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医学答疑——如何看待痰饮病有时出现“口舌干燥”为病态,有时出现“渴者”却为病“欲解”之兆?

 了然3z5ctoaa2w 2022-01-22

说明:前面部分是马培锋老师接到学员问题后的解答笔记,全都是引用仲景书,解读大家的疑问,所谓:“以仲景解仲景”,后半部分是青竹中医工作人员根据讲解录音整理转文字稿,并经马培锋老师批改后内容。

解答笔记:

问题:如何看待痰饮病有时出现“口舌干燥”为病态,有时出现“渴者”却为病“欲解”之兆?

仲景原文:“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己椒苈黄丸 4味 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仲景原文:“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讲解录音整理转文字稿:

首先看看“口舌干燥”的出处吧,口舌干燥出自于《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篇啊,仲景原文描述是这样子的,他说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其实这个就说的是痰饮病,已椒苈黄丸,四个药,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然后先时服一丸,日三服,口中有津液者可能就是水化气了,就好了。那么此中提示肠间有水气的口舌干燥,为什么?我们说,如果水在这个胃的时候,往往这个口渴就不明显,如果是寒症,在肠的时候,那么口舌干燥可能比较明显,水都在下面了啊,这是一种情况,就是你要问的口舌干燥的出处的这块儿,所以他把肠子的水一去,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都是下水的,一去,可能口舌干了就会好。

图片

那么另外一个说法,有时候口渴是病情好的预兆,那么在张仲景里面原文里也有啊,我也找出来了,他是这段儿比较复杂,你慢慢听,说的是水饮病啊。

他说“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这句怎么说,这个病人啊,呕吐,吐完了口渴,这是病向好的意思。其实言外之意本身有水饮,吐了以后水也没了,那胃恢复正常了,所以口就渴了,这是正常的,如果有水饮的话,口是不会渴的,这是一种对这句话的理解啊。

紧接着他又说,“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又怎么理解?说的是这个水在这个心下,这个地方停着,这个你又不能生成正常的水液,就相当于是一个废水,虽然你有停水,但是人还是口渴,所以这个你可以结合五苓散理解就行了,病人口渴的非常厉害,喝多了有时候还会吐水(叫水逆)

后面还有一句,“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按理说就是跟他们开头儿说的,那个呕吐了以后,你应该渴,渴那病是好了,但有的人吐完了以后还是不渴,那怎么办?胃里面有水饮?这是叫支饮,这段儿不太好理解,有的说吐完了口渴是正常的,但是吐完了口渴的特别厉害啊,就是第二段水停心下,甚至喝水再吐,它属于这个五苓散证。还有第三种情况,说的是呕完了以后应该渴它不渴,那也是有水饮的一种情况,这个我们就要仔细分析了。

这就要对水饮进行分析啊,水饮我们都知道啊,他如果是热的话,热怎么会有水呢?其实也是可以有的,比如说五苓散里面的这种,泽泻、猪苓,他都是寒性利水去热止渴药,这种水在体内代谢不了,那肯定渴的厉害。但是如果是寒饮,虽然他呕,但是他是口不渴,那么我们去水饮的药啊,也有去这个寒的作用的药,如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这种温性的利水的药,这种的一般口都是不渴的。

图片

所以口渴与不渴不一定能判定是否是停饮啊,我们还要结合这个六经、八纲里面的寒热去看这个问题啊,一定要记住,要结合寒热去看这个问题,如果停饮是热证,那么他是口渴的,要用寒性的,刚才大家举例的如果有停饮,它是寒饮内停的,他是口不渴的,比如说我们用的这个干姜、半夏、苍术去治疗。

灵活理解啊,不要理解死了,也不要把水就理解成寒。

关注“经方人”公众号,学习更多纯正经方思维及临床知识,更有经方系列免费视频课程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