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音频选自喜马拉雅FM的“逸庐夜画”个人主播台。作者/诵读:逸庐 前言 金庸小说洋洋16部,跨越2256年。看起来人物事件千头万绪,其实,只要牢牢把握时间节点,一切自然有条有理。 狠抓情节原由,紧扣事件时间;细究人物年纪,推导奇异现象;这就是逸庐解读金庸的四大基本原则。 只是,若是把金庸小说中大关节处的时间节点梳理的太清爽了,就会发现,其实书中竟然还有许多非常有趣的笑点、非常吊诡的焦点、非常离奇的亮点,藏得很深很深,搞得很怪很怪…… 所以,逸庐下了点笨功夫,把金庸小说集切细了磨,为金庸武侠小说系列排出了个条理顺序。 顺便插播两句私房话:一句是《逸庐夜画元年集》一套六册已然成书,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到逸庐水墨坊购之读之;一句是“逸庐夜画”公众号所配书画,皆为逸庐原创涂鸦之作,逸庐出品,例无章法;墨色撩人,随心夜画。 逸庐水墨涂鸦之作:小巷深处 平常逸庐(镜片。38cm×38cm) 越女剑 1、《越女剑》——东周春秋时期。 《越女剑》故事开头便是一段越王派出卫士中的高手和吴国剑士比剑,一战之下,八名越国好手尽数被歼。然后十六七岁的越女出世,击败吴国剑士,教授越军剑法。书上说:“三年之后,勾践兴兵伐吴,战于五湖之畔。”勾践伐吴是公元前475年,打了三年,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由此推算《越女剑》故事开始于公元前478年,结束于公元前473年。 《越女剑》全书结束时,出生于公元前536年的范蠡已经63岁。此时距公元前494年勾践兵败入吴执役已经过去了21年,而公元前491年西施18岁入吴宫,此时西施也已经37岁了。故事结束时越女阿青22岁左右。 天龙八部 2、《天龙八部》——北宋中后期。 《天龙八部》小说开始于19岁的段誉游无量山。书中说段誉生辰八字是生于大理保定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三日,即1083年1月,由此推导《天龙八部》开始这年,铁板钉钉是公元1092年。 《天龙八部》小说结束那年有个大事件:元祜八年秋,即1093年秋天,大宋太皇太后高太后龙驭宾天,同年段誉登基。这个年份是真实明确的。所以《天龙八部也是铁板钉钉地结束于1093年。这样问题就来啦:厚厚一部《天龙八部》,波澜壮阔,生生死死,多少传奇侠烈,爱恨情仇,难道就统统发生在一年里吗? 射雕英雄传 3、《射雕英雄传》——南宋中后期 《射雕英雄传》全书大历史的味道很浓。开始就借张十五之口交代了一个精准的时间:“高宗传孝宗,孝宗传光宗,金人占定了我大半边江山。光宗传到当今天子庆元皇帝手里,他在临安已坐了五年龙廷……”庆元皇帝1194年登基,坐了五年龙廷便是1199年。书中还交代了“正是八月天时”。所以本书发端于1199年夏天。 随后一路推算,“秋尽冬来过了一年”,1200年底丘处机出场。此时李萍和包惜弱都怀孕呕吐,这是怀孕三个月内的反应。不知何故李萍直到“一月天气雪地产子”才生下郭靖。郭靖生于1202年一月。 《射雕英雄传》结束的时间也是相当精准的:该书结束于成吉思汗去世的那天,1227年8月25日。 《射雕英雄传》的一切奇葩问题,基本来自“华山论剑”的说法:王重阳逝于1170年,这是改不了的真实历史。书中说第一次华山论剑后次年,王重阳去世。可见第一次华山论剑发生在1169年。王重阳去世后周伯通携《九阴真经》和黄药师赌赛,这时冯蘅已经怀上了黄蓉,可见黄蓉生于1171年,比靖哥哥大31岁左右。而第二次华山论剑是在全书结尾、成吉思汗去世前不久举行的,是年1227年,两次华山论剑实际上相隔了58年! 