃杀之气,主克肝木,因而肝病在入秋以后,病情会进一步加重。由于本脏有病,子病及母,在“生我”的时令疾病则更难于好转,如冬为水气当今,水主生木,故肝病持于冬;在本脏之气自旺时病情易于复发,也容易好转。即“五脏各以其治时受病”的意思,所以肝病常多复发或好转于肝旺之春季。五脏病受四时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转归变化,虽然这种推理看是相对机械,但是对我们把握疾病的治疗、转归、预后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

正是不同季节的气候差异,决定了不同季节对疾病的发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因而产生不同季节性多发病;也正是不同季节的气候差异,决定了不同季节对疾病病理演变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因而不同病症有发生、发展、转归的不同时间规律,从而为按时令用药提供了发病学和病机转化特点方面的理论依据。

时令和自然界的阴阳、五行有着微妙的联系 中医理论的阐释也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 。中医强调 整体强调天人合一所以人体的生理活动疾病病理变化通过阴阳、五行的联系受到四时季节气候的变化的影响与之同步。

所以 无论是在人体的阴阳消长、脏腑气机所属五行的生克制化、脏腑功能的盛衰气血流行的盈虚通滞脉象在部位、浅深、体积、力度上的变化上 还是在疾病的进退转归上产生了一致的节律性。无时无刻不受气候的季节性改变的深刻影响。

因此我们在治疗中须时时考虑季节因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病理变化的影响根据时令气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运用不同的方剂加减不同的药物选择不同的用量所以按时令用药是科学的也是必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