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敛肺涩肠药:五倍子

 文炳春秋 2023-04-08 发布于浙江

有一种树,它的叶子尖尖的,长长的,边缘有齿痕,这种树学名叫盐麸木,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它的枝枝杈杈上经常会有一些疙疙瘩瘩的东西聚集在一起,这些疙瘩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却是中医眼中的一味良药,它就是五倍子。

盐麸木树会长出一种像盐巴一样的白色结晶状的物质咸咸的。在过去的时候,买不起食盐的家庭,就常回去山里采摘盐麸木的果实,晒干了以后就会析出盐巴一样的物质,把它收集起来,用来替代食盐。

蚜虫

从春季开始,在盐麸木幼嫩的叶子上,便寄生了一种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这种蚜虫就在枝头嫩叶的地方,肯吸盐肤树汁液,使盐麸木产生一个汁液小瘤。这些蚜虫便钻进小瘤子内面,吸食盐麸木汁液,使畸形小瘤子逐渐长大,呈青绿色,因为是盐麸木汁液生长的,内面全都是蚜虫和产的虫卵。因此,这种畸形果实,就叫做五倍子。

五倍子

中药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主产于四川、贵州、陕西、河南、湖北。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干燥。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角倍”。

角倍蚜的虫瘿称为“角倍”,又称菱倍、花倍;角倍呈不规则囊状或菱角状,有突起、分枝、茸毛。

倍蛋蚜的虫瘿称为“肚倍”,又名独角倍;肚倍呈长圆形或纺锤形,无突起等。

药材以角倍产量大,肚倍质量为佳。本品气特异,味涩。以个大,完整,壁厚,色灰褐色者为佳。生用。

五倍子性味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固精止遗,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

注意:湿热泻痢者忌用。

本品入药首见于唐·《本草拾遗》,载其“治肠虚泄痢,熟汤服”;《日华子本草》则言其“治中药毒,消酒毒”。宋代对本品有了进一步的应用,《开宝本草》载本品“疗齿宣疳,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疮,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本草衍义》载本品尚可治“口疮,以末掺之”。可见唐宋时期本品多用于解毒敛疮、涩肠,应用尚较为局限。及至明朝,本品的功效特点及应用渐渐为人们所了解,如《本草蒙筌》载其“专为收敛之剂”;《本草纲目》则载本品“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赤眼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基本概括了本品敛肺、涩肠、止血、止汗、解毒等主要功效。后世医家对本品的功效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和探讨,本品的应用亦更为广泛。

现代药理

五倍子鞣质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与皮肤、黏膜的溃疡面接触后,其组织蛋白即被凝固,造成一层被膜而呈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具止血功效;腺细胞的蛋白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产生黏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鞣质对正常小肠运动无甚影响,由于其收敛作用而减少炎症,故可制止腹泻。五倍子提取物对10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力,五倍子水、乙醇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Ingbritt株、茸毛链球菌均有较强的作用。五倍子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鞣质分子中众多的酚羟基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对各种氧自由基、脂质自由基、含氮自由基都有很强的清除能力。五倍子鞣质能使许多金属离子、生物碱及苷类形成不溶性复合物,故可作为化学解毒剂。没食子酸及其酯类能抑制徐缓激肽对豚鼠回肠的收缩作用。

版本:v1.0

时间:2023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