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印会河“抓主症”自制经验方两则

 巾帼 2022-01-22

小编导读

国医大师印会河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学识渊博,医理精湛,悬壶56年,临证善“抓主症”, 遣方用药每多奇效,尤其对一些疑难病证的诊治有独到之处。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两则“抓主症”自制经验方、验案来学习印老的独特经验。


肝散结方

印会河教授研制的疏肝散结方,用于治疗内、外、妇科增生性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方适宜于肝郁血滞、痰热互结的增生性疾病。方中重用丹参、赤芍、生牡蛎活血通络、散结消癥;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透邪;海藻、昆布、夏枯草散结消瘿、化痰清热;玄参、川贝母、海浮石涤痰散结。前列腺增生者,宜加怀牛膝、冬葵子引热下行;乳腺增生者,宜加蒲公英、橘叶,甚或三棱、莪术、山甲珠;甲状腺腺瘤者,宜加生薏苡仁、山慈菇、山甲珠、白芥子、黄药子;慢性淋巴结肿大者,宜加连翘、生薏苡仁、皂刺、煅龙骨、猫爪草、山甲珠;骨质增生者,宜去昆布、海藻、玄参、川贝母,加威灵仙、木瓜、透骨草、生山楂、鹿衔草;颈部增生者,加葛根;腰部增生者,加独活;痛甚加制马钱子。

【验案】

李某,男,52岁,1994年8月10日初诊。

病史:患者经某医院X线摄片诊为“第5、第6颈椎增生”。现症见:眩晕、恶心,甚则呕吐、视物昏花,颈肩活动受限,右手指麻木无力,肢体一侧易汗出,汗后肢冷畏风、烦躁易怒。经牵引、理疗、针灸等法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停止治疗则症状又反复。

辨证:肝郁痰滞,筋骨失养。

治法:疏肝散结,舒筋化瘀。

处方:疏肝散结方加味。

柴胡10g,地鳖虫10g,丹参30g,赤芍30g,葛根30g,当归15g,夏枯草15g,透骨草15g,木瓜15g,鹿衔草15g,海浮石15g(先煎),天葵子15g,生牡蛎60g(先煎)。

患者连服30剂后,诸症消失。再服杞菊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坚持服药30天,以巩固疗效。

除痰降火汤

除痰降火汤,是印会河教授治疗痰火扰乱证的经验方,即“抓主症”系列方之一。印老认为凡见狂躁、惊恐、抑郁、失眠、乱梦等而有大便干结症状者率先用此,效果良好。

组成:柴胡9g,龙胆9g,栀子9g,青皮9g,枳壳9g,竹茹9g,石菖蒲9g,天竺黄9g,黄芩15g,半夏12g,青礞石50g,珍珠母50g,制胆南星6g,远志6g。

【验案】

王某,男,67岁,1986年11月2日诊。

病史:患者癃闭,尿滴沥而下已1月余。旬日来,膀胱部胀疼,伴心烦头昏,失眠乱梦,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而厚。经西医检查诊为老年性前列腺肥大。

辨证:痰火壅结于上,湿热阻塞于下。

治法:除痰降火,通利膀胱。

处方:除痰降火汤。

柴胡10g,栀子10g,半夏10g,龙胆10g,海浮石30g(先煎),青礞石50g(先煎),青皮10g,竹茹10g,天竺黄10g,制南星6g,泽泻30g,土鳖虫15g,白茅根30g。5剂,水煎服。

1986年11月8日二诊:患者服药5剂,小溲利而痛胀减。前方加夏枯草30g,肉桂3g,生牡蛎30g(先煎),继服10剂。小便通畅自如,再未发病。

【按】中医学认为,前列腺乃肝之经络所属,一般多以疏肝散结、利水通淋为法。而患者王某兼烦躁不寐,头昏心悸,大便干结,此乃痰火湿热互结、瘀滞膀胱、气机瘀血阻于下焦而致。故投以除痰降火汤加化瘀散结、通淋利水之品,则上源清而下窍利,痰火除而癃闭开。

名家临证验案

文章图片1

《印会河抓主症验案汇解》

本书从一代中医名家印会河先生的1617个门诊医案中筛选出172种,以脏腑辨证的形式分为肺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胃肠系病证、肾系病证、心脑血管系病证、痹病系病证,泌尿生殖系病证、皮肤系病证、血液循环系病证、眼耳鼻系病证和其他病证,共11类,每个医案均体现了印会河先生“抓主症”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特色,对研究印会河学术特色、提高临证技能有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