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中药大辞典》五倍子

 新用户7198kM7p 2022-01-22

五倍子:异名:盐麸叶上毬子、百虫仓、文蛤、木附子。
【基原】为漆树科盐肤木属植物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 R. potαninii  Maxim. 和红麸杨 R. punjαbensis Stewart var. sinicα  ( Diels ) Rehd. et  Wils.  等树上寄生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后形成的虫瘿。

【原动物】1. 角倍蚜 Melαphis chinensis ( Bell)。

       成虫有无翅型及有翅型两种。有翅型成虫均为雌虫,全体灰黑色,长约 2 mm,头部触角 5 节,第三节最长,感觉芽分界明显,缺缘毛。翅 2 对,透明,前翅长约 3 mm,痣纹长镰状。足 3 对。腹部略呈圆锥形。无翅型成虫,雄者色绿,雌者色褐,口器退化。本种的寄主植物为盐肤木。当早春盐肤木树萌发幼芽时,蚜虫的春季迁移蚜(越冬幼蚜羽化后的有翅胎生雌虫),便在叶芽上产生有性的雌雄无翅蚜虫,经交配后产生无翅单性雌虫,称之为“干母”“干母”侵入树的幼嫩组织,刺激组织膨大而形成疣状虫瘿,称“角倍”。“干母”在成瘿期间,旺盛地营单性生殖,在虫瘿中产生许多幼虫,于 9~10 月间,逐渐形成有翅成虫,称之为秋季迁移蚜。此时虫瘿自然爆裂,秋季迁移蚜便从虫瘿中飞出,到第二寄主苔藓类提灯藓科茶盏苔 Mnium  vesicαtum  Besch.  及其同属植物 ( 又称冬寄主 ) 上,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幼小蚜虫。此种幼蚜固定在寄主的茎上,分泌蜡质,包围整个虫体形成白色的球状茧而越冬;至第二年春季,越冬幼蚜在茧内成长为有翅成虫,即春季迁移蚜,又飞到盐肤木上进行繁殖。
       分布于山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2. 倍蛋蚜 M. pαitαn Tsai et Tang。
         形态及生活史与上种相似,惟秋季迁移蚜的触角,第三节较第五节略短,感觉芽境界不明;虫瘿蛋形,称“肚倍”。寄主植物为青麸杨及红麸杨。分布同上种。
【采收加工】角倍于 9~10 月间采摘,肚倍在 5~6 月间采,如过期则虫瘿开裂。采得后,用沸水煮 3~5 分钟,杀死内部仔虫,晒干或阴干。
【药材】五倍子Galla Chinensis  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广西等地。按外形分“肚倍”和“角倍”。
【性状】肚倍:呈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长 2.5~9 cm,直径 1.5~4 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微有柔毛。质硬脆,易破碎,断面角质状,有光泽,壁厚 2~3 mm,内壁平滑,有多数黑褐色死蚜虫、灰黑色粉末状蚜虫卵及排泄物。气特异,味涩。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规定:照鞣质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本品(干燥品)含鞣质不得少于 50.0 %,含鞣质以水解的没食子酸 ( C₇ H₆ O₅ ) 计不得少于 50.0 %。
【成分】盐肤木的虫瘿主含五倍子鞣质。这些鞣质包括:1,2,3, 4, 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3-O-二没食子酰基-1,2, 4,6-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3-O-二没食子酰基-1,3,4,6-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4-O-没食子酰基-1,2,3,6-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 2, 3-双-O-二没食子酰基-1,4,6-三-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 ,3-O-三没食子酰基-1,2,4,6-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3,4-双-O-二没食子酰基-1,2,6-三-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2,4-双-O-二没食子酰基-1,3,6-三-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五倍子油脂肪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 ,油酸亚油酸,亚麻酸 。又含鞣酸,没食子酸。

