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4年9月3日上午,记者铮石看见在南河滩,鲁中八路军100 多把刺刀对日军100多把刺刀,只一个...

 wwhhyy7277 2022-01-22
1944年9月3日上午,记者铮石看见在南河滩,鲁中八路军100 多把刺刀对日军100多把刺刀,只一个回合,十几名日军便倒下死去。20分钟后,又有40多名日军被刺倒,岗田健大尉挥刀砍杀,侯英俊和战士韩震等迎上前来。
此前,1944年8月27日,山东军区机要科和情报处经过长期研究,摸索出了敌伪军的一些电报规律,破译出部分电报密码。情报处将破译出的情报整理分析后送参谋处长李作鹏:有一路日伪军共2300余人,将从莒县出发,沿沂博公路北返淄博,途经鲁中军区控制的一段险峻地形。李作鹏当即将此情报向罗荣桓作了汇报,并转发给鲁中军区司令部。9月2日,鲁中军区政委罗舜初和参谋处长胡奇才研定,在葛庄山区1.5公里洼地设伏。
9月3日上午8时,右路敌军在草野清中佐的率领下出现在沂博公路上。 4匹马牵引的山炮走在最前面,随后是1个小队的骑兵,步兵呈4路纵队走在中间。后面是伪军,肩背大包小包,枪上挑着扑扇着翅膀的鸡鸭,驱赶着牛羊往葛庄而来。
太阳当顶时,日伪军钻进葛庄开始埋锅造饭。突然,四面枪声大作,手榴弹的爆炸声震撼着山谷,伪军吓得东奔西窜。草野清举起望远镜朝四周观察,见西面山势险峻,他立即下令调头东返。岗田健率第5中队在炮火掩护下朝蹶头岭攻击,攻到岭下的南河滩,与鲁中八路军1营1连迎面相遇。
鬼子和八路军100多把刺刀对100多把刺刀,只一个回台,十几名日军便惨叫着倒下去了, 八路军无一牺牲。岗田健大尉气得狂叫,挥舞军刀带头拼杀。日军的战斗力大不如前,崇尚武土道精神的日军向以擅长刺杀而闻名,在大战初开之时,3名日军背靠背,几十人都休想拢身,经过7年战争,日军的精锐大多钝化,以致连刺杀这种看家本领也丢掉了。
一个粗矮的鬼子,端着刺刀上来迎击,被战士韩震一刺刀将他手里“三八大盖”震掉在地。他摆动着手哇哇叫,想伸手向地上捡枪,韩震趁势来个前进直刺,他的小肚子开了花。刚患过痢疾的战士雷耀臣,朝着面前一个鬼子刺了一刀,他用力过猛,刺刀折成了弓形,刀把被对手抓住死死不放。雷耀臣急忙向身旁喊道:“三排副!快着!快着!”三排副排长侯英俊刚刚刺死了第三个鬼子,闻声飞步扑过来,一枪刺进了这个鬼子的后背。仅20分钟,已有50多名日军倒在血泊之中,岗田健挥刀疾进,侯英俊和韩震等三人迎上前来,3把刺刀将岗田健高高挑起,重重摔在河滩上当场毙命,剩下的日军掉头溃逃。一名小个子鬼子腿肚子发软,眼看着被追上,转过身来右手举到帽檐不停地行礼,左手放下步枪,接着解下身上的子弹盒、刺刀鞘和背包,用生硬的中国话说:“统统的给你,统统的给你……”这个鬼子是葛庄战斗中的第一个俘虏。
草野清中佐见第5中队败下阵来,督促第1. 4中队再次扑向蹶头岭。两门山炮和两门迫击炮集中火力向镢头岭阵地轰击,山头上土石纷飞。当敌人攻到相当距离时,2连就立即组织反冲锋,展开近战肉搏战,使敌人炮火失去作用。敌连续冲锋与八路军反冲锋达五次之多,镢头岭阵地依然屹立。
黄昏时,八路军全线开始攻击。各团部队,以轻重机枪和集束手榴弹开路,跃出阵地,冲向敌群,在沿路的一条狭长战线上激烈搏斗。有的地段,敌我展开近距离冲击;有的地段,敌我展开白刃格斗。伪军已大部就歼,鬼子也伤亡惨重,战士前进时稍一不慎,即会被敌尸绊倒。草野清见天近黄昏,就退向葛庄西北的水母娘娘庙,抢修工事负隅顽抗。
9月4日上午8时,日军炮火先向北面阵地袭击,30多名日军朝北冲锋,队形拉得很开。日军冲了一阵,见火力太猛,迅速回撤。草野清命令调转炮火向南轰炸,日军倾巢而出,向南边阵地冲去。八路军且战且退,最后“抵挡"不住,弃阵而去。日军冲向河滩,开始渡河,炮车、辎重和战马拥挤在狭长的河滩上。
预伏在沂河两岸的八路军部队突然杀出,日军陷人重围,成片成片地倒下。草野清率部顺河且战且退,两岸八路军平行追击,战至下午6时,日伪军大部被歼,草野清带残部14人向无儿崮方向拼死逃逸。此战共毙日军300余人,俘日军31人,毙伪军1300余人,俘367人,缴获山炮两门,缴获60迫击炮两门和大批辎重。
此战宣布八路军白刃战已彻底压倒日军。铮石作为战地记者亲历了这次战斗,战后他采访过刀劈、枪击、力斩五敌的侯英俊和他的战友,写出了《战斗英雄侯英俊》一文,侯英俊于1945年8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韩震因伤退伍,回胶东家乡务农,于2007年去世,享年87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