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权

 大山860 2022-01-23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君臣释法任私必乱。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权制独断于君则威。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惟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故上多惠言而不克其赏,则下不用;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凡赏者,文也;刑者,武也。文武者,法之约也。故明主任法。明主不蔽之谓明,不欺之谓察。故赏厚而信,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近,故臣不蔽主,而下不欺上。

国家太平有三个因素:一是法度,二是信用,三是权柄。法度是君臣共同掌握的;信用是君臣共同树立的;权柄是国君独自控制的。国君失去权柄会很危险。君臣抛弃法度只顾私利,国家必定混乱。确立法度明确界线,并且不因私利损害法度,则国家就会太平。国君独掌权柄就树立威严。百姓相信国君的赏赐,功业就会建立,相信君主的惩罚,奸邪就不会发生。只有贤明的国君才珍惜权柄,重视信用,不会以私利损害法度。所以国君许下很多空头恩惠而不能兑现,臣下就不肯效力;屡次颁布严厉的法令却不能执行,百姓就轻视死刑。凡是奖赏都是文治,而惩罚是武治,赏罚是法度的纲领,所以贤明的国君重视法度。贤明的国君不被蒙蔽叫贤明,不被欺骗叫明察。所以重赏树立信用,重罚成就威严。赏赐不遗漏疏远的人,刑罚不回避亲近的人。所以臣子不会蒙蔽国君,下级不会欺骗上级。

世之为治者,多释法而任私议,此国之所以乱也。先王县权衡,立尺寸,而至今法之,其分明也。夫释权衡而断轻重,废尺寸而意长短,虽察,商贾不用,为其不必也。故法者,国之权衡也。夫倍法度而任私议,皆不知类者也。不以法论知、能、贤、不肖者,惟尧;而世不尽为尧。是故先王知自议誉私之不可任也,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赏诛之法,不失其议,故民不争。授官予爵不以其劳,则忠臣不进;行赏赋禄不称其功,则战士不用。

世上的统治者,大多抛弃法度而听由私人的意见,这是国家混乱的原因。先王制造权衡,确立尺寸,至今还在效法,因为标准明确。如果抛弃权衡判断轻重,废除尺寸而推测长短,即使很准,商人也不会用,因为那是不确定的。所以法度是国家的权衡。违背法度而听任个人意见,都是不懂事理。不用法度,可断定人的智慧、愚笨、贤明、无能,只有尧,但世人并非全是尧。所以先王知道不能靠私议和私人称誉治理国家,必须确立法度,明确职分,符合规章的就奖励,危害公家利益的就惩罚。赏罚的法度不失标准,百姓就不会有争议。如果授予官爵不按功劳,忠臣就不会效全力;行赏赋禄不按军功,战士就不会出力。

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言,则臣以言事君。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于治乱之道也。故三王以义亲天下,五霸以法正诸侯,皆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治天下。是故擅其名而有其功,天下乐其政,而莫之能伤也。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大臣侍奉国君,多数是投国君所好。国君喜好法度,大臣就以法度侍奉国君,国君爱好言谈,大臣就以言谈侍奉国君。君主喜好法度,正直的人就会出现在面前,国君喜好言谈,奸臣就会出现在左右。公私界限分明,小人就不会忌妒贤人,无能的不会忌妒有功的人。尧舜治理天下,不是独占天下利益,而是为天下治理天下;选拔贤能传位给他,不是疏远亲生儿子而亲近外人,而是明白治国的道理。三王靠仁义取得天下,五霸靠法度匡正诸侯,都不是独占天下利益,而是为天下治理天下。所以有功名的国君,天下的人都喜欢他的统治,没有谁能动摇。现在乱世的君臣都渺小地独占一国的利益、掌管一官的权力,以此追逐私利。所以公私是否分明是国家存亡的根本。

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奸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鲜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隙、蠹矣。

废除法度喜好私议,奸臣就会出卖权柄追求私利,一般官吏就会隐瞒民情,侵害百姓。谚语说:“蠹虫多,树木折,缝隙大,墙毁坏。”大臣争夺私利而不顾及百姓,百姓就会远离国君,这是国家的裂痕。国家的一般官吏隐瞒民情,侵犯百姓,这就是百姓的“蠹虫”。而国家有蠹虫、裂痕而不灭亡的,天下少有。所以贤明的国君确定法律摒除私利,国家就不会有蛀虫、裂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