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六晚,以色列爱乐乐团在音乐总监拉哈夫·沙尼的带领下,为海内外线上观众奉献了一台“世界剧院联盟特别呈现 四海之声——以色列爱乐乐团音乐会”。虽山海阻隔,但热爱依旧,虽无法相聚,但美妙乐音普惠万千挚爱。当晚,莫扎特《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第四号交响曲》被先后奏响,乐团令人称道的弦乐、恢弘协和的铜管,让广大网友再次领略到这支“独奏家组成”的天团魅力。 

▲莫扎特《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如果你想了解莫扎特的一切,但又只能研究他的一种体裁作品,那么最佳的选择就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钢琴家霍洛维茨曾说。
莫扎特是一个早熟的人,从他与父亲之间的书信可以看出,他对死亡的话题早有意识并高度关注。他不断提醒自己以超然的态度对待人生,哪怕在最后一部协奏曲中,音乐依然温和从容、清新明朗。当晚,作为钢琴家、指挥家的沙尼,他将音乐天赋展露无遗,对音色的控制和轻盈触键,让观众感受到莫扎特和谐、纯净、恬淡的理想世界。 ▲柴科夫斯基《第四号交响曲》第四乐章
“如果你在自己身上找不出快乐时,那么就到别的地方去找吧,到人民中间去吧……被这样单纯的情感所支配,是多么幸福啊,在这里你看见了单纯而又深刻的快乐”,柴科夫斯基致信梅克夫人。 柴科夫斯基在饱受婚姻困扰后,开始构思被他称为“命运”的第四交响曲。在第四乐章中,作曲家根据俄罗斯民谣《小白桦》写成朴素优美的旋律,表现出人民的强大力量。柴科夫斯基在作品中突出对生活的热爱,颂扬人们为争取自身幸福,同冷酷无情的命运进行不懈斗争的勇气。 当然,音乐会的精彩远不止这些,“沙尼这一串颗粒感赞!”“柴四第三乐章的拨弦是教科书级别的”“乐团的音色没谁了”“随便截屏都是高清壁纸”……点击“阅读原文”,音乐中的更多惊喜有待大家亲自发现和体会。 
视频来源: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 文案:何洛婷 编辑:高 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