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在梁羽生的的武侠江湖里,发现几个平行世界。而天山派根本不可能存在!

 逸庐夜画 2022-01-22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有一句让人烦得要死的套话:“详见拙作……”,非要在紧凑的正常小说情节之中,反复交代他在别的哪本“拙作”中有关联情节、不厌其烦碎碎念。可能是为了体现他的小说体系的规模宏大、灰蛇伏线、架构繁复吧。

梁羽生共写了35部武侠小说,这35部小说都是情节相连的,可以互相参照阅读的。所以读者要是的东翻一本、细看一册,是会被他误导,以为他的小说真的是构思严密的一个大体系。可是逸庐是个出名的看书钻到字缝里的书虫。细细读、反复读、带着钻牛角尖找茬的信念读,就发现了这个拼拼凑凑的大体系有好些问题。

先按书中时间先后,理一下梁羽生的35部武侠小说的顺序:

【唐代4部】

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宋代6部】

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明代8部】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剑→白发魔女传→武当一剑

【清代17部】

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

这35部小说,梁羽生的创作不是按时代顺序写的。实际上,作品序列中的最后一部是《龙虎斗京华》,而《龙虎斗京华》的恰恰是梁羽生最早于报刊上发行的连载作品。《龙虎斗京华》写于1954年,是梁羽生平生第一部小说作品,亦是“新派”武侠小说之源头伊始。

《龙虎斗京华》讲述了义和团进北京的事迹,这部小说情节粗制滥造、文笔拖沓迂腐、实在没啥看头,那只是陈文统先生和人怄气,化名梁羽生,带着玩票性质写的一本连载小说,却成了新派武侠的开山之作。

事实上,梁羽生是从创作第11部小说《女帝奇英传》时,才真正开始设计把他的作品串联起来的。这样梁羽生的每一部武侠小说都有个明确的历史背景,上至盛唐,下至晚清民国,跨越了千年时空。武侠小说硬要没谱地去沾点历史的边,这个坏风气就是从梁羽生开始玩到泛滥的。

梁羽生是先写了几部互不关联的小说,然后再用这几部小说为骨干,中间穿插新小说,然后再前后串联起来。所以他的武侠架构大体系毫不神奇,是拼凑成型的,越是这样,他倒越是想显摆他的大体系,所以才得有大量的“详见拙作……”做补白说明。

相比金庸对文史的浑厚底蕴,梁羽生显然对中古近代中国历史是一知半解的。体现在小说里,就是历史时间乱七八糟、历史事件描写一塌糊涂。

首先梁羽生的宋代六部武侠系列中,时间实在太乱,充满自相矛盾,无法一一列举。简单说个时空絮乱的地方:

《狂侠天骄魔女》和《瀚海雄风》发生时间是差不多的,基本上看不出谁先谁后。两部书时间重合、人物毫无交集,这等于是同一时间两个世界、平行发生了两条线的故事。

《瀚海雄风》的第49回里,就出现了韩佩瑛,由此看来《瀚海雄风》的故事理应发生在《鸣镝风云录》的前面、当然距离《鸣镝风云录》时间也不会很久。《瀚海雄风》和《鸣镝风云录》,又是同一拨人在差不多重合的时间,上演着不同的事情。这就有点蒙太奇啦。

《风云雷电》写的是发生在《瀚海雄风》和《鸣镝风云录》之后、至少一代人以后的事。那么,到《风云雷电》开始的时候,韩佩瑛和她丈夫最起码应该是奔四奔五的中年人了吧?

在《鸣镝风云录》的结尾,龙象法王和完颜长之都被干掉了。《鸣镝风云录》的时间跨度不太长,这时候韩佩瑛和她丈夫谷啸风还能勉强算是年轻人,但再年轻20多岁近30岁总要有的。问题是直到《风云雷电》的结尾,韩佩瑛和她丈夫依然是20来岁的状态、而龙象法王和完颜长之居然都没有死!

