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西药无效的带状疱疹,独取这个穴位

 国粹古中医 2022-01-22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蛇串疮”、“火丹”、“火带疮”、“缠腰火丹”等范畴。此病前期症状包括: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痛觉,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主要为:三叉、颈、肋间、腰骶部神经分布区。

临床上董老师观察,中医治疗此病多能治愈,不留疤痕,也不留后遗疼痛,效果远优于其他医学。

一、病因分析

(一)西医的观点

西医认为,本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而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是带状疱疹发病的重要因素。

(二)中医的观点

急性带状疱疹的病因是外感毒邪,邪气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使气机运行受阻,经络阻塞不通,发生疼痛。内因是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湿蕴结,致使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阻于经络,以致血瘀气滞,不通则痛。

春季是带状疱疹的高发期,因此时天气忽寒忽热,人们容易营卫失调,一旦邪热外袭,郁于少阳经即容易发此病。

临床观察,深秋和入冬以后,中老年朋友容易患带状疱疹。董老师的老朋友郭刚老师分析地非常透彻。他说:一方面,入冬天气变冷,出汗少,运动也少,而饮食热量偏大,特别是过食牛羊肉火锅,容易增其内热;另一方面,中老年人自身阳气偏弱,无力运化过多的热量,加上肉类生产中多添加激素和各类药物,更易导致热毒内闭。热毒郁滞于少阳经,即可能引发带状疱疹。所以说,除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可致病,饮食不当也是导致此病的重要原因,请中老年朋友们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二、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的处置原则是保持病变皮肤干燥、减少不良刺激、药膏治疗。西医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止痛和营养神经,但这些方法容易导致后遗神经痛,如烧灼、电击、紧束、针刺及撕裂般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防止后遗神经痛,西医建议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疱疹患者接种疫苗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可降低39%。

(二)中医治疗方法

此病属少阳火毒郁滞于皮下。祛邪是治疗的根本。邪气一祛,正气自能来复。祛邪的关键是给邪气以出路,邪在皮肤,当解表。寒凉固然能清解热毒,疏风则可开邪热外透的出路,二者需结合应用才好。

急性期可用白矾100克,雄黄100克,共研极细末,凉开水调成糊状外敷局部,日数次,有良效。

对于治疗带状疱疹的汤药,董老师重视大瓜蒌散。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里说:“瓜蒌散治肝气燥急而肋痛,或发水疱。”董老师的常用剂量如下:瓜蒌仁30克(炒捣),瓜蒌壳15克,生甘草6克,红花3克,水煎服,日一剂。在此方基础上,董老师常加板蓝根30克,僵蚕10克,白芍15克,三七粉3克(分两次冲服),并根据病情辨证加味,临床观察其疗效优于原方。

瓜蒌是治疗此病的良药,瓜蒌可以疏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兼可甘寒生津。对肝经实火和肝胆湿热都有良效。但本病毕竟属于正虚而邪盛所致,故寒凉药物不可过用,以免伤损中焦阳气。且火热之邪容易消烁津液,故本病后期当酌加甘寒养阴及通络止痛之品,效果更好。

另外,此病针灸治疗效果极好,其病多在少阳经,取穴以循经远取为主,针用泻法,一般针泻外关、液门、阳陵泉、侠溪、丘墟诸穴。

此病凡属火郁致病,都可刺血拔罐,常用放血部位包括曲泽、尺泽、大椎、委中、膈俞、耳尖等等,或用皮肤针扣刺,或三棱针点刺,或刺后拔罐,可助速愈。根据董老师的临床经验,此病若能及时选择针灸治疗,平均八天可愈,且完全无后遗神经痛!

