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台长啸今时无┃啸这种行为艺术,在魏晋时代很时兴:一高兴了或一不高兴了,没头没脑就会来个长啸清啸狂啸。遥想昔人风采,神往之至。

 逸庐夜画 2022-01-22


  

少时看书太杂。经常把自己看得胡思乱想神魂颠倒呆若木鸡。尤其对古时大儒的“放声狂啸”、大将的“仰天长啸”和大侠的“一声清啸”仰慕之极。就知道这绝不是吃五谷杂粮的凡人的举动。

长大了后,影视普及,见识略多,然而一直闹不明白什么才叫“啸”。张艺谋的有个电影《英雄》,里面甄子丹演了个使枪的家伙,和李连杰打的时候一直“咿咿呀呀”叫的荡气回肠鬼哭狼嚎,据说这就是“啸”。我很不以之为然。

啸这种行为艺术,在魏晋时代很时兴。或闹市、或山沟;或清晨、或半夜;或名士、或高人;一高兴了或一不高兴了,没头没脑就会来个“仰天长啸”、“一声清啸”或是“放声狂啸”。遥想昔年这种怪人怪事、诡异风采,不禁神往之至。


 

囱古隐士常有,而魏晋时代,战乱频仍,政治隐涩,一些对现实不满而想逃避的人或者有厌世思想的人把栖逸隐居生活过的非常离奇,以寄托自己漠视世事的情怀。而那些不甘寂寞又不耐清苦的人,虽然追求荣华富贵,又想寄情山水,做所谓朝隐名士,也把隐士看成理想人物。魏晋名士的风流行为艺术中,“啸”是重要的一款;而阮籍则是其中“啸”得最专业的大神。

阮籍,字嗣宗,汉魏时人,曾任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他经常独自驾辆牛车出去,也不按径路,随意乱闯,车迹到了田野山沟没路的地方,他就动不动恸哭一场再回家;他还嗜烈酒、善弹琴,喝酒弹琴往往复加长啸,得意时忽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可谓“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个极为牛叉的步兵校尉阮籍很喜欢“啸”,他放声“长啸”起来的时候,声音能传一两里远。有年夏天,他到了苏门山里,山里据说出现了个隐修的真人,那些山里砍柴的人都传说这个真人已经得道了。阮籍正好无所事事,就出门去看稀奇,看见那个所谓得道了的大神正抱膝坐在山岩上,仙风道骨地看着山下的众生。

阮籍就挑了个下午,辛辛苦苦登上山去见他。两人以“箕踞”的姿态对坐着]相谈甚欢。“箕踞”
就是伸开两条腿坐着,象个簸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要知道那个时代的人是不穿短裤的,大夏天的,想必衣服穿的不会太多,两个大老爷们,就这么张腿对坐……

阮籍评论古代的事,往上述说黄帝神农时代玄妙虚无的主张,往下考究夏商周三代出神入化的美德,阮籍自己说得逸兴飞扬,那人仰着个头并不搭腔;阮籍又换个腔调,猛侃儒家以德服人的主张,道家栖神导气的套路,阮籍自己侃得口吐白沫,那人还是像原先那样,两眼呆若木鸡不知道在看什么。

于是阮籍便使出绝活,对着他长长地“啸”了起来。“啸”完事了之后满山寂然。过了好一会儿,这个真人忽然笑了笑,说:“再来一次。”

阮籍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来劲了,又痛痛快快地“仰天长啸”了一次。待到意兴已尽,阮籍也不多话,站起身来一拍屁股便退下山去了。

阮籍约莫回到半山腰处,蓦然听到山顶上众音齐鸣,好像几部器乐合奏,树林山谷都传来回声。阮籍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那个真人在发啸作答。


多年之前,我也曾有一段很不如意的日子。有一天黄昏,我一个人在虹口鲁迅公园里无所事事地闲逛。看着一堆堆的老头老太们倒走、甩手、挥剑、舞扇、唱戏曲、跳大神、扎堆闲聊。

我见到远远的一个小凉亭边,有个老人静静站立,双手微垂,双膝微躬,双目微张,呼吸悠长,缓慢吐纳。他一袭青衣,白发泠泠,面色温润,风度琤然,确然有飘若出尘神仙之态。我真想上前问道,又怕冒然唐突。只是在远处悄悄张望,心下却早已折服。

忽然,那位老者淡淡一笑,缓缓抬起双手,嘴唇中缓缓吐气,发出了“哦——哦——”的长音,他的声音悠然深邃,不带一丝烟火气息;他的声音起伏叠波,又仿佛一张纯白的宣纸上滴下了一滴淡墨,迅速渲染开来,渗透到这个小公园的各个角落。我心下暗道:是了,这一定就是我自小神往的啸声了。

那老者的啸声绵长,许久方缓慢平息。此时只见小凉亭后假山下转出了两个小青年:一个染着黄毛头发身穿黑绸衬衫脖子上带了好粗一条金项链,另一个染着一撮红头发身穿花格衬衫腰间皮带上挂了一大一小两个BB机。

两个小青年快速走到那老者身边。黄头发青年上去抬手就是一个大嘴巴:“特么又是你这个老不死的在哭嚎,不知道吵醒了老子的回笼觉。”红头发青年紧接着说:“滚!”

我在远处愕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