神雕侠侣 4、《神雕侠侣》——南宋晚期 《神雕侠侣》的开始时间需要费点脑细胞考据:1221年黄蓉君山大会,随之在铁掌帮受伤,找一灯救命,一灯给黄蓉疗伤时说到往事:农夫武三通15年前就自愿“弃官离家”随一灯修行,5年前即1216年,武三通被欧阳锋打伤,一灯出手治疗后,半年才恢复,然后这伙人就搬到桃源县群居隐居。所以武三通收养何沅君的时间,只能在1216年那年回家养伤的时候,即武三通1216年收养何沅君。 何沅君“长到十七八岁”时武三通爱上义女、何沅君遇陆展元。1年后即1233年,陆何结婚时李莫愁婚宴闹事、天龙门高僧制住李莫愁、要求李莫愁“保十年平安”十年内不得寻仇。一堆年份叠合折算后,结论出来了:神雕侠侣开篇,李莫愁寻仇之时,是公元1243年。 《神雕侠侣》结束的时间倒是清清楚楚:公元1259年,己未。这一年是大宋开庆元年、蒙古正统元年。这一年宋理宗建元开庆,随又改元景定;这一年杨过给郭襄过了一个及其绚烂的十六岁生日。这一年一场襄阳大战,蒙古大汗蒙哥薨于阵中,阿里不哥即位;群雄第三次华山论剑。 于是逸庐发现了《神雕侠侣》中最大的BUG:杨过的年龄。杨过是杨康的遗腹子,1221年, 1220年秋杨康中毒暴毙。死后不久穆念慈就在荒野分娩了,还差点被彭长老非礼,所以杨过出生就在1221年。 1243年李莫愁寻仇事件,杨过出场时实际已经22岁了。这年杨过随郭靖黄蓉上了桃花岛,一年后23岁的杨过被郭靖带到终南山学艺时,正赶上小龙女18岁生日,霍都一帮人借庆生求婚。于是问题又来了:杨过怎么算都要比小龙女大5岁! 倚天屠龙记 5、《倚天屠龙记》——元朝末年 《倚天屠龙记》的时间难得中规中矩!开篇第一回《天涯思君不见君》,讲郭襄上少林。提到“郭襄自和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分手后,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基本接住了1259年收官的《神雕侠侣》。其实这章才是神雕侠侣真正的结尾。本书显然开始于1262年。 《倚天屠龙记》结束时要交代的地方太多,没有明确的休止符时间。差不多就是从朱元璋逼走张无忌、直到最终得国的时间。全书应该就是结束在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 《倚天屠龙记》最大的问题就是张三丰的年龄,凭空给减了整整10岁!张三丰生于1246年。第三章开始真正进入倚天节奏。书中说“这一年是元顺帝至元二年,宋朝之亡至此已五十余年”。元顺帝至元二年是为公元1336年,这年张三丰九十大寿。 然后《倚天屠龙记》突然又快进了了冰火岛十年:元顺帝至元二年,即公元1336年初夏季节,张翠山出海到冰火岛,就算和殷素素马上苟合,十月怀胎的科学过程总免不了,不管怎样也得到次年即公元1337年、才有可能生下张无忌。这是不可置疑的。所以,张无忌生于1337年。好容易到1346年,张无忌回国,才接回正常时点。 1346年张无忌父母被逼死;1348年张三丰待张无忌去少林寺求医;其后暗恋朱九真、跑进山谷,一呆16年,学成九阴真经出山。张无忌出山后这一年挺忙:解决了六大门派攻打光明顶之战、过绿柳庄、访少林、上武当,还办了一件大事:明教蝴蝶谷大会,相约八月十五杀鞑子。金庸在书中清清楚楚已表:这年是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也就是1366年。 1366年,张无忌重出江湖。金老所有的时间节点全对。但是把每个人的年龄都减掉了10岁:不仅是1337年出生的张无忌这年29岁了不是19岁,而是整个书中主要人物的年龄都错了位: 张三丰是120岁了不是110岁、周芷若也是31岁了不是21岁、杨逍、灭绝师太、金花婆婆……总之每人都给少算了10岁。 显然,问题就出在金老忘了要算上冰火岛的十年。 逸庐水墨涂鸦之作:水墨人家(镜片。