【药理】1. 收敛作用:盐肤木叶上的干燥虫瘿含五倍子鞣质 50 %~80 %,其中鞣酸对皮肤黏膜及溃疡的组织蛋白质产生凝固,造成一层被膜而呈现收敛、止血、渗出减少、抗炎,止痛等作用也可由于收敛减轻肠道炎症而止泻。
2. 抗菌作用:100 % 五倍子煎液和 20 % 五倍子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伤寒、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五倍子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制细菌黏附的作用,并能抑制葡聚糖的合成。62.5 ml/L 以上浓度五倍子煎剂、浸剂、鞣酸对远缘链球菌等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浸剂抑菌作用最强。抑菌作用随着各剂型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五倍子煎剂 ( 1 :1000 ) 对接种于鸡胚的流感甲型 PR₈ 株病毒有抑制作用。

3. 杀精子作用:10 % 五倍子甘油溶液 1 :1 体外有杀精子作用。
4. 抗肿瘤作用:五倍子 0.5 𝐠 (生药) /ml 水提取液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 HL-60 有抗癌活性。
5. 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五倍子中鞣质以及没食子酸等成分在生物体内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从而产生了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由于自由基被清除对自由基诱发的生物大分子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6. 其他作用:五倍子提取物对内毒素 ( LPS ) 抑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PDLCS) 活性 及对 LPS 损伤 PDLCS 超微结构具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解 LPS 及作用于细胞膜表面阻止 LPS 进入细胞内部有关。
【毒性】五倍子鞣质按 1.875 m𝐠/k𝐠 剂量给 94 只小鼠皮下注射,3 日内死亡 72 只。给药后 3 次取血测得小鼠血清 ALT 数值,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肝脏组织形态检查,可见大部分肝细胞坏死及变性。
【炮制】1. 五倍子:取原药材,敲开,除去虫垢及杂质,捣碎。
2. 炒五倍子:取净五倍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用时敲开,除去虫卵。
【饮片性状】五倍子为不规则的角质样碎片,有光泽,表面显刮毛后痕迹。气特异,味涩。炒五倍子形如五倍子,表面微黄色。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
1.《开宝本草》:味苦、酸,平,无毒。
2.《纲目》:酸、咸,平。
3.《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经。
4.《本草经疏》:味苦酸涩,气平无毒。气薄味厚,敛也,阴也。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5.《本草备要》:咸、酸涩,寒。
6.《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
【功用主治】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1.《本草拾遗》:治肠虚泄痢。
2.《日华子》:治中蛊毒、毒药,消酒毒。
3.《开宝本草》:疗齿宣疳𧏾,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癣疮,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
4.《本草图经》:生津液最佳。
5.《本草衍义》:口疮,以末掺之便可饮食。
6.《本草衍义补遗》:噙口中,善收顽痰有功,解诸热毒。
7.《本草蒙筌》:煎汤洗眼目,消赤目止疼,专为收敛之剂。
8.《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血、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9.《本草备要》:其色黑,能染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 𝐠:研末,1.5~6 𝐠;或入丸、散。外用:煎汤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以及积滞未尽之泻痢禁服。
1.《本草经疏》:性燥急而专收敛,咳嗽由于风寒外触者忌。
2.《本草备要》:嗽由外感,泻非虚脱者禁用。
3.《广西中药志》:忌与铁剂同用。
【选方】

1. 治自汗,盗汗:

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一夜即止也。又方,治寐中盗汗:五倍子末、荞麦面等分,水和作饼,煨熟。夜卧待饥时,干吃二三个,勿饮茶水,甚妙。(《纲目》引《集灵方》)。

2. 治泻痢不止:

五倍子一两,半生半烧,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红痢烧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汤下。《纲目》。
3. 治脱肛不收:

五倍子、百草霜等分,为末,醋熬成膏,鹅翎敷上,即入。《普济方》。
4. 治虚劳遗浊:

