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虎啸风生——战国错金杜虎符

 金之桥 2022-01-22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

英贤奋发,亦各因时。

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重0.08千克;1975年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战国错金杜虎符,虎作走形,昂首环眼,半张口,耳向后紧贴脑际,收腹弯背,两腿前屈,尾端上卷。正面突起,背面有槽,此为左半符。

虎身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yì]。”这段铭文的意思为:调兵之符,右半存于君王处,左半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调兵超过五十人,杜地将军的左符须与君王的右符契合并勘验无误,才能行动。如果是需要点燃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合验兵符即可行动。

从铭文看,这件虎符掌握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杜,原是周代的杜伯国,秦武公时成为秦的杜县。距虎符的出土地北沈家桥村约2公里处,如今还有杜城村,说明此处正是文献记载的杜县所在地。

常见的符,据文献记述的质地有金、银、玉、角、竹、木、铅等不同材料。虎符顾名思义,形制作虎形,多为铜制,一件虎符分为左、右,即从虎头至虎尾沿背脊中线剖开为左右两半,虎身上铸刻有文字,君主和朝廷与派驻地方的将领各执一半,朝廷调兵遣将、传达命令时,朝廷官员须持君王保存的右半符与地方军事首长所持的左半符对合验证,称为“符合”,如果左右两个半符能丝毫不差对合在一起,方可执行命令,反之则不行。现代汉语的“符合”一词即源于此。

战国时期,虎符一经诞生,作为中国古代专门用于调兵遣将的凭证使用广泛而长久。《史记》所载战国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魏国的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是虎符出现后实际运用的传奇范例,由此故事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为牢牢控制军权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汉魏及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政权割据更迭不断,但虎符的使用却并未间断,形制也一如既往,《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中蜀国大将赵云就是利用从曹操南郡守将陈矫手中缴获的曹魏政权的虎符调走了驻守荆州和襄阳的大部分魏国军队,让张飞、关羽得以轻而易举地占据两城,夺取了胜利。

唐朝沿用虎符,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将虎符改为鱼符,期间还用过兔符、龟符。唐代鱼符左、右符中缝处刻“同”字,与前朝不同之处在于,唐代的左符在朝廷,右符颁给地方军事长官,在合验时“同”字须合拢方能执行命令。现代社会中开具的介绍信在中缝盖章,使用者所持一份即是身份证明,经济交往签约时双方签署格式相同的文书,称为合同,各执一份作为凭证,“合同”一词即源于鱼符上的刻字和含义。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明清时逐渐演变成令牌,动物形状的兵符退出了历史舞台。

杜虎符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秦国虎符,其造型生动,错金浑厚,工艺精湛,铭文谨严遒劲,书体转角周正,符合小篆体书法的演变发展规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瑰宝。透过虎符的造型和铭文,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秦国面对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招贤纳士、变法图强的局面,通过商鞅变法不断加强君王集权和律令制度建设才走上了强国之路,秦国君王将战国时期以虎符制度为代表的掌控军队的强国举措效能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横扫六合”的雄师铁骑,进而逐个消灭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而这种逐渐形成的基于中央集权、军令一统、律令严格、凭信符节、分级管理、互相制约的国家管理体制和军事管理制度及理念,在秦统一全国后最终形成体系,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深远广泛而长久。

点击加载图片

战国错金杜虎符战国秦

点击加载图片

战国错金杜虎符战国秦

点击加载图片

战国错金杜虎符战国秦

点击加载图片

战国错金杜虎符战国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