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一年级的娃娃初学写字,小小的手握着细细的笔杆,生怕铅笔掉了,死死地捏住,老师教起笔重,他们重重落笔,教轻快送,他们继续重重划过,一直重到头。 老师看了直摇头,手把手地再继续教。父母看了也抓狂,回家练字写一个笔画擦一个笔画,写一个字擦一个字,写得满头大汗,写了两小时,只三行的练字还在第一行折腾。 父母们哀叹不已:幸福的生活一去不复返,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哦! 晚上八点后,群里的爸爸妈妈们安排好孩子睡觉后,互相分享着自己陪伴孩子的经验:写字不要用橡皮、先在自己本子上练练手再到作业本上写、父母控制自己情绪、父母要多鼓励孩子。果然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几个办法也是相当不错的。 在我看来,鼓励是父母的一项基本功,如果父母不会鼓励孩子,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那怎么鼓励呢? 鼓励有四种类型。 启发式鼓励,通过提问引导孩子去思考挖掘自己的感受和感想。 比如说,孩子今天作业上有很多红圈圈,你可以问他感觉怎样?你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个过程中启发他把好的感受和做法产生联系。 描述性鼓励,就是描述孩子具体的行为。 比如说:“妈妈注意到你今天一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了,这就是主动学习。”“妈妈注意到你今天写字的时候只用了一次橡皮擦哦。”“妈妈注意到今天写作业的时候你一次都没有离开座位呢,这就是专心。” 用正向的描述性的语言抓住孩子一点点的小进步,鼓励孩子。 感谢式鼓励,通过感谢的方式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更心甘情愿地去做某一件事情。 比如说:“非常感谢你遵守了我们的约定。”有些情况下,尽管他是很不情愿的去做关掉电视,停止看手机去写作业,或者去洗澡,我们不管他有多么的不情愿,只要孩子做了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记得去感谢。 我们说被感谢的时候孩子会特别有被尊重的感觉,特别有价值感,他就会觉得,下次还要做,这种力量日积月累的话会变得非常强大。 赋能式鼓励,这种就是表达信任。“宝贝,我对你有信心。”“我相信你的判断。”“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被信任会让孩子觉得不愿意辜负妈妈对自己的那份信任和理解,通过赋能可以让孩子自信,觉得自己是能做到的。、 鼓励可以让你的孩子看到自己是能行的,并认可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而不是只专注于追求完美或者取悦他人。 父母们,这项技能你们get到了吗?期待你们的运用分享哦。 (手机上没有保存让人头疼的字,配的算是优秀作业。败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