五倍子一斤,白茯苓四两,龙骨二两。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用盐汤送下,日三服。(《局方》秘传玉锁丹)。
5. 治鼻出血:

五倍子末吹之,仍以末同新绵灰等分,米饮服三钱。《纲目》。
6. 治粪后下血:

不拘大人小儿,五倍子末,艾汤服一钱《全幼心鉴》。
7. 治小便尿血:

五倍子末,盐梅捣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8. 治孕妇漏胎:

五倍子末,酒服二钱。《朱氏集验方》。
9. 头疮热疮,风湿诸毒:

五倍子、白芷等分。研末掺之,脓水即干。如干者,以清油调涂。《卫生易简方》。
10. 治疮口不收:

五倍子,焙,研末,以腊醋脚调涂四周。《纲目》。

图片

感谢杭州 黄宗浩 (利浩) 中医师老师 提供图片

【临床报道】1. 治疗消化道出血:用五倍子 16 𝐠 加水适量煎煮 1 小时,过滤,药渣再煎 1 小时过滤后,将两次滤液合并,放冰箱内冷存后过滤,加热浓缩至 30 ml,加甘油 3 ml 即成。置冰箱内备用。在内镜窥视下直接局部喷洒。每个出血灶喷洒五倍子液 2 ml,个别出血量较大者用 5 ml。共观察 92 例,分 4 组,结果:I 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2 例,1 次止血成功率为 95.5 %;Ⅱ 组为消化道息肉摘除后出血与息肉高频电凝切术后渗血者 21 例,Ⅲ 组为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出血者 32 例;Ⅳ 组为内镜检查中因炎症黏膜活检出血较多者 17 例,1 次止血成功率均为 100 %。
2. 治疗自汗,盗汗:每次用五倍子散 5 𝐠  用普通食醋调成软膏状,于睡前敷贴脐中。治疗小儿汗症 500 例,其自汗 161 例,盗汗 93 例,汗盗兼者 246 例。连用 4 次 1 疗程。结果总有效达 93.6 %,治愈率为 25.6 %。

