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禁书,唯有君王可读的《商君书》第十四篇修权

 四地闲夫 2022-12-01 发布于山东

原文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业;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君臣释法任私必乱。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权制独断于君威。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惟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故上慧言而不克其赏,则下不用;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凡赏者,文也;刑者,武也。文武者,法之约也。故明主任法。明主不蔽之谓明,不欺之谓察。故赏厚而信,刑重而必;不失疏远,不违亲近,故臣不蔽主,而下不欺上。

千古禁书,唯有君王可读的《商君书》第十四篇修权

译文

国家的安定,来自于三个因素:一是法度,二是信用,三是权力。法度是靠君臣共同操守的;信用是君臣共同建立的;权力是君主独自掌控的。君主失去权力的掌控国家就会危险了。君臣不顾法度只顾私利,国家必然混乱。所以设立法度明确公私分明的界限,不因为私利而损害法度,国家就会安定。君主独掌权力控制民众就树立了威信。民众相信君主的赏赐,就能成就事业;相信法令的惩罚,奸邪的现象就会被遏制。只有贤明的君主才会珍惜权力,重视信用,不因为私利而损害法度。

所以君主说出很多施予恩惠的

千古禁书,唯有君王可读的《商君书》第十四篇修权

空话而不能实际嘉奖大臣,臣子就不愿意继续效力;屡次颁布严厉的法令却不能执行,民众就会轻视刑罚。所以赏赐都是文治;所有刑罚都是武治。文治与武治,是法律约束的手段。所以贤明的君主是重视法度的,贤明的君主因为不被蒙蔽所以贤明,不被欺骗才叫明察秋毫。所以重赏是建立信任,而重罚是建立威严的必然条件。重赏不遗漏关系疏远的人,重罚不逃避关系亲近的人。这样做臣子就不会蒙蔽君主,百姓就不会欺骗君主。

千古禁书,唯有君王可读的《商君书》第十四篇修权

评论

商鞅这篇主要论述了君主如何使用权力来治理国家,阐明了治理好国家需要三个因素,分别是法度、信用、权力。商鞅认为权力是君主独自所操控和掌握的,那么该如何驾驭权力呢?君臣应该共同守护法度,做到公私分明,防止假公济私。同时,要论功行赏,任贤与能,而且君主运用权力不能因为疏远而不赏赐,因为亲近而不刑罚,这样会使法度和公信损失殆尽。

放眼现在,商鞅的这篇文章极其适合企业管理,属于一片企业指导,企业的开创者就是君主,在管理公司和发展公司壮大的过程中就应该如商鞅所描述的,创业者要建立威严,同时也要遵守法度,在企业运行中就应该按照规定要求去治理,而不能混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