《鸣镝风云录》和《风云雷电》两部书中的人物,在有交集的时间段里,有了不同的生死命运进程。可见梁羽生又把《鸣镝风云录》和《风云雷电》写成了时间递进的两个平行世界。

反正,宋代系列中《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鸣镝风云录》是连得上的系列。期间,同步不同人的的《瀚海雄风》、同时不同事《风云雷电》是发生在另一个平行空间的事件。到《风云雷电》后,两个平行世界不知怎么又硬生生打通汇合了——这个系列我是没本事讲解得圆满了。

梁羽生写明代也差不多,时间忽前忽后,人物死去活来。看得出来,硬要把原本不关联的故事,扯到一个前后相继的系列中,有些时点上的硬伤实在是编不圆也没办法了。

《白发魔女传》和《武当一剑》这两部书,同样是神同步的平行世界。《白发魔女传》开头是万历末年、结尾是崇祯初年。《武当一剑》的开头应该比《白发魔女传》的开头稍早一些,大约是万历中后期;《武当一剑》的结尾是“天启六年正月”,那年耿玉京击毙努尔哈赤是个有明确时点的历史事件。

到《白发魔女传》的结尾时,崇祯当了皇帝,而努尔哈赤在此之前就挂了。《武当一剑》和《白发魔女传》两书所写的几乎就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主要都在万历末年到天启年间、崇祯初年。两本书中的武当派都很会折腾,是绝对抢镜头的主角。可是两部书中的武当派人士,根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伙人。所以这两部书,又是平行世界的故事了,同样的时间段,不同的空间世界,两个各不相干的武当派,两套完全不搭的故事系统。

《白发魔女传》开篇很明确:“其时是明万历四十三年”,即1615年,这是努尔哈赤建国的前一年。在《武当一剑》里,这时候耿京士、何玉燕连谈恋爱都没开始,他们的儿子耿玉京肯定还未出生。《武当一剑》书中说天启六年,即1626年,宁远大战中耿玉京刺杀努尔哈赤。

就算何玉燕和耿京士在1615年马上认识、马上苟合、马上怀孕,怀胎七八个月不足月就赶紧生耿玉京。到天启六年即1626年,耿玉京长得再着急也就不到10岁吧,凭什么就能刺杀努尔哈赤?梁羽生书中从后金建国写到宁远之战,差不多算算20多年,实际历史上只有11年而已。梁羽生不懂历史常识偏要大写特写历史,类似这样的笑话闹了不少。

梁羽生曾自认《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云海玉弓缘》为其代表作。

本文篇幅有限,35部书未及一一挑刺找茬。先把梁羽生自认为代表作的《女帝奇英传》略加点评,见一斑而窥全豹。

《女帝奇英传》是梁羽生作品中历史背景最早的一部小说。《女帝奇英传》最早从1961年7月到1962年8月连载于香港《商报》,那时的书名叫《唐宫恩怨录》。后来在台湾出版时又改名为《大唐碧血录》。改来改去,几个名字都很老土。《女帝奇英传》之名算是勉强顺眼一点吧。

《女帝奇英传》叙述了武则天改唐为周,唐朝宗室李逸奔走江湖以图恢复李唐江山的故事。书中主角武则天、上官婉儿、李贤、丘神勣、狄仁杰、太平公主、武承嗣、突厥可汗等都是真实历史人物,书中徐敬业复唐起兵、唐与突厥的战争、神龙政变等都是真实历史事件。《女帝奇英传》其实不能叫武侠小说,而更像武侠元素的历史小说。

《女帝奇英传》书里完全不顾史实瞎捏造,把武则天捧得好上了天,把一个封建女皇的思想境界写得堪比洪湖赤卫队的党代表,这点真让人捏着鼻子也看不下去。在关乎历史真实的地方,梁羽生无知者无畏,从来不管真实的年代事件是否对得上号,任性改动过大,自然失之自然而落于下乘。

小说中,梁羽生借武则天和武玄霜之口表达出对“一家一姓天下”的不屑。武则天亲口对上官婉儿说:“我不认为天下是一家一姓的私产!”书中还通过武则天欲禅位于狄仁杰和李逸的描写,来说明武则天做皇帝并不是为了自家利益,而完全是为了天下苍生造福。后来大概梁羽生自己写忘记了,又在书中又说到武则天命李旦改姓武“方许他做皇嗣”,希望自己的江山永远姓武。

徐敬业起兵时,骆宾王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书中武则天慷慨激昂地评价道:“文章虽然写得很好,对仗工整,调子铿锵,可是却毫无力量!你们看了他这篇文章可有一句话提到老百姓么?没有!他翻来覆去,只是攻击我个人的私德,用尽一切恶毒的言辞来诬蔑我;再其次就是要公侯贵族跟他起事,将来可以得高官厚禄。他们既号称义师,理该吊民伐罪,但他们却不替老百姓说一句话!他们不理会老百姓,老百姓又怎会关心他的事业?所以这是一篇好文章,却不是一篇有力量的檄文!”一个女皇口口声声为老百姓着想,实在太高大上了。

第七回武则天在召见张老三时问:“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张老三道:“五十有八。”武则天道:“比我小三岁,还不算老。”可见当时的武则天是61岁。十年后第三十一回,武则天与上官婉儿谈话时说:“这十年来你帮忙我做了许多事情,最懂得我心事的人恐怕也只有你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年已经是八十几岁了,自知来日无多,说句笑话,我已是一只脚跨进坟墓里的人了!”十年间武则天由61岁一跃至80多岁,时间都去哪儿了?