38cm×38cm) 笑傲江湖 6、《笑傲江湖》——明朝中期 《笑傲江湖》架空历史,没和现实有交集。金庸先生故意不讲明时间,据说是因为金老要借此书含沙射影,故意营造了一个虚幻的架空世界。 《笑傲江湖》要算精确时间是没办法啦,但是大的时段还是可以梳理出来的: 书中已经有武当派出现,因为武当派源于元朝张三丰所创,所以此书一定在元朝之后;而书中官职名称皆为明朝官制,而且日月神教的名字,显然就是明教换个隐晦点的称呼,多半就是发生在明朝了。 在《鹿鼎记》中澄观老师侄,看着韦小宝胡乱打架的神韵,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令狐冲自然就是《笑傲江湖》中那个开了外挂的男主角。而清朝人口中的“前朝”,那自然是明朝了。 侠客行 7、《侠客行》——明朝后期 和《笑傲江湖》一样,一是书中有武当派出现,说明必是在讲明朝之后的事情。书中没有提到“片帆不许入海”的明初迁海政策,反而结伙组团出海喝腊八粥。可见《侠客行》的时段,必在明朝隆庆元年即1567年之后,明穆宗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史称“隆庆开关”。解除海禁后,书中众侠客方能自由出海,踏上侠客岛。但《笑傲江湖》一书,时间跨度也不能超过1627年——天启七年,即1627年,陕西王二起义开始了,天下大乱,武侠凋零。 逸庐水墨涂鸦之作:水凉秋深懒(镜片。38cm×38cm) 碧血剑 8、《碧血剑》——明末清初 《碧血剑》开始于浡泥国张朝唐回漳州原籍应试。说“其时正是崇祯六年”。崇祯六年即1633年。这一年袁2承志9岁。 《碧血剑》结束于1644年。是年明亡、清廷入主中原。袁承志20岁远遁南方海外,从此变成天外飞仙,终身不履中土。 《碧血剑》开场时袁承志9岁,结束时袁承志也才20岁就归隐海外去了。书中对阿九的年龄没有正面表述,但到后文《鹿鼎记》中补述了九难的年纪:刚出场是在清康熙八年即1669年,借14岁的韦小宝的眼睛观察她:“约莫三十来岁年纪,只是剃光了头,顶有香疤,原来是个尼姑”;也就是说1669年的九难,大约是“三十来岁年纪”,应该是30岁出头、35岁不到。 由此回溯,可推算出在《碧血剑》中的1644年,阿九断臂出家之时,大约才不到10岁。这么一只幼齿小萝莉竟然能把袁承志魅惑得五迷三道,我也是醉了。 然而阿九在历史中确实存在过。她就是崇祯皇帝亲生女儿长平公主,名叫朱媺娖,生于1630年,明亡时16岁。不知为何金庸先生不采用正常的史实设定阿九年龄,非要让10岁的长公主和19岁的袁承志擦出火花。 鹿鼎记 9、《鹿鼎记》——清朝康熙年间 《鹿鼎记》是金庸小说中最为严谨符合历史时点的一部。故事开始于康熙八年即1669年。这年13岁的韦小宝进了皇宫,配合康熙杀了鳌拜。 《鹿鼎记》全书结束在1689年,韦小宝签订《尼布楚条约》后,无法左右逢源,只得归隐。全书就此结束的干干净净,再不留续点伏笔。金老爷子就此封笔。 《鹿鼎记》的一个明显的时间破绽,就是建宁公主的年龄。书中写道韦小宝的七个老婆排“座次”时,提到苏荃最大,方怡次之,再次是公主,而沐剑萍、曾柔和阿珂与韦小宝同岁。可见建宁公主的年龄比韦小宝至少会大一两岁。而康熙也是只比韦小宝大一岁。也就是说,建宁公主和康熙的年龄居然差不多大。 书中说顺治自从有了董鄂妃,便从来没有和太后同过房,建宁公主是假太后毛东珠和邓炳春之女。康熙八岁时顺治出走,那时建宁公主也已经七八岁了。来历不明的建宁公主,就在顺治眼前生活了七八年。顺治怎么会容忍? 韦小宝的年纪,也是好多年冻龄不长了。实际上,康熙八年即1669年杀鳌拜时,韦小宝13岁;1681年吴三桂败亡、三藩平定之时,韦小宝31岁了;康熙二十八年即1689年,《中俄尼布楚约》缔结之时,韦小宝39岁。早就不是“小鬼”了。