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中“礼”是怎么样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那么关于礼,这种无形之中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婚礼来加以说明。我们知道中国人他这个礼,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我们就看一看这个婚礼,就知道这个礼,是怎么样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在男女双方成亲的前三天,男方三日不奏乐,女方三日不熄灯。那为什么三日不熄灯呢?是不是高迷信活动啊?实际上古代的所有礼仪,都起到了教育的效果。因为再过三天,这个女儿要出嫁了,趁着她还在家的时候,抓紧时间给她以为人妻、为人母的教育。所以甚至彻夜不眠,告诉她怎样去承担好家庭的责任。在迎亲这一天,男子早早的要起床了,他起床干什么呢?他要祭祀天地,祭祀祖先。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在古人看来两个人的结合,不仅仅关系到两个人、两个家族的命运,它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天下的太平,关系到家风能不能传承,所以礼节就特别地慎重。这个男子,他要动身迎亲之前,他的父亲要给他敬酒。我们知道中国人,特别讲求的就是长幼有序,平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都是儿子毕恭毕敬地给父亲敬酒,但是他要去迎亲的这一天,次序突然换了,换做是父亲亲自给儿子敬酒。从此以后,祭祀祖先的责任,家庭的德风就要由你来承担了。这个儿子也就知道,今天我所做的这件事责任重大,不可儿戏。 这个新郎到了女方的家里。这个女方的父母,亲手把女儿交到新郎的手上。意思是说,从此以后,我这女儿一生的幸福,就托付给你了。你要对她很关爱,很负责任。嫁女儿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当然很高兴。但是心里也有很多的牵挂。不知道女儿嫁到婆家,会不会受气,丈夫对她够不够好,够不够负责任。这个时候,新郎也能够体会到,岳父岳母的心情。于是,他带着新娘,跪拜岳父岳母,感恩他们为自己培养了一个贤内助,也是希望岳父岳母放心,自己一定会善待他们的女儿。那么这样,这个女子才被娶上了花轿。她坐定花轿之后,一定要做一个动作,什么动作呢?就是把她的香扇,从轿子的窗口给抛出去。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动作呢?因为这个女子,在家以前也是千金小姐,父母的掌上明珠。那骄里娇气的习惯也很严重。比如说这个天气稍微有点热了,还要拿着扇子扇一扇。说这天气好热呦。所以骄里娇气地小姐习气很多。但是今天,你要去为人妻,要成家立业了,那么这些小姐的习气,坏脾气,就要随着这一把香扇,全都抛出去,抛得一干二净。那么到了丈夫的家里,从此以后,我们这个家就托付给你了,你是我们的家庭主妇。所以上孝公婆,中和妯娌,辅助丈夫,下教育好子女。这个责任,无比地重大。必须有深厚的德行,才能够承担好,所以厚德载物。 那么这个新婚的夫妇要喝交杯酒,这个交杯酒也喝得很有味道。他们是拿一个葫芦瓜一切两半,然后一人一半,提醒我们夫妻本来是一体的,不分彼此。而这个葫芦瓜里的酒是甜的,葫芦瓜的丝是苦的。喝了这一杯交杯酒,就意味着夫妻从此之后,要同甘共苦,彼此扶持,白头偕老,共度一生。所以你看,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夫妻两个人本来就是一体的,不分彼此。所以不要过多地计较。那这还不算,还要把两个葫芦瓜拿绳子系在一起,挂在墙上。干什么呢?留作纪念。提醒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不要因为小小的磕磕绊绊,忘记了两个人结合时最初的发心。那我们想一想,两个人在结婚那一天,都是怎么样的发心呢?都是想到,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可以每一天生活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呵护了。所以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同甘共苦,白头偕老。所以你看到这个葫芦瓜,想起两个人结合时的最初发心,那你还会因为生活中一点芝麻大的小事,就去闪婚闪离吗? 所以你看这个婚礼的每一个步骤,都是起到教育的作用,都是提起一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提起一个人的正知正见。这就是礼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刘余莉教授简介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硕士毕业,英国赫尔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富。曾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 2015、2016、2017年,先后三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三十四集 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 中国人自古以礼治天下,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礼义道德的教化呢?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 意思是安定国家、教导人民恭敬和顺,没有比用礼义道德来感化更好的办法了。所谓治国,无非是“安上”与”治民”。而孔子认为“安上治民”最好的方法是用礼。“礼”的本质是“敬”,虽然只是一个“敬”字,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是巨大的,因为有“敬”便能有“悦”,家庭、社会、国家都会因敬爱和喜悦而和谐,这就达到了“安上治民”的效果。 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精彩解读《群书治要》,让我们从中领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中国智慧,领悟治国理政的上上之策。敬请收看本期《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三十四集: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 |
|
来自: 情缘半岛 > 《《群书治要》讲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