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存在感为何越来越低?

 胶东故事会 2022-01-22
转眼间已经到了辛丑年的腊月初八,距离壬寅新春没有几天了。
腊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节”。在过去,腊八节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时间节点,不少县志当中都有专门提及。但如今,它在生活中的存在感已经明显降低。倘若不看朋友圈的话,不少人可能一早都没有意识到今天是腊八节。
那么,腊八节的地位为何日渐衰落呢?就笔者个人观点而言,大体有三个原因。

其一:传统节日氛围变淡的大环境影响
民谚曰:“过了腊八就是年。通过这句话不难看出,纵使“腊八节”还有其他寓意,但人们之所以会重视这一天,主要就是因为它可视作“过年的前奏”。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随着时代的发展,年味都已经渐渐减淡,作为“过年前奏”的腊八节,存在感大大降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其二:仪式感相对单薄
过节与平日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仪式感。过年如此,中秋亦然,清明、端午、元宵也是这般。而腊八节的仪式感却相对单薄,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天除了喝“腊八粥”之外,似乎并无其他事情可做。而“粥”又是一种稀松平常的食物,不像月饼、粽子、汤圆这样具有特殊性,因此就更容易被人忽视。
其三:时间日程上的冲突
传统节日,基本都起源于农业社会。而在那时,秋收之后,过年之前,基本都算是农闲期,人们有时间有精力来过节。
而如今,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腊八节又非法定假日,重要性自然就不断减弱。
笔者生于八十年代末,长于栖霞之东,从小到大,几乎就没专门过过腊八节。而同龄人当中,大部分对此也都不以为意。至于“喝粥”一说,更是可有可无。
我们这一代人对腊八节无感,主要就与上学时的课程冲突有关。在中小学时期,腊月初八正是期末考试前后。这段时间里,大家都在紧张学习,谁有空去想着腊八节?

而工作之后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到年底不放假,大多数人显然已经没有心情、没有闲暇来过一个不放假的节日了。
也正是以上因素的交织,腊八节的存在感才越来越低。
不过,好在如今已经是智能通讯时代。多数朋友今天可能并无实质性的过节举动,但至少在社交平台上,还会以此为由头进行彼此问候,这也算是聊胜于无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