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敬重爱护“他们”,做好第一责任人“我们” | 评论

 阿福根 2022-01-22

“作为一个普通的疾控人,我真的没有想到面对疫情这么难,3天熬2个通宵的大有人在,而我们还不是最辛苦的。”申城一位普通疾控工作人员在“上海发布”上的留言,在昨天戳中了无数人泪点。这位疾控工作人员在接受新民晚报专访时表示,我们这行并不需要多少赞美,只希望帮助到大家的健康。

图片

在晚报记者的采访中,这些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位流调员工亲述,因为打出电话太多,他的电话被识别为诈骗电话;一位应急采样护士表示,最开心是“放人”,最感动是“配合”。

疫情防控从来不是靠“毛估估”“慢慢来”,而是需要“事不过夜”的精准防控。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时透露,上海13日报告的感染者基因测序后发现,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与病毒赛跑,像此次研判某奶茶店核酸阳性工作人员和一位顾客的关系,参与流调工作的疾控工作人员看了数小时的监控画面。一旦有流调任务,疾控人员十几个小时合不上眼已然成为常态。在岗或是待命,驻扎在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在值守的日子,“10X24”小时驻扎在隔离点,辛苦异常。

图片

静安公安成立党员先锋队,在防疫一线筑起疫情防控“红色堡垒”。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战“疫”之中,你可曾细想过:核酸检测是如何进行的?密接、次密接、风险管控人群如何判定?重点区域消杀工作是如何开展的?集中隔离点日常如何做好服务工作……在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一群疾控人,他们冲在基层一线,干着最苦最危险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专业性强不太被普通人了解。他们是这场战“疫”的幕后英雄,没有他们艰苦卓绝的工作,就没有今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原谅我忍不住发脾气,或者不原谅,对不起,我真的太累了,也真的感觉太难了,我感到疫情似乎只是我们的战场,但,其实不是啊……”这位疾控工作人员的话,其实道出了许多基层一线防控人员的心声。他们可能是机场、边检人员,也可能是社区基层工作者。可当流调时“面对”他们,我们其中一些人也可能因为利益关系闪烁其词,导致他们的工作更加艰难。因此,不仅是做好健康监测、主动接种疫苗,更是需要配合好一线防控人员的各种工作。

图片

昨晚,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通知学生和家长分批返校核酸。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铜墙铁壁”并非凭空得来,也不能靠一线防控人员的一己之力。

从应对突发考验到建立长效应对机制,特别是这段时间的几次“遭遇战”,对上海这样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超大城市来说,面对本土确诊病例,出现散发病例本身已然不必恐慌。关键是大家集心协力把工作环环相扣做细做好——在这一过程中,全市上下对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更要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

昨天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也有提出,对一线防控人员要采取有力举措加强关心关爱,完善轮换机制。上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共护城市,就要敬重爱护“他们”,做好第一责任人的“我们”。


来源:新民眼工作室(作者 方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