开篇第一回,长孙壁的武功号称“武林三大剑术名家之一”,很拽的样子,他与长孙泰在栈道上比剑时宣称“这样的比剑,即算在武林高手之中,也是难得一见”。可是一路看下去眼镜掉了一地:原来长孙兄妹的功夫渣得冷幽默。李逸在峨眉英雄大会上的武功,比长孙兄妹强十倍,但李逸在武玄霜手下走不过十招。

就这样武功超烂的长孙均量,竟然脑子进水,命年仅14岁、武功平平、毫无江湖阅历的上官婉儿,独自去行刺武则天!上官婉儿是幼齿犯傻令人同情,长孙均量不是存心让上官婉儿去送命嘛。

谷神翁、武玄霜、谷神翁三人互斗水平差不多;可是后来各人武功水准乱了套:武玄霜明显不敌天恶道人,符不疑碾压天恶道人加菩提上人、匹敌反派第一高手百忧上人。分明是梁羽生为了情节而情节,只要情节需要,可以让任何人的功夫随意高低变化。他的别的书中人物,武功水准也常是这样不靠谱:人人是超一流高手、他让谁赢谁就赢。

梁羽生武侠小说系列中,和天山派有关联的作品多达28部,分量占了全部小说的七分之四。可以理解成是一部以天山派为中心的正派修武者,和历代各色邪派分子的五百年斗争史。

在梁羽生宏大的天山体系中,天山派一脉武功,缘起玄机逸士陈玄机。玄机逸士的徒弟是谢天华,谢天华的弟子张丹枫,张丹枫的大弟子霍天都才是天山派真正的开山创派祖师。

问题是这个天山派的起点就是站不住的:天山地区在整个明朝根本就不属于大明帝国疆域!直到乾隆25年(1760年)天山才被清朝征服。

随便上百度查看“明朝疆域图”,就知道这时候天山属于卫拉特蒙古。元朝称卫拉特为斡亦剌惕,明朝称卫拉特叫瓦剌,清朝又称其为额鲁特或厄鲁特。卫拉特蒙古或西蒙古。不管叫什么,卫拉特蒙古占据下的天山地区,从未被明朝控制过。

直到清代,瓦剌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和辉特等小部。17世纪初,准格尔部强势崛起,控制天山南北,1640年,准格尔部制定了《卫拉特法典》,正式建立了准噶尔汗国。

18世纪中叶的准噶尔汗国,立国100多年,兵威所向,囊括了俄罗斯中南部、中亚和整个西域地区、直接控制天山南北、青海、西藏地区,领土面积一千万多万平方公里,疆域比清朝还要大。

清朝和准噶尔汗国自1690年开战,征服准噶尔汗国足足用了67年。直到乾隆22年,即1757年,伊犁将军兆惠命令士兵一块水草一块水草地清剿,彻底杀绝了准噶尔蒙古人。只留下一个地理名词"准噶尔盆地"沿用至今。才建立天山北路的统治,天山南路更是在乾隆25年即1760年才真正建立。

天山派是中原武侠流亡分子,怎么可能在强大的准格尔汗国腹地安然盘踞?乾隆时期清军正处巅峰,在延绵67年血洗灭族的征服之战中,怎么会放过天山地区这批占山开派公然反政府的力量?梁羽生笔下的天山派侠士,哪有可能在明朝到天山顶上习武、在清初到新疆草原抗清、随便越境到西藏青海甘肃转来转去?

从七剑下天山开始,天山派就一直在咋咋呼呼和大清过不去,实际上直到雍正年间唐晓澜执掌天山门户,清军压根儿就还没到过天山地区呢!梁羽生闹了个天大的乌龙。

而金庸的历史功底比梁羽生扎实多了:《书剑恩仇录》写的正是乾隆时期征服天山南北两路的事,这是和史实相符的。

苹果手机赞赏请扫此码即可。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