3. 治疗脱肛:用枯矾五倍子散( 炒五倍子 30 𝐠,枯矾 15 𝐠 )共为细末。内服:每次 2 𝐠,每日 3 次;外敷:用温清水将脱出部分洗净将药粉撒上,轻轻托入,侧卧半小时。共治疗小儿脱肛 120 例药后症状消失,3 个月不复发者为治愈,共 104 例,占 86 %;停药即发,或用药后症状不减为无效,共 16 例,占 13.4 %
4. 治疗痔疮及其并发症:用五倍子 500 𝐠,捣碎,浸泡于 52.5 % 乙醇 1 000 ml 中,密封 1~2 月,过滤,煮沸消毒备用。用 1 % 苯扎溴铵(新洁而灭)液常规消毒,用 2 % 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再注入五倍子乙醇液。治疗内痔 5 例,环痔 3 例,混合痔72 例,结果治愈率 100 %。
5. 治疗毛囊炎和蜂窝织炎:用醋调五倍子散外敷,3 日换药 1 次,治疗蜂窝组织炎 156 例,用药后体温恢复正常,肿块消失,换药 1 次,治愈者 79 例,占 50 %;全身症状明显好转,局部肿块消失,无明显压痛,换药 2 次,6 日内治愈者显效,57 例,占 37 %;症状好转,肿块消失在 60 % 以上,局部压痛,有少量渗出,换药 3 次,9 日治愈者为有效,14 例,占 9 %;无效 6 例,占 4 %。总有效率为 96 %,平均疗程 6.5 日。
6. 治疗真菌性口腔炎:取五倍子 3 枚,各切一小口,分别纳入红糖、白糖各半少许,封口,以面团包裹,煨至面团为焦黄色为度,阴干后,除去面团,将五倍子研极细末而为“五倍子散”。搽涂患处。共治疗真菌性口腔 159 例。结果:150 例,占 95 %;显效 7 例,占 4 %;无效 2 例,占 1 % 总有效率为 99 %。
7. 治疗小儿聤耳:取五倍子、枯矾各等分,冰片按两味药量多少适加少许。将五倍子焙干,研细末与枯矾搅拌均匀,加入少许冰片,贮瓶备用。先用 3 % 过氧化氢(双氧水)滴于耳中清洗脓液,然后用消毒棉签拭干耳内分泌物,即将倍枯散适量置于外耳道口直径 5 mm 的竹管药轻吹入耳中。共治疗 49 例,除 1 例改用他法治疗外,48 例均在 3 日内治愈。
8. 治疗足癣: 五倍子( 细粉 )20 𝐠,枯矾( 细粉 )10 𝐠。将两药置乳钵中混匀,慢慢加入 50 % 醋酸溶液,随加随研,直到全量为 100 ml,研匀备用。先用热水将脚洗净,擦干,以棉签蘸取搅匀的药液少许,涂于患处,待干即可,轻者每日 1 次,重者早、晚各 1 次。共治疗 500 例,结果痊愈 386 例( 占 77.2 % ),有效  112  例( 占 22.4 % ),无效2 例 ( 0.04 % ),总有效率为  99.6 %。轻者 3~5 次痊愈,重者一般 10~14  次治愈。
【各家论述】1. 朱震亨:五倍子,噙之善收顽痰,解热毒,佐他药尤良。黄昏咳嗽,乃火气浮入肺中,不宜用凉药,宜五倍、五味敛而降之。
2.《纲目》:盐肤子及木叶,皆酸咸寒凉,能除痰饮咳嗽,生津止渴,解热毒、酒毒,治喉痹、下血、血痢诸病。五倍子乃虫食其津液结成者,故所主治与之同功。其味酸咸,能敛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气寒,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能除泄痢湿烂。
3.《本草经疏》:五倍子得木气而兼金水之性《本经》(应为《开宝本草》)主齿宣疳莈 [mò],风湿癣疮,及小儿面鼻疳疮者,皆从外治,取其苦能杀虫,酸平能敛浮热,性燥能主风湿疮痒脓水。五痔下血者,大肠积热也。大肠与肺为表里,肺得敛肃,则大肠亦自清宁也。藏器疗肠虚泄痢;《日华子》主生津液,消酒毒;时珍谓其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者,悉假其入肺清金,收敛固脱之功耳。
4.《本草求真》五倍子,按书既载味酸而涩,气寒能敛肺经浮热,为化痰渗湿、降火收涩之剂;又言主于风湿,凡风癣痒瘙,眼目赤痛,用之亦能有效。得非又收又散,又升又降之味乎?讵知火浮肺中,无处不形,在上则有痰结、咳嗽、汗出、口干、吐衄等症;在下则有泄痢、五痔、下血、脱肛、脓水湿烂、子肠坠下等症;溢于皮肤,感冒寒邪,则必见有风癣痒瘙,疮口不敛;攻于眼目,则必见有赤肿翳障。用此内以治脏,则能敛肺止嗽,固脱住汗,外以冶肤熏洗,则能祛风除湿杀虫。药虽一味,而分治内外,用各不同。非谓既能入肺收敛,又能浮溢于表,而为驱逐外邪之药耳。书载外感勿用,义实基此。

图片

下面摘录于《中草药图谱》五倍子

五倍子:别名:木附子、文蛤、百虫仓

【性味功能】酸、涩、寒。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临床应用】用量:3~6 克,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研末撒敷。用治肺虚久咳、肺热咳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现代研究】主含五倍子鞣质,另含没食子酸、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脂肪、树脂、蜡质、叶绿素等。药理实验表明,有效成分鞣质能使皮肤、黏膜和溃疡组织蛋白质凝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有明显抗菌作用。对甲型和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羊毛样小孢子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