所以在韦小宝“退隐”的时候,苏荃44岁、方怡42岁,建宁公主40岁,而沐剑萍、曾柔和阿珂都是39岁。 书剑恩仇录 10.《书剑恩仇录》——清朝乾隆年间 《书剑恩仇录》算是金庸小说中最不故弄玄虚的了,一开篇就写道:“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陕西扶风延绥镇总兵衙门内院,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跳跳蹦蹦的走向教书先生书房……”爽气!眼见《书剑恩仇录》就是开始于乾隆18年,即公元1753年。 《书剑恩仇录》结束之时,霍青桐战败、乾隆平回部、香香公主自杀警示、红花会行刺乾隆不果,抓了福安康远遁回疆。这一年是乾隆24年,即1759年。史载乾隆二十四年二月,富德、阿里衮等与霍集占大战呼尔璊,大败之,解黑水营之围。七月,清军攻克喀什噶尔、叶尔羌,大、小和卓木逃至巴达克山部被杀,回疆叛乱平定。所以全书结束于1759年。 白马啸西风 11、《白马啸西风》——清朝雍正年间 《白马啸西风》书中瓦耳拉齐对立文秀叙说高昌迷宫的来历,说:“高昌国自鞠嘉立国,传九世,共一百三十四年,至唐贞观十四年而亡。”又提到此事至今已经“千余年来”。 高昌麴氏王国立于北魏景明三年辛巳,即公元501年,灭于唐贞观十四年庚子,贞观十四年就是公元640年。再加上“千余年”,既然有个“余”字,则应该比1000年多个上百年总要有的,差不多1100年左右吧。则《白马啸西风》的故事上限是发生在1740年左右。 乾隆好大喜功,发动了数场规模较大的战争,其中一场较为著名的就是在公元1759年平定回部之乱。《白马啸西风》的哈萨克人也是穆斯林,书中未提及《书剑恩仇录》中大书特书的这场战争,可见《白马啸西风》应发生在乾隆平定回部之前,因此下限在1759年之前。 《白马啸西风》故事跨度近20年。应开始于1740年左右,结束于1759年之前。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正好基本上和《书剑恩仇录》时间跨度重合。 鸳鸯刀 12、《鸳鸯刀》——清朝乾隆年间 《鸳鸯刀》是一本迷你版《鹿鼎记》。故事围绕传说蕴藏著无敌於天下的大秘密的鸳鸯刀展开情节,主人公太监萧半和,“满清皇帝听说这双刀之中,有一个能无敌於天下的大秘密”,由此看出此书是写清朝的江湖。但是具体的年份就要费思量了。 书中两条主线:武功不济却自视甚高的太岳四侠为给晋阳大侠萧半和祝寿找寿礼,陕西西安府威信镖局受川陕总督刘于义托付护送鸳鸯刀到清廷。从地名着手考据:要满足“川陕总督”和“陕西西安府”两个名字并存的年代,只有一个特定的年份: 川陕总督是清朝九大封疆大吏之一。因清朝时所分省份与现代中国的省份设置有所不同,陕西和甘肃在某些时期是合为一省使用,所以称陕甘总督,是管辖陕西、甘肃境内所有事情,而川陕总督则是同时管辖陕西、甘肃、宁夏、四川几个省的事务。 查阅乾隆状元毕沅所编《西安府志》:清朝顺治二年四月,设陕西三边总督。同年十一月,设湖广四川总督。顺治十年六月,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兼署四川总督,于是陕西三边总督改为川陕三边总督。顺治十六年,川陕三边总督更名为川陕总督。顺治十八年八月,各省均设总督,陕西总督和四川总督分离,原川陕总督李国英改四川总督。后来陕西总督和四川总督都经过数次更变,还有两陕总督或川湖总督之类的出现。 川陕总督的称呼出现在康熙十九年十一月。这一年陕西总督和四川总督再次合并为川陕总督。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川陕总督再次分离为陕西总督和四川总督。康熙六十年五月,两地总督再次合并为川陕总督。雍正九年二月,川陕总督再次分离为陕甘总督和四川总督。雍正十三年十二月,陕甘总督和四川总督再次合并为川陕总督。