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轨迹拳学 答问 (一)

 昵称20499314 2022-01-22

录自李紫剑老师著作《狂生谈拳录》册三


轨迹拳学是什么样的拳法?属于哪个流派?

创始于什么年代?何人所创?创于什么地方?

答:

轨迹拳学是超越流派、超越时代,最原始、最本真、最现实、最现代化的、全新的拳学体系

轨迹拳学是不受任何人为规则的限制,不择手段“为所欲为”,以“消灭敌人保全自己”为唯一原则的实战拳学。

轨迹拳学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创始人是中国人李紫剑

轨迹拳学创于嵩山北麓一个名叫竹林的小山沟。

Image

 

轨迹拳学和中国传统武术是什么关系?轨迹拳学与域外武技有无瓜葛?

答:

轨迹拳学是中国传统实战武技的归纳、提纯、优化、简化、深化和精练,是中国传统武术脱胎换骨的再生。

轨迹拳学是诞生于中华民族的原汁原味的中华武术,它的诞生与域外武技并无瓜葛。

轨迹拳学创立之际,域外武技尚不为万山丛中的竹林所知;当域外武技登门造访这世内桃园时,轨迹拳学已经完成了独立学科的全过程。

Image

问:

中国传统武技以博大精深著称于世,流派数以百计,功法成千上万,一个人穷毕生精力尚难全面继承,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要标新立异,岂不是画蛇添足、房上架屋吗?

域外武技这几年气势汹汹咄咄逼人,在专业化、职业化竞技领域,总体水平遥遥领先于我国现时状况,个体水平更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有目共睹的。有志之士无不认为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水平,在形制上和域外武技接轨,然后才有可能与国外强手抗衡。你对国外武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岂不是不识时务、舍近求远吗?

答:

前人的学术成果只能代表他们那个时代的学科水平,并不能说那个境界便是学科学术的终端。我们目前所谓的古传拳法,其诞生之时,也无一不是创新拳法。

古人并没有因为前有古人而“述而不作”,我们也没有理由把古人的功夫和他们的学术抬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更没有理由把古人的遗物当包袱背起来,一代又一代地重复前人做过的试验,在前人走过的路上徘徊

在起点和目标之间,最近的途径只有一条,最现实的方法只有一种,而迂回的途径可以多至无数,可供选择的方法同样多至无数。

拳学的修证不也是这样吗?

数百个流派一如数百条道路,千万种功法一如千万种走法,试问,最近、最直的路在哪里?最现实、最科学的法又在哪里?

感谢走在我们前边的人,他们的学术实践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类比,优选出近似直线的行动路线,优选出最切实可行的最富有成效的行动方式,那么,应时代的召唤,轨迹拳学担负起了这个历史使命,难道不是历史的必然吗?

对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只是那么短短的一段时间。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人生效益,必须尽量减少无效劳动。

显而易见,传统武术那旷时日久的苦行僧似的修练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传统武术那各守门户的流派思想已经失去了积极的意义。可以说,流派武术和苦修功法已经走到了路的尽头,不可能再有大的作为了。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确立一个超越流派的、划时代的、全新的拳学体系,推行一系列最科学、最直接、最简洁、最易行的拳学修证方式,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古今中外的人,形体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在相同条件下要达到同样的目的,人与人的动作模式、轨迹大形一定是近似的,绝不会有原则的差异。这是人体运动的铁的定律,域外武技也决不例外。

域外武技在单项技术研究、个体强化训练和商业化管理、职业化竞技等方面,确实大有成就的经验可以借鉴。但若论对拳学学科的总体研究,以及人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在轨迹拳学看来,他们只不过相当于中小学生年级的水平。因为,轨迹拳学揭示的是人体运动的本质,而他们研究的却主要是现象。他们认为的高级技术,在轨迹拳学看来不过是一般常识,他们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轨迹拳学看来不过是小菜一碟。

例如,在拳击运动中,无数的拳手靠手臂修长称雄拳台而搂抱技术又往往使许多极具实力的拳手一筹莫展,人人都想打破这种格局,然而时至今日,仍没见谁有破解的妙法。但是,在轨迹拳学看来,此真乃小事一桩!一旦“同动、近取”为拳击手采用,长长的手臂就很难再抖威风;一旦近距离不定向发力技术为拳手掌握,抱搂将面临从拳台上永远消失的可能。

多少年来,禁止拳击的呼声一直被数钱的声音掩盖,许多人无可奈何。但是,一旦轨迹拳学的发力技术得到推广,职业拳击运动很可能就会寿终正寝,因为每一击都可能成为致命的一击,生命毕竟比钱更重要。

柔道和相扑的复杂形式和技术,在轨迹拳学看来不过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形的变化;泰拳的惊人表现在轨迹拳学看来,仅仅是简单的技术+硬度,并不具备拳学的深度和广度……其它林林总总的域外武技,不管他自我认为多么独到,在轨迹拳学看来,总不外乎总结现象、雕琢技巧、强化肢体,其学术价值只不过相当于中国传统的流派武术,离学科学术的境界尚远。在这种情况下,轨迹拳学若去学习他们,何异于马去向牛学习赛跑,凤凰借乌鸦的毛扮俊,岂不是昏了头脑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