多年来董老师治疗过数十例带状疱疹,发现针灸的疗效妙不可言,不管病情多重多急,一般针入即痛减,若能配合汤药内服,更可加快治愈的速度。

(三)案例

一女病人数年前患带状疱疹,疱疹遍及面部及后背,经用可的松治疗后缓解,现遗留两眼球疼痛,百治不愈,伴右面部疼痛、鼻塞、右足跟痛。针对侧灵骨、大白及侧三里、侧下三里,以助止痛,同侧合谷、三叉三以牵引之。针入病人即觉面部气行如蚁爬。两诊竟然诸症皆愈,叹为不可思议。

一男病人,阴囊下疼痛,伴左前胸皮肤烧灼感,诊为带状疱疹。此肝经火毒内蕴,烧灼为患,其病皆在肝经,泻蠡沟、行间以祛其火毒,配合取手阳明大肠经诸穴以扶金抑木,故泻迎香穴以理气止痛,右灵骨、大白以补气降浊。三诊后阴囊处透出红疹,而诸痛皆霍然竟愈。红疹为排邪反应,热毒外透为疹,自然痛愈。

某老年男病人一年半前患头部带状疱疹,经西医治疗后疱疹消失,但留下后遗疼痛,每三四天即发作,以太阳穴及眼后痛甚。邪毒未净,阻滞经络,其痛如此。先针风池、风府,以后治前;再针丝竹空透率谷及四关穴,并在前额周围刮痧以透出毒邪。数诊而诸痛尽失,一年来偶尔略有疼痛发作,再来治疗一两次即愈。

一病人右下腹疼痛被误诊为阑尾炎,且误做了手术。但术后仍然疼痛,三天后局部皮肤出现疱疹,才确诊为带状疱疹。现病人疼痛剧烈,精神萎靡,急针阳陵泉、丘墟、足临泣诸穴,并点刺龙眼穴出血。针后大便通畅,疼痛立减。

一女病人右腋下及后背发现带状疱疹,当天即选择中医治疗。在服汤药的基础上,配合针灸。用一寸半至两寸半针围针局部,要求首尾及中段都要围刺,且针尖必需抵达皮损的正下方。病在胆经,再循经针阳陵泉、丘墟、侠溪。配合在局部点刺拔罐,出其毒血。不到八次治疗,而诸症豁然已愈。疼痛消失,且无疤痕及后遗症。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有奇效,尤其是针灸。希望带状疱疹病人都能首选中医,因为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最高。

带状疱疹多起于胸腰部,融合成条索状,皮肤呈现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故称缠腰火丹。多为肝胆湿热蕴郁成毒,气血瘀滞阻隔经脉,不通则痛,以剧烈疼痛为主症。王老治疗本病独取龙眼穴放血,疗效显著。

例1

张某某,女,42岁,初诊日期:1976年10月14日。

患者10天前背部右侧刺痒疼痛,次日出现红斑水疱,其中水液混浊,逐渐向前侧蔓延,直至胸部乳房下部,且呈带状分布,宽约5cm,疼痛难忍不能入睡,食纳差,大便干,经期不准,有时两个月一行。曾用西药治疗1周不效。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辨证] 肝胆湿热,经络瘀滞。

[治法] 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处方] 右龙眼穴放血;病损前端(乳房下)点刺出血。每日1次。

[手法] 泻法。

[经过] 治疗1次后红斑色渐淡,水疱消退,背部开始结痂。继针4次,胸部疱疹全部消失,背部结痂脱屑,痊愈停诊。

例2

胡某某,男,36岁,初诊日期:1978年4月17日。

患者3天前左背部长红斑,开始刺痒而后疼痛难忍,曾用酒精涂擦,第2天疼痛加重,并向前胸蔓延,呈带状分布,并出现水疱。睡眠不安,口干,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服中药三剂未效。病损部位见有红斑水疱,顶部为白色脓点,大小不等,呈带状分布,宽约3cm,面色正常。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

[辨证] 肝胆湿热,经络瘀滞。

[治法] 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处方] 左龙眼穴放血,胸部病损前端点刺出血,取阳陵泉。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手法] 泻法。

[经过] 经治后疼痛大减,水疱已见吸收,开始结痂,共针7次而愈。

例3

刘某某,女,40岁,初诊日期:1978年10月26日。

患者3天前右胸前及剑突下起疱疹两块,每块约4cm×5cm大小。红斑中心散在水疱,疼痛较甚,用药未效,症状逐渐加重,并向乳房下部蔓延。大便干燥,4日未行。睡眠不安,小便黄赤。面色红润,舌质红,苔稍黄,脉弦滑。