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川陕总督再次分离为陕甘总督和四川总督。 直到乾隆二十四年七月,即1759年,陕甘总督和四川总督合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川陕总督”,一部分为“甘肃总督”。甘肃总督驻肃州,兼管陕西。川陕总督移驻四川。这时候,西安府不作为“内陆十八省”的省会,只作为陕西省的治所。也就是这时候,才有“陕西西安府”连在一起的说法。 但是到了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陕西西安府”还在,可是“川陕总督”又消失了,再次还原成陕甘总督和四川总督。 整个清朝历史上,唯有乾隆二十四年七月后至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前,才有“川陕总督”和“陕西西安府”同时出现。 而《鸳鸯刀》的情节是定义在“三月初十萧半和五十寿诞”的时间节点上的,所以,综上所述,《鸳鸯刀》故事时间是发生在清朝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即1760年。 《书剑恩仇录》结束于1759年,第二年就是《鸳鸯刀》故事发生的年份。 飞狐外传 13、《飞狐外传》——清朝乾隆年间 《飞狐外传》何时开始是个谜,整部书里金老爷子就是存心不说具体年份,书中也没有出现任何真实的历史大事。显然为了呼应《雪山飞狐》,金老爷子刻意抹杀了《飞狐外传》的时间轴。 好在逸庐钻牛角尖的功力非凡,终于在“第19回相见欢”里,发现一段文字“福康安十年前曾为红花会群雄所擒,大受折辱,心中恨极了红花会人物,这一次招集各派掌门人聚会,主旨之一便是为了对付红花会……”由此看出端倪: 《书剑恩仇录》里结尾时红花会逮住福康安是1759年,那么《飞狐外传》中十年后福康安开天下掌门人大会的年份就是1769年。 《飞狐外传》开始时就是一场惨烈的商家堡大战。赵半山对13岁的小胡斐也说过福康安在数年前被红花会抓住过。胡斐参加天下掌门人大会的时候是17岁,由此倒推,商家堡大战是在天下掌门人大会的4年前,胡斐13岁那年,即1765年。 所以《飞狐外传》开始于公元1765年,结束于天下掌门人大会那年,即公元1769年。 雪山飞狐 14、《雪山飞狐》——清朝乾隆年间。 《雪山飞狐》全书就写了一天的事情,这天的日子写得很明确:“这是乾隆四十五年叁月十五”,即公元1780年3月15日。 《雪山飞狐》此书写在《飞狐外传》之前,两部书同一批主角配角,不同的故事体系,金老爷子后来为了让两部书统一起来,改了又改,可谓挖空心思、绞尽脑汁: 从《飞狐外传》推算:1765年商家堡大战时胡斐13岁,即胡斐生于1752年。由此可以计算出苗人凤和胡一刀决战之时,就是1752年胡斐出生那年。到1780年《雪山飞狐》故事之时,胡斐足岁28岁了。 这点和《雪山飞狐》中的一段话略有差别:“苗姑娘约莫十七八岁年纪,她说那场惨事发生在她出生之前十年,正是二十七年之前……”好吧,只差一年也罢了,也许胡斐出生月份小,硬要少算一岁也未可知。 同样是在《飞狐外传》开始,1765年商家堡大战时,苗人凤带着苗若兰出场时:“那高瘦大汉大踏步进厅,坐在火堆之旁,向旁人一眼不瞧,打开包裹,原来里面是个两岁大的女孩……”,1765年苗若兰两岁,则苗若兰生于1763年,到1780年十七八岁也对。 这些都给金老爷子说圆了。但金庸武侠的大体系,可不止这两本书之间的统一,和《雪山飞狐》情节有交集的书,共有《碧血剑》、《鹿鼎记》、《书剑恩仇录》、《白马啸西风》、《鸳鸯刀》、《飞狐外传》。