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国家出手,进口海鲜或将下降!这是属于每一位养殖户的契机!

 一号水产 2022-01-22


文/undercurrentnews

中国消费者普遍担心进口海鲜,有可能被冠状病毒污染,导致中国海鲜进口大幅下降 。

一、中国进口海鲜数量减少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进口海鲜价值49.7亿元(合7.51亿美元),较2019年8月下降45%。9月份的降幅较小,当月进口海产品价值为65.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

一家中国国内加工企业表示:“考虑到国内需求疲软以及港口检查,预计今年用于加工的原材料进口将减少50%。由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海鲜包装进行传播,因此进口手续更加严格。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数量,尽可能可能少买进口海鲜。”

今年6月,北京出现进口三文鱼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关系后,今年7月,厄瓜多尔进口虾的外包装检测出冠状病毒阳性,此外,俄罗斯鳕鱼、印度尼西亚带鱼和大比目鱼的包装也被发现有病毒的痕迹。尤其是,上个月在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在未发现进口海产品与冠状病毒发生关系之前,中国的海产品进口相当稳定。在2020年上半年,进口额比去年同期下降3%(见图表),而进口量却增加了8%。但目前为止,与去年相比,进口比例将显著下降;今年1-9月,中国进口为649亿元人民币(合97.8亿美元)海产品,同比下降13%。特别是去年上半年,仍有大量海产品通过与越南以走私的方式进入中国。

进口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可能与虾进口量的下降有关。事实上,中国9月份虾进口量与去年相比下降的近一半,9月份,中国进口了1.95万吨冷冻温水虾,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3%。与去年前9个月相比,中国每月的海产品进口总额减少了2.2亿美元。

一位北京的虾进口商表示:现在每家虾进口公司都在亏损,现金周转率的下降导致了成本上涨,而且海运费用也在增加了,导致每家虾进口公司都在遭受巨大损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拥有庞大产品线的公司。”

二、进口手续更让进口商们头疼

一家在青岛加工白鲑和三文鱼公司的高管表示:现在的压力归咎于繁琐的进口手续。

他说,通常情况下,该公司每年进口4000吨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出口,但是现在在青岛和大连港口,为了应对冠状病毒检查,可能会延误上一个月时间。

不过,另一位高管预计,有关部门将简化用于加工和再出口的进口原材料的手续。

他表示:“目前,这些增加的检查更多地与国内消费海产品有关,因此对这些海产品推出了相当严格的检查。就其他进口而言,比如:再出口加工行业,我听说似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尽管步伐缓慢。但是到鳕鱼季节开始时,解决方案应该到位,这正是鉴于中国许多加工行业对进口的依赖。

三、国务院对进口冷链食品有新要求

最近,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引起不少海鲜进口商的担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中国白鲑进口商表示:“这一通知意味着政府不希望我们进口更多冷冻海鲜。至少,不会为我们提供支持。因为冷冻产品从收购,运输,加工,装卸,存储,国内销售、出口是一个庞大的环节,提供可追溯行,势必耗费大量的财力与人力。

另一位进口商也表示:目前,所有进口冷冻海鲜在出售前,必须消毒报告,并带有可追溯的文件。根据《通知》要求检查每个进来的集装箱是否有冠状病毒。如果测试结果为阳性,则冷冻食品将退回或销毁;如果测试结果为阴性,仍必须对集装箱内和海鲜外包装进行消毒...这样给进口商带来重重阻碍。

四、展望中国水产品的未来

中国是一个海鲜消费大国,但是进口海鲜一直占据国内消费总量的半壁江山,给国内海鲜价格带来不小的压力。现在,随着中国进入后疫情阶段,消费能力大大增强,但是进口海鲜产品频频“暴雷”,加上国家对进口海鲜进一步管控,势必导致进口海鲜减少,这或将是国内广大水产养殖户的一次“契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