[辨证] 肝胆湿热,经络瘀滞。

[治法] 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处方] 龙眼穴放血,每日1次。

[手法] 泻法。

[经过] 经治2次,疱疹开始消退、结痂,疼痛减轻。4诊后水疱大部分吸收,5诊后疱疹全部结痂,疼痛已除。

按语

本病特点是皮肤呈现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多起于胸腰部,融合成条索状,故称缠腰火丹,俗称“缠腰龙”。

多为肝胆湿热蕴郁成毒,气血瘀滞阻隔经脉,不通则痛,以剧烈疼痛为主症。毒热入于血分、郁于肌肤则见红斑,湿邪聚积,形成水疱。湿热蕴郁蓄毒,则水疱混浊呈脓疱状,全身见热病症候。王老治疗本病独取龙眼穴放血,疗效显著。

龙眼穴位于手小指尺侧第2、3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处取之,为王老的经验穴。它位于小肠经脉中,属于经外奇穴,刺之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小肠与心相表里,心经属火,主血脉。龙眼穴放血,能泻心火而清血热。据“菀陈则除之”,放血又可除菀陈祛瘀通络。取龙眼穴放血治带状疱疹其方法独特。例2中配合阳陵泉以疏郁清热利湿,湿热毒邪得清,经络得通,则疱疹自愈。若于疱疹消退后,仍然后遗神经根性疼痛,则可取与病损部位相应的夹脊穴,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患者,男,66岁,因右侧肩部、前胸、枕部、耳后带状疱疹7天求诊针灸。患者10天前有过度疲劳、天气炎热睡眠差病史。疱疹出现后常规口服药 外用药,痛不减,疹不消。经家人建议遂求诊针灸治疗。就诊时,患者右肩部、前胸、枕部、耳后均有大片红疱样红疹,胸前部分疱疹破溃结软痂,患者描述疼痛为痛剧,VAS评分10分。自患病后因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焦虑烦躁,食欲不振,彻夜难眠。患者既往体健。

诊疗经过:

首诊(2013年7月25日)

治疗:在其疼痛处用三棱针点刺,再在点刺部位拔罐,约10分钟血出尽后取罐。因患者第二天外出有演出任务,且身体状况良好,故右侧肩部、前胸、枕部及耳后疱疹分批次治。患者当天晚上通过手机短信反馈,治疗后当晚疱疹几乎全部下去,且剧痛的症状顿消,患者身心舒服且思想负担消失。

10天后,右侧肩部、前胸、枕部及耳后疱疹红色消退,破溃的疱疹及点刺针眼结痂,且部分结痂已经开始脱落,未见新出疱疹。

40天后,右侧肩部、前胸部及耳后疱疹处于愈合状态,疹的结痂完全脱落,皮肤光滑,仅留有疱疹消退后的暗红色疹印。

5个月后,右侧肩部、前胸、枕部及耳后疱疹印迹几乎完全消退,仅前胸治疗前破溃的一小片疱疹遗留有印迹,皮肤光滑,患者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非常满意。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性水疱及神经痛为特征。带状疱疹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时,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发活化,沿感觉神经通路到达皮肤,在该神经支配区域内发生特有的节段性疱疹。

带状疱疹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疼痛。表现为局部皮肤知觉过敏、灼热、麻木、针刺样疼痛。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甚至彻夜难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带状疱疹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西医治疗以抗病毒、抗炎、止痛、营养神经为原则,已形成规范化方案。

带状疱疹中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蛇丹”等,认为多由于肝经郁火或脾经湿热内蕴,又复感火热、湿毒之时邪,以至引动肝火,湿热蕴蒸,浸淫肌肤、脉络而发为疱疹;湿热毒邪阻遏经络,不通则痛,遂发为剧烈疼痛。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是根据“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的原则、刺络加拔罐施于病变局部,今血出邪尽,使郁热邪毒随血而去,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缩短疗程。故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在针灸的优势病谱中居于首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