七部书时空交织,其中无数的平行时空硬伤,实在是神仙也无法弥补: 苗人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那些年,正是天山大侠袁士霄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年头;兴汉丐帮范帮主反清复明的时候,雪丐吴六奇的丐帮也在联合天地会反清复明;飞天狐狸为保护李自成隐身平西王府的时候,百胜刀王胡逸之夜保着陈圆圆隐身平西王府;李自成到云南见陈圆圆,恶斗吴三桂,飞天狐狸怎么不现身出手…… 感觉《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加《雪山飞狐》是第一个平行世界;《碧血剑》和《鹿鼎记》是第二个平行世界;《白马啸西风》和《鸳鸯刀》又是第三个平行世界。三个平行世界在同样的时段里演绎各自不同的故事,各路英雄行走在自己的江湖上,从不撞车、互不干涉。李自成、陈圆圆、吴三桂则很忙,两头穿越,各自分饰两套版本的剧情。而大反派乾隆皇帝更是忙着跨时空作死:就在1759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和回部开战、和红花会叫板、觊觎鸳鸯刀、为难天龙门、招惹南少林…… 连城诀 15、《连城诀》:清朝同光年间 《连城诀》从官职、地名上,可以看出是清朝。大反派凌退思的职位是荆州知府。具体故事的年份需要考证一番。 清朝是在康熙九年置上荆南道;雍正十三年上荆南道更名荆宜施道;同治年间,荆宜施道驻荆州府,清朝“荆州知府”这个头衔从此开始出现。有案可查的是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倪文蔚授荆州知府,在任八年。而在可查到的历史档案或是资料当中,湖北荆州最后一任知府应该是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署湖北荆州府知府的余肇康。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荆宜施道更名荆宜道,1912年宣统退位时取消了知府这一官爵。 凌退思想要在荆州知府的任上呆二十几年,只有从1872年到1895年这23年可以留给他玩。 所以《连城诀》故事开始于1872年后,结束在1895年前。 当然,《连城诀》的故事从根本上就不可能成立:连城诀宝藏是后梁皇帝在亡国之际,将他所收藏的珍宝藏在一座庙中。而这个宝藏的所在地是记录在一本《唐诗选辑》中,要能解读这本唐诗选集首先要熟知唐诗剑法的顺序。而后梁也就是西梁甚至出现在唐朝以前,凭什么就知道上千年后江湖上可能会冒出一本《唐诗选辑》? 三十三剑客图 《三十三剑客图》又名《卅三剑客图》,是一套古代著名的木版画,绘者任渭长是咸丰年间传统版画大师。任渭长根据《唐人笔记小说》的题材绘制《卅三剑客图》,旧小说配上插图和绣像,这是向来传统。 金庸这部《三十三剑客图》,其实是以任渭长的版画为题图,为这套木版画作了个传。而金庸的《越女剑》,其实也是依据《三十三剑客图》的第一图“赵处女”编写。 《三十三剑客图》这部书的每一篇各有时间年代,就不一一啰嗦了。 逸庐水墨涂鸦之作:鹤寿不知其纪也(镜片。38cm×38cm) 结语 平心而论,金庸写作武侠小说时,未必每部小说的时间都掐的那么精准。但他创作每部小说时,一定有个预想的时间节点设定。即使他故意把年代虚化的《笑傲江湖》、《连城诀》、《侠客行》、《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这几部书,其实潜意识中也是设想好了时代背景的。 不知为何,金庸武侠小说的三分之一都是设定在乾隆朝,而且在他的书中,各部书中的乾隆就是各种坏!只是乾隆对海宁相当不错,海宁人金庸这么努